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知识板块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规律和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等;第二单元介绍了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等.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知识板块的重点,并且在中考中占较大比  相似文献   

2.
光现象的重点和难点:两种成像特点、三大规律、四种光路图、五种成像原理及眼睛和眼镜. 一、两种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是等大、等距、垂直、正立、物像左右相反.  相似文献   

3.
张建号 《中学理科》2005,(9):10-12,47
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主要有:(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在反射现象中,通过计算或作图求出反射角和人射角及其变化之间关系.(3)根据物、像、镜中已知二者求第三者,作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解释现象、实验探究或作图分析是今后中考命题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4.
陈卓苗 《科学启蒙》2009,(12):23-23
常有报道因开车进隧道前后亮度相差太大而发生交通事故。我想发明一种眼镜,它根据眼镜上安装的微型光感器从环境中获得信息,来调节镜片颜色的深度,从而减轻因外界环境的突变导致的眼睛不适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考思想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以来,试题的时代感越来越强。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社会热点已成为考核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都要重视社会热点与教材重难点有机的结合,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挖掘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和学科知识基本内容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好社会重大热点与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结合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下面把2006年中考命题可能涉及的社会热点与教材重难点的结合点归纳如下:关键时期的关键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一“、十一五…  相似文献   

6.
本知识板块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规律和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等:第二单元介绍了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等.  相似文献   

7.
眼睛和眼镜这部分内容既能联系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全部知识,又能较好地联系生活,贴近实际,所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考点主要是有关眼睛的结构与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以及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等.1.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人的眼睛主要由睫状体、角膜、晶状体、瞳孔、玻璃体、视网膜等部分  相似文献   

8.
光学在初中物理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中考物理中也属必考内容之一.光学中基本的光现象一般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再由光的折射引伸出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等相关知识,总体体现出知识点较分散,物理概念繁多,怎样才能全面的迅速理解各个概念呢?下面我们就对各个物理概念所自带的“陷阱”开始着手,循序渐进、多方理解来对各个光学概念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缝宽α远小于光波波长λ,每个小缝相当于1个线光源,光的干涉是有限的这几列线光源的相干叠加;而在光的衍射现象中,缝宽α与光波波长λ可相比拟,狭缝处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认为是发射球面子波的波源,光的衍射就是从同1波面上发出的这无限多个子波的相干叠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相干波的叠加,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一个特点。时事热点复习已成为中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时政热点复习中应指导学生掌握"三个必备条件"和"两个重要方法"。一、三个必备条件每一年度国际、国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内容很多,一个时政热点往往又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因此,在短时间内复习所有的时政热点是不现实的。学生必须要  相似文献   

11.
正"眼睛与眼镜"不仅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更是初中光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在初中光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高端备课的研究视点,深入研究"眼睛与眼镜"教学的物理内涵,以期对这节课的教学有所裨益。一、问题提出与分析现行人教版教材首先将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并对眼球的结构进行介绍。随后,阐述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产生信号,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12.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内容,中考的热点知识主要有:(1)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解法;(2)一元二次方程的棍的判别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又称韦达定理);(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综合应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眼睛的"视物原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实验室里没有专用的实验器材.因此,设计制作一个行之有效的实验器材对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单片机编程指引电动推杆运动,使之为水透镜注水和抽水,从而实现观察晶状体变焦过程的自制教具,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相似文献   

14.
郭伟 《学苑教育》2012,(15):9-9
中考复习是考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注意几个方面:灵活运用知识、结合时事热点、掌握正确方法,力争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中考思想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以来,试题的时代感越来越强.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社会热点已成为考核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都要重视社会热点与教材重难点有机的结合,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挖掘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和学科知识基本内容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讲授《眼睛的科学》一文时,笔者看到许多同学鼻梁上挂着一付付眼镜,感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多讲讲有关眼睛合理的使用、科学保护眼睛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将教案中安排的教学目标本末倒置。尽管主次顺序搞乱了,但学生们获益颇多。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光而五彩斑斓,我们的形象因为有了光而更加亮丽。自然界的光现象是我们最喜爱、最有趣的现象之一,因此研究光学成像的问题就成为初中光学的重点内容。它既是我们学习光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的一个热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对光学成像的成因、像的性质、像的变化等知识加深理解,又要对“影”与“像”、“反射”与“折射”、“实像”与“虚像”等概念加以辨析。在2005年各地中考题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创意新颖,为了对光学成像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结合一些中考题对光学成像的问题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光的特质在大大地扩展,光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光不只是作为“照明”来使用,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魁力的造型手段,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在21世纪世界综合艺术设计中,直接使用光作为创作素材的艺术作品与设计作品相继出现,光结合现代高科技及现代理念的创作表现,已经成为现代造型艺术与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现象辨别型1.(2005年北京市中考)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2.(2005年连云港市中考)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解析】第1题中A、B都是光的直线传播,C是光的反射成像,而D是光从水中射入一空气中时改变传播路线的现象,从而使铅笔在水外与水内的两部分出现偏移,故答案为D。第2小题A是光的直线传播,B和D是光的反射,而C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出现弯折,使雨花石升高了,所以C为折射。【策略】解这类题关键是抓住光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外一种透明物质中时,改变传播路线的现象。在平时…  相似文献   

20.
朱元生 《初中生》2008,(7):36-37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本文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策问题. 例1某商场设计了两种促销方案:第一种是顾客在商场消费每满200元就可以从一个装有100个完全相同的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100)的箱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后放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