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蕾 《华章》2011,(13)
会计是一项服务活动,其功能在于提供经济主体的数量信息,意欲满足使用者做出明智决策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伴随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需求已突破个体信息需求,信息需求主体多样化,信息需求个性化,从"会计主体"出发,立足于个体性会计信息生产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遭受到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分析网络环境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面向客户应用并支持用户的信息需求,满足信息使用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并指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促使会计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本文基于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事项会计理论,在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的过程中引入了事项凭证,实现了事项信息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再以"三库系统"为设计思路,构建出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而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也将从传统的模式逐渐向新型的模式转变,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现代会计模式为了消除自身存在的弊端,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培训与研究》2003,20(5):101-102
信息社会化使会计信息系统发生变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受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并且影响领域甚广;本简单介绍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了两的异同,指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并认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假帐真做、真帐假做、假帐假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通过会计服务公司生产会计信息,媒体公司传播会计信息,使用者付费消费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消费步入市场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存在诸多不足,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必须重构会计信息系统,即会计信息系统目标应定位在会计监督、会计预测和决策上,系统结构应是业务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技术手段应向整体化、开放化、实时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并解决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市场需求决定信息服务的供给。随着产业类型的变化,信息需求也随之变化,使旧的信息从业失去在旧经济模式下的位置,并转交自身种类来满足新经济模式的要求,会计从业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转变,会计本身有必要将服务类型转向新的信息服务,以适应信息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职能的扩张及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膨胀,使会计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相对于市场不经济。因此应合理界定会计职能的质和量即会计回归;而将那些人为拔高的职能及会计回归后旁落的功能交给市场操办,即会计职能外部化。会计信息提供必须调整知识结构适应信息经济提出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汤健 《中国高教论丛》2001,22(1):167-170
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存在多种特性,在条件受到限制时会计信息应满足主要使用者的质量要求,我国目前的会计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需要科学的会计管理,市场经济更需要企业提供能满足内外部需要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传统的财务会计作为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需要的唯一来源渠道,而把管理会计当成企业内部进行预测、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工具,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走向市场、市场容接企业的客观需要是不符的。随着市场与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任何现代企业,都需要全方位地相互了解和注视相关企业的货币的和非货币的、历史的和未来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大力拓展管理会计的职能和领域,向外部会计信息需要者提供更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计量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重新考虑会计计量属性是一种必然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具备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内在品质。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的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些元素。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衡量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和尺度,也是衡量会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现在世界通用的做法是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为了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以会计“双重目标”为导向来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13.
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及时、有用的会计信息,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核算的规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准确核算,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规定的核算方法,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上信息数量的激增,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本体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可以克服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的局限性。针对电子政务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系统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互操作,改善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会话。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供需双方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以及会计规范体系缺陷的存在,导致了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性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存在。我们应该不断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传统会计的缺陷:信息不充分、主观性强、相关程度低、披露不及时,接着从会计目的、会计计量、会计处理标准、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介绍事项会计的主要观点,并论述用事项会计理念改造传统会计可以实现以下目的:增加信息量、减少抽象性、满足个性化、增强及时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增强财务会计的竞争力。最后指明事项会计是网络时代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行会计报表的特点,分别从会计报表的主观性、会计报表内容不完整不充分性、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物价变动因素、会计报表披露不及时性等六个方面分析会计报表对会计质量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只有充分了解会计报表的这些特点,才能正确地对会计信息加以分析和利用,增强决策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是一个体系 ,由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四个方面组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会计实际提供的信息在质量上达不到用户的要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变革会计报告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会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假设的局限性便日益显露出来。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必要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含义进行重新审视和构建,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