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1979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曾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热烈的争论。从已发表的意见看,虽或褒或贬、各执一词,却均有据理、颇值参考。本届高考语文试题正是汲取了这些意见的合理有益成分,扬优补弊,才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肯定和赞扬。前两届试题之所以受到不少批评。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它们完全抛开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准绳——《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教纲”)和教学基本内容——现行语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语文教改的精神,指明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同往年的试题相比,大有别开生面之感。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 第一,试题紧扣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教学大纲给中学语文教学规定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有机会和一些在高中毕业班任教的语文教师交换过对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看法,也听取了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的意见,在这篇短文里,想就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谈一些想法。考生反映较易做,教师认为不算难,是这次文言文试题给大家总的印象。这说明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中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高考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重要考试,要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为基础。若把中学语文教学看作一种系统工程,语文高考就是中学语文教学这一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语文高考不仅检验中学语文教学的成绩,而且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所以,人们对语文高考很重视,中学语文教学呼唤合格的高考语文试题。很遗憾,1989年高考语文试题是一套不合格的试题。一、采分点分布极不合理例(一),单就标点的考查,占了8分。  相似文献   

5.
这些天翻检《中国青年报》,读到了1999年4月26日的一则旧闻: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评价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说:“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读考卷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童庆炳也说,“一直听说语文高考试题难,但在读完1998年语文试题后,对它的‘难’还是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6.
2017年课程改革进入新的时期,考试大纲进行了调整。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满分150分。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注重基础,科学规范,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试题试卷所使用的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体现了理性思考,重在对学生思维、核心素养的考查,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了良好的导向,同时也使得高考能够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7.
高考文言试题中的这些词该作何解──再与张正瑞老师商榷黄德焘张正瑞老师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过哪些文言字词语句(下)》(载《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11期)对全国高考语文文言试题中的43个虚词作了解释,其中有一些很值得商榷,现一一加以说明、分析。-、为:...  相似文献   

8.
高考,旨在为高校挑选文化素质合格的新生。高考语文试题,要为挑选语文素质合格的新生服务。自恢复高考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师中流行一种说法:高考语文试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高考语文试题设有指挥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中学语文教学自有其指挥者,那就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法不正确,却广为流行,乃至在实践中发生作用,是有其原因的。这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向有了倾斜或偏斜,即在相当长的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上对语文教学和考试提出了批评。有批评意见,对于做工作来说是件好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人不了解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的现状,他们在批评语文教育和考试时,不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讨论问题,而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旨在消解既定试题模式给命题的定势,给各单独命题的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大胆创新。它警示我们,2005年的高考试卷将会有更多充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和浓郁人文情怀的鲜活试题闪亮登场,为使广大考生熟悉这些新的题型,现选编以下两组试题,以作热身。  相似文献   

11.
99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高考试题评价组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依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97年《考试说明》命题。全卷六个部分涵盖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重视基础知识测试的同时,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1997年《考试说明》提出...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高考早已结束,新生相继入学,但对今年高考试题、答卷的分析研究仍在继续。为了更好地探讨高考试题拟定的原则与范围,更深刻地从学生答案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利中学语文教学之改革,这一期,我们特地为您编排了“高考试卷漫评”“高考与教学”等栏目。对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各地师生普遍反映良好,认为它较之往年有所前进,体现了既考查知识又考查技能与智力的教学原则,起到了正确考查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一些同志对试题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些问题是需要在进一步讨论中才能统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3.
高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试卷中,命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现了命题者的智慧。分析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可以看到这些变化:阅读速读和试题难易度的调和,内容材料情境性的加强,思维品质的考查探索等。分析高考语文试题,能够为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词鉴赏,命题人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诗歌材料有越来越偏的倾向,这不仅为难了考生,同样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许多考生临考之际对这道题仍然感到茫然无措。有没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捷径”好走?能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抓手”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吴明时 《学语文》2000,(3):23-24
人们说头一年的高考试题是第二年的最佳模拟试题,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试题中我们既可领悟到抽象、概括性的“考纲”要求,又可感受到它的具体、实在性。199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的总体格局与往年比变化不大,但在内容的创新上变化较大。它有四个较为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在2000年的高考命题中还要进一步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就以其特殊的地位显示了它的导向性,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高考指挥棒”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在高考语文试题的影响下,十四年来,“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已经成为一部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了。那么,抱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对不对呢?显然,这是片面的。不过,从客观上讲,要求教师完全摆脱“指挥棒”,去另辟蹊径,恐怕这也不够现实,也是很难办得到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希望教师能全面正确地认识高考语文试题,扬长避短;二是希望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有一种同高考试题对口径的倾向。去年高考后,有人就说:“看了今年的语文试题,我们对今后如何改革语文教学更加明确了。”言下之意,今后的语文教学,只须把高考试题当指挥棒就行了。于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是历年来反响最为强烈的一份试题,也是最具特色的一份。无庸否认,它将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纵观1999年高考语文题,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试卷长度大大减缩,力求减轻学生的答题负担自1989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的题量?..  相似文献   

19.
今年夏季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沿着1998年高考改革的路子,在考试内容方面继续强化能力性和应用性,在题目的编制方面,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最明显的是第五大题。这道题不但检测考生的语言素质,同时也从考生驾驭语言应用语言的优劣中反映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疑,这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为了说明稳中有变,我们不妨将2000年夏季高考语文试题与1999年夏季高考语文试题里的第五大题——语言应用题作一个比较。两份试卷相同的是:都以这个大题12分的分值,集中设置能力性、应用性的试题检测考生语言应用的实际能力。不同的是:具体每个小题测试的点有很大的变化。具体看一看1999年高考语文第五大题三个小题  相似文献   

20.
在1999年的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首次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它给当年的全国高考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启迪。下面我们谈谈开放性试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