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行会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大致经历了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和公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行会虽然与英国行会具有相同的本质特征,但受制于中国封建城市社会经济大环境,自身的特点亦十分明显.中国行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方面,首先,中国行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英国商人行会和公会的形式,手工业行会是其唯一的组织形式;其次,部分中国行会明显带有同乡会的性质,具有经济职能的工商业会馆便是这类行会组织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联邦德国的行会(即同行业公会),对职业技术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联邦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时,不能不注意到行会对促进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联邦德国行会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近代行会制度完全为同业公会制度所取代经历了约90余年时间。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新变化,行会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与新兴工商业的发展对行业组织提出了新的制度要求,传统行会开始了内在性变迁,组织缓慢趋新,功能逐渐转变,形成一种较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但是这种内在性的变迁在行业上与地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同时,要使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权威性,还必须得到国家的法律支持,使其成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晚清至民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及其配套措施,提供了行会变迁的制度供给系统,加之商会的推波助澜、西方同业公会的示范效应,从外部促成行会的最终转型。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是内力与外力相结合的产物、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与自下而上的内在性变迁两种方式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略论宋代城市工商业行会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行"的名称在隋唐时期早已有之,但其含义只是行业,而不是行会.行会的各种职能在宋代以前完全由政府一手包办,行会根本没有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坊市制度的破坏是行会产生的必要前提.宋代城市工商业行业、从业人员的骤增,使得政府已不可能直接干预和监督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为了便于管理,有必要让工商业者按照其所属行业组织起来;工商业者为了应付官府的科索,祗应官差,保护本行业同行的利益以及保证商业信誉和保证市场等,也需要组织起来.这双方面的需求,促成了宋代行会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技艺自由",职业教育的出现标志着技艺阶级争夺教育权的胜利.在西欧,行会制度及其职业伦理是职业教育孕育的土壤.在中国皇权专制制度与地主制经济模式中,行会组织具有官营性和宗族性特征.中国行会的职业伦理是皇权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官本教育"和"宗亲教育",它与皇权专制统治与儒家宗族制文化传统在一种"闭循环系统"中不断调和、相得益彰.这种教育权利上的"弹性行为"造就了中国行会制度在生存上的顽固性,技艺阶级始终没有形成独立力量,其教育也必悄然地消融于皇权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行会的雏形--墨者行会.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虽然历经性质、名称、类型等多种变化,然而行、帮、堂、会馆、公所和行会等仍旧与今天的专业协会具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缘分.如今,行业协会业已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一种社会主体结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亦属于其中欣欣向荣之一脉.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逐渐从零散走向体系化,建立行业协会的基础已经具备,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协会理当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以学校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国家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的联系组织,能够有效协调企业和学校,将行会作为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协调者,基于行会协调下建立“校企行”三方合作机制和行会协调 下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在行会的监督管理之下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现代 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保障现代学徒制能长期实施下去。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行会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孕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世纪行会制度的"师徒制训练模式"孕育了职业教育,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行会制度符合封建社会的经济条件,由于这个时期的学校是教会的附庸,行会成员的努力方向是获得贵族身份,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培养商人和手工业者子弟的"行会学校"。如今,许多企业和学校兴起的"现代师徒制"与行会制度的"师徒制训练模式"不同,倘若混淆,就会陷入职业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行会组织历史悠久。整个联邦德国现有83个工商行会,总部设在波恩。工商行会主席具有相当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可以经常与联邦政府主席、总理就雇主的利益进行商洽。行会机构一般均设有综合管理部、法律和税收部、商业外贸及服务业部、工业环境及经济发展部、职业培训部等,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就以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马格德堡工商行会而言,行会辖区有11500平方公里面积,管辖4万多个企业。  相似文献   

10.
以长安西市这一当时最大的国内贸易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为例,在唐代工商业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的"行".这些"行"不仅是日益增多的同业商店的名称,有的实际上已逐渐演变成了同行业的联合组织--行会,并开始具有了宋以后行会的基本特征.处于萌芽状态的唐代工商业行会,是唐代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诗百年历史经历了白话诗、朦胧诗、低诗歌三次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大诗学转折,产生了"一谈、三崛起、二潮"三大诗学理论,形成了白话诗、朦胧诗、低诗歌三大新诗主潮,描绘了模拟尝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艺术模式,其当代性则分别是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人的崛起、人的解构,它们共同围绕着人的主题,展开由人的主体性确立到人的主体性衰落的当代性嬗变,把握住中国新诗这三大转折、三大主潮和三大理论,以及依此归纳延伸出的三个艺术模式,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整个中国新诗。  相似文献   

12.
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共性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均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他们在名称、内容、规范、主体、对象、字数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趋同性、全面性、可行性、行会性、全体性和不限性等共同点。我们应吸取和借鉴它们的合理内核,在我国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主体的行会性,增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用对象的普适性,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层次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文的操作性,强调教师自身的自律性,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危机与希望并存,研究社会转型,在今天深具意义。何谓社会转型,自有“术业有专攻”阐明,无需我们这些#1-行饶舌。可以作最基本的理解的是,社会转型不仅反映在现实变化的横断面,同时会反映在历史交替的直线面,其剧变程度,正如马克思曾经形容过的那样:“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的仁人志士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时,各种思想传入中国,其中有一种影响相当大的思潮——基尔特社会主义。一基尔特是英语 guild 的音译,意即行会。行会是欧洲中世纪手工业工匠或商人的行业联合会。“在初期的城市中,各行手工业者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有必要结成一种团体”.因而行会逐渐产生了。行会是按行业组织的。一个城市内同行业的师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西欧学徒制教育的兴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西欧学徒制教育是作为社会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发端。这一时期的学徒制因行会的壮大而发展,又因行会的衰退而消亡。学徒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建立旨在约束师徒双方行为的契约。这种契约有其局限性,但却蕴含了朴素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而行会从学徒到帮工、再到师傅的规定,既为学徒自我发展提供了外在保障机制,也为其自我激励提供了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16.
华中师范大学朱英教授著《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进程中,商会、行会、商团等商人团体不仅自身发生了值得重视的各种变化,而且在许多方面对近代社会转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作者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这部新著是其近年来从事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近前沿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30年代全汉升开创性地发表《中国行会制度史》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未得到深化与广化,建国后,伴随着学术界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行会制度才又重新成为学们笔下的探讨热点,“但令人遗憾的是,行会在许多人的眼中只不过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伴娘’。它  相似文献   

18.
华中师范大学朱英教授著<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进程中,商会、行会、商团等商人团体不仅自身发生了值得重视的各种变化,而且在许多方面对近代社会转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作者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这部新著是其近年来从事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近前沿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9.
福建泉州与台湾(以下简称"泉台")一水之隔,两地很早就有经贸往来。清领台湾后,在泉台贸易中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行会性商业组织——郊行,经营郊行的商人称为"郊商"。本文在论述泉台郊商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基础上,肯定了其在促进清代泉台两地商贸交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及协助政府维护地方治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英国早期的职业培训英国职业培训始于中世纪的行会(Guidls)制度。当时的行会负责徒工培训,同时制定考取每门行业的规定。这一制度从12世纪一直延用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到1563年通过技工章程为止。至今行会控制手工行业的情况依然存在,例如伦敦的几个主要行会于1878年成立了伦敦行会学院(City and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