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星村遗址位于江苏省金坛市西岗镇三星村,总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心墓区约为2万平方米。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此大规模的遗址较为少见。目前共发掘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墓葬1000余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大批珍贵文物,有许多均属国内首次重大发现。三星村遗址的年代,从发掘的文物标本及碳14  相似文献   

2.
正之江艺术长廊包括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集多种场馆于一体的之江文化中心、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之江文化产业带、南宋皇城遗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辑中心、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之江编剧村和网络作家村等,将会成为文化浙江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3.
处于城市周边的大遗址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与纷繁芜杂的外部环境,文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大范围、各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由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切入,一方面回顾遗址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得出大遗址系统要素之间秩序的失衡是遗址区低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近年来的保护工作进行反思,认为遗址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引入有机更新理论,将其作为一种全方位引领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口、用地、产业、空间、保障机制等角度入手,在遗址区各要素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和谐的秩序,引导一种由小及大、持续渐进的遗址保护利用及区域发展模式,进而达成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北辰 《文化交流》2002,(2):33-35
如果一切成真,这将是在杭州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迹,比闻名于世的河姆渡遗址还早出数百年,这一遗址就是地处萧山湘湖的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一鸣惊人似乎有点出人意料,其实不然。早在1991年,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就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  相似文献   

5.
常州最有名的古城遗址是淹城,已有约3000年历史。坐落在距常州市区西南约7公里处。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地面城池遗址之一,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谁?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至今是个历史之谜。有一说认为,淹是商代一国名,在今山东曲阜。奄为周灭后,奄君带残部辗转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洞为堑,堆土为城,因古代“淹”与“奄”通用,故名淹城。另一说是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札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表示“终身不入吴国”,便  相似文献   

6.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址资源,基于此,科学地研究历史文物遗址保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地调研、查阅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工作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此前不久,浙江省上林湖越窑、大窑龙泉窑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这是继2010年良渚入选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来,浙江省大遗址保护取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郑州商城遗址是郑州被列为我国八大古都的重要见证,是我们研究殷商文化和我国早期都城发展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商城遗址从发现到逐渐被世人认知,经历了艰难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城遗址的保护管理部门对部分地段城垣遗址进行了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和商文化主题展示等多项保护开发工作,但城市大遗址保护与建设在某些层面存在冲突,故而平衡两者,创建和谐发展格局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浦江上山遗址惊世大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9日,日本金大学中村一慎博士、日本国学院大学考古研究室考古专家岩崎厚志先生在浦江参观上山遗址, 像所有慕名来访的专家一样,惊叹这是惊世大发现!自2005年1月20日浙江省文物局、浦江县人民政府在浦江联合举行"上山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后,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距今万年栽培稻遗存的消息,通过国内外新闻媒体迅速传遍了世界,掀起了中外考古界又一轮上山遗址考古热,先后有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香港、北京等国内外考古专家分批考察、访问了上山遗址。  相似文献   

10.
以近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趋势所引发的城市形态变化和旧城疏解现象为背景,提出在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现有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局限性,并以延安为例,通过分析现有红色革命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探索历史遗产保护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同类城市旧城疏解改造过程出现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问题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在宁波慈溪市上林湖畔召开。在会上公布的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上,浙江省上林湖越窑、大窑龙泉窑成功入选。“积极实施一批与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示范意义较大的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工作会现场,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介绍全省大遗址保护现状,上林湖遗址正是这样一个示范项目。越窑故事见人见物见生活宁波慈溪市桥头镇。冬日的上林  相似文献   

12.
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遗址众多,许多重要的党史事件在此发生,众多革命志士在此抛头颅洒热血。该文结合南京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情况复核、统计、分析等工作,对革命遗址现状进行梳理、情况总结,为日后建立文物档案,以及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与红色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开发传承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也为今后文旅融合下充分开发红色景区、红色遗产地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等特色项目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部分)、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甘肃悠久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甘肃七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翻译,以期让甘肃独特的地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洛南里坊遗址区是隋唐洛阳城重要的里坊遗址分布区,通过梳理洛南里坊遗址区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该文阐释了保护利用采取的工作思路,探讨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今后继续做好洛南里坊遗址区的保护利用及形成更多具有较高质量、较高水平的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成果提供参考。该文首先分析了洛南里坊遗址区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随后从建设公共生态空间、塑立隋唐洛阳城洛南城市格局、开展研学教育、促进服务乡村、推动文旅融合5个方面梳理了保护利用的不同实践;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时代不断提升保护利用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元旦假期,在浙江博物馆武林馆区举办的跨年大展“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因为展览聚集了元代浙江龙泉窑的全球瓷器“爆款”。历经千年的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史上沿续历史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对世界影响最大的窑系。繁盛时,龙泉窑瓷器畅销全球。此前不久,浙江龙泉的大窑龙泉窑遗址与慈溪的上林湖越窑遗址,同时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哥窑”最重要的实物依据位于龙泉市小梅镇、查田镇(及庆元县竹口镇)的大窑龙泉窑遗址,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龙泉境内遗址保护范围511.9公顷,有青瓷窑址126处,分布在龙泉市小梅镇的金村、高际头村、大窑村、垟岙头村和查田镇溪口村、上墩村。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  相似文献   

16.
赵越 《文化学刊》2010,(2):104-108
哈克遗址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哈克村一组,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同类文化遗存有280多处,这些遗址基本都分布在河流两岸、湖泊周围地势较高的沙丘和台地上。比较集中在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额尔古纳市、海拉尔地区,并且在大兴安岭的一些山洞中也有发现。为了进一步探讨同一地域、同一时代、同一特征的考古文化,有必要深入对哈克遗址和周边几处典型遗址出土和采集的石镞进行比较研究,进而论证哈克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各项建设活动对古城遗址的威胁已经进入到一个规模更大、矛盾更趋尖锐、次数更趋频繁、一旦毁坏更趋彻底的阶段。通过对遗址保护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寻求在上京龙泉府遗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其周边地区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保护带动发展、发展促进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城聚集现象所导致的城市问题和矛盾,以及由此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指出城市更新是优化城市要素,解决旧城矛盾的有效途径,也为城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突破发展提供新机遇。在分析延安城市更新模式的基础上,比较现有保护管理体系,结合延安市革命遗址群保护项目实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范围划分,动态性的保护过程,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为重点的保护管理新策略。为其他城市在城市发展更新进程中出现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问题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广州的一些官员喜欢开玩笑说:“住这个城市里,众多被挖掘出来的遗址足以使项目的开发不敢轻易开挖以致中断他们的工程。”事实上也果真如此。1997年,在市中心开掘地基准备建造一座摩天大楼时,发现了南越王国的王宫遗址,其面积达48000平方米。广州是中国惟一一座在市中心拥有3个重要历史遗址的城市。这3个遗址为南越王国的王宫御花苑和王宫,南越王国第二代国王陵墓和一座造船厂。  相似文献   

20.
南宋皇城大遗址作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金名片,是南宋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场所精神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经济效益价值、社会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南宋皇城大遗址文化资源的挖掘、梳理、研究、保护、创新,从"生态博物馆"视角出发,有机融合遗址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综合运用多种展示形式,全面呈现南宋皇城大遗址完整的历史文化意义,推动杭州文化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