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儿》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早期作品。小说用喜剧式的手法 ,通过主人公哥儿在学校的一段短暂的经历 ,对日本教育界的腐败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凸现出初期的“愤怒的漱石”的创作个性 ;在艺术上 ,作者高扬日本民族文学的传统 ,使小说洋溢着江户文学的幽默情趣和滑稽诙谐的俳谐精神 ,显示出早期漱石文学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满韩漫游》是夏目漱石1909年游历中国东北的游记,记录了日俄战争后漱石眼中的满洲印象.游记中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漱石对中国人的同情,但同时也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塑造了肮脏、落后、愚昧的中国人形象,反映了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相似文献   

3.
何伟 《文教资料》2006,(26):56-57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在其创作生涯的中期创作的十篇短篇小说,以梦的形式记叙了十个短小的故事。这十个梦反映了漱石对亲情、爱情、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在漱石的文学创作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奠定了其后漱石的长篇小说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梦十夜》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分析了文章所反映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国语教科书中夏目漱石文学教材化的历史,考察战前战后日本国语教科书中收录的夏目漱石文学作品的变迁,探讨夏目漱石文学作品教材化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本近代杰出的文学家夏目漱石,在小说、散文、评论、俳句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投向他以汉语写成的古典诗歌(即所谓“汉诗”),同样会被其中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叹为精品,正如我国著多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程千帆先生在《日本汉诗选评》所论:“漱石诗风流蕴藉,殆不让其说部。能者自不可测,可喜可爱也。”夏目漱石青少年时代便积累了丰富的汉学素养。从东京第一高等中学预科毕业后,升入本科英文科学习,在此期间他便用汉大练习写作,作品后来编入《木屑录》。序中回忆:“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文章。…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满铁成立后,总部迁至大连,并在大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殖民体系。为了向日本本土大力宣传"满铁"的功绩,时任"满铁"总裁的中村是公邀请夏目漱石参观满洲,夏目漱石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大连。回国后夏目漱石将此次满铁之行写成游记《满韩漫游》,本文跟随《满韩漫游》中夏目漱石的目光与感受来还原满铁时期的大连。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一天,你在阅读经典时偶遇一只猫——一只会对主人说三道四的"猫",那么,你将走进一个"与猫共舞"的文学天地。这只猫的主人,就是被日本誉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作家简介】夏目漱石(1867—1916年)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传》)。在文学创作上,夏目漱石属大器晚成,38岁才发表处女作《我是猫》。  相似文献   

8.
1904年至1908年是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从事专业创作的前期。在此期间,他重视文学的伦理性,创作态度极为严肃。他发扬江户文学的“劝善惩恶”的传统,坚持文明批判和社会批判。他初登文坛,就写出了《我是猫》、《哥儿》一系列富于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他批判明治初年的所谓“文明开化”,揭露明治时代黑暗的教育制度,把锋芒直指混合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血液的明治社会。其创作风格迥异于风靡当时文坛的自然主义流派,形成了前期“愤怒的漱石” 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夏目漱石在创作带有批判精神倾向的名作《我是猫》及《哥儿》之后,又发表了"以美为生命"的小说《草枕》,其中所蕴含的非人情美学究竟意味着什么?通过解读该篇小说中折射出的深刻意境,我们可以把握住作家夏目漱石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所持有的独特文化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期望     
张璇 《阅读与鉴赏》2003,(11):81-81
北京一中漱石文学社简介“漱石”典出《晋书·孙楚传》。孙楚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北京一中文学社定名“漱石”乃取磨砺文思,文笔之意。文学是一个自由的王国,北京一中漱石文学社创社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片领地让他们自由开垦,展露他们的才华,奏响他们的乐章。漱石文学社创办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能力。文学社成立两年来已有社员30余人,定期出版文学报《漱石》。  相似文献   

11.
夏目漱石与《我是猫》   夏目漱石 (1867~ 1916)日本明治时代小说家。原名金之助,别号漱石。生于官吏家庭,帝国大学 (今东京大学 )毕业,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在大学任教。 1907年起任《朝日新闻》特约作者。 1911年拒绝接受日本政府授予的博士学位。早期作品长篇小说《我是猫》为其代表作,描述一群对社会不满而又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的空虚生活,揭露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中篇小说《哥儿》以学校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出于个人义愤而反抗现实的青年形象,讽刺教育界的腐败。中期作品《三四朗》《后来的故事》《门》等,多反映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其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中国美学史上学贯中西、饱览古今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影响,可以说至今还无人企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观等。  相似文献   

13.
《心》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漱石将笔锋指向人的内心,发掘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不安。使人们痛切地感受到,我们需要爱,追求爱,却也必须承认通往爱的路途是艰辛坎坷的。通过分析四种感情,突现了以"先生"为代表的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对爱的渴望与追求,在寻求爱的路上却陷入绝望的深渊,搀杂了个人主义的爱必然会伤到他人,同时也会伤及自我。但是漱石还是相信爱的存在与可能,给人们留以爱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文明开化与自我苦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夏目漱石,就其思想变化历程而言,是十分痛苦的。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便以一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反映了夏目漱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绝不舍弃之情,以及对盲目全盘西化的批判。在彷徨与苦闷的文字中,寄托了作者期盼近代化的成功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相似文献   

15.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虚无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是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一脉相通的。因“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成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相似文献   

16.
“悲剧”这一美学概念最早由西方介绍到中国并被运用于文学研究,是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开始的.王国维在大量吸收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对其进行继承和改造,形成新的悲剧美学思想.主要从人生痛苦本质的描绘——“真”、无用之用的审美观——“善”、彻头彻尾的悲剧——“美”三方面分析《〈红楼梦〉评论》中的王国维悲剧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界的一座高峰,创造了众多优秀作品。《心》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个人主义思想,文中充满了对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本文通过对《心》的解读,研究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丁婷婷 《文教资料》2007,24(18):83-85
日本现代作家三岛由纪夫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创作了大量具有美学思想的作品。三岛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古典主义的,本文论述了其古典主义形成的两个来源,并结合小说《金阁寺》和《忧国》,分析了三岛作品中表露出的美学理念和文化特征。本文认为三岛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血、死、美相统一的美学观念,“文武两道”以及独特的天皇观念。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夏目漱石与禅结缘以及他的两次参禅经历。重点分析《我是猫》《草枕》《门》等作品中的禅语与禅宗典故,解读其汉诗中的禅语与禅境。禅宗思想对夏目漱石的人生与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增加其作品的思想性。晚年的夏目漱石明确表示想要通过修行来得悟,可以说,夏目漱石是一个虔诚的禅修行者。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末上映的传记电影《梅兰芳》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梅兰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而且体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符合主流文化的形态标准,充满道德情怀。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君子人格美、家庭伦理美和民族大义美三个方面,通过对影片的分析解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此类影片的主题以及孔子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