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3,(5):37-37
科学家们揭开了大脑感知色彩的秘密,这一发现将来可能会让那些失明的人获益。得克萨斯———休斯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猕猴的研究,揭示了在大脑的一个特殊部位里一种叫作“细条纹区”的细胞模块的排列情况和感知色彩的机理。神经生物学和解剖学教授丹尼尔·费勒曼说:“这一发现为所有颜色的感知提供了第一个生理学的基础。”费勒曼和他的研究小组在给猕猴观看一系列色彩的同时,绘制了在猕猴大脑细条纹区血液流动的变化图谱。他们的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在观看不同颜色的时候,猴子大脑血液流动的峰值在细条纹区的特定部位…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现     
映射语言比埃尔·保罗·白洛嘉(1824~1880年)19世纪早期,弗朗兹·尤塞弗·加尔曾提出,人类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参与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映射在大脑也就是头盖骨上。颅相学者从庸俗  相似文献   

3.
黑猩猩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表亲”,但尽管两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有98.7%存在相似,其行为与思维等特征却明显不同,这颇让人费解。一个欧美科学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揭示人类与黑猩猩在大脑基因活动模式上所存在的显著差异,为此找了部分答案。德国、美国和荷兰研究人员发现,形成黑猩猩与人类之间差别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基因或蛋白质结构本身,而更多体现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上。科学家们还发现,黑猩猩和人类在大脑基因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要大于两者身体其它部位。科学家们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数百万年…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     
世界第1个修补大脑的芯片问世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修补动物大脑的人工器件经过科学家近10年的研制已经问世。这个“人工脑组织”实际上是一块能发挥大脑“海马”部位功能的芯片。这一芯片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西奥多·伯格等人研制的。科学家打算先在实验鼠脑组织切片上试验其功能,然后用活体动物进行试验,确认安全有效后,在因中风、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癫痫而脑部受损的病人身上试验。“海马”是动物脑部中结构最有规则的部位,它的功能可能是对生活经历进行编码,使之能够作为长期记忆信息存储于大脑其它部位。“海马”部位受损的病人,会失去形…  相似文献   

5.
读者一看这个题目,可能不屑一顾。这还用说吗?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人的思维活动是依赖大脑的。研究表明,人脑包含着100到15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进行10800次联系的巨大潜力,可储存的知识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是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的场所。例如一个人身体心脏、胃等器官都很正常,能维持人的生命所必需的生理活动。但由于他的大脑出现障碍,他便只能象植物一样生存,因为大脑无法正常思维了。可是,您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的日常用语和生活中,思考往往会与人的“心”有关,而不是与人的“脑”有关,有意无意用“心”替代“脑”。如“…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7,(9):7-7
美国神经系统科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一直到老年都会生长发育:0岁至3岁是早期教育“窗口期”的观点并不成立。科学家因此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说话、唱歌和玩耍,而不是让他们玩“教育型”玩具或领他们去上特长班。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7,(9):7-7
美国神经系统科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一直到老年都会生长发育:0岁至3岁是早期教育“窗口期”的观点并不成立。科学家因此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说话、唱歌和玩耍,而不是让他们玩“教育型”玩具或领他们去上特长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夜以继日的工作却毫无倦意,而有的人刚刚起床就哈欠连天?为什么有的人“聪明绝顶”,而有的人却“智力平平”?为什么有的人大脑可以“永葆青春”的痛苦?对此,科学家们一直期望在人类自身的大脑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2,(17):102-103
2012年2月23日,大脑运动皮层植入芯片的猴子“建辉”通过大脑信号“遥控”机械手做出手势。“心电感应”技术是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例如假肢)之间建立一条传输大脑指令的通道,以此帮助行动障碍的人重获独立生活的能力。来自浙江大学研究组的科学家21日下午宣布,他们已在猴子身上实现了大脑信号“遥控”机械手做出抓、勾、握、捏等较精细的手势。  相似文献   

10.
揭秘『灵魂出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有些人宣称,自己曾经有过“灵魂出壳”的神奇经历。比如,他们发现自己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遗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过去,能讲述如此故事的人都被归结于“超常能力”的表现。不过,科学家现在发现,利用轻微的电流刺激人体大脑的特定部位,就能让人出现“灵魂出壳”和“居高临下看自己身体”的感觉。此外,神经学家通过电流刺激某些部位,也能让接受者产生类似“身边有个黑影在活动”之类奇怪幻觉。此前,医学家表示,有些病人在接受截肢手术后,仍感觉自己肢体还存在,这同样是幻觉。  相似文献   

11.
6.你的社交型大脑神经细胞会注意到错误,并具有学习别人的欲望有些神经细胞会嘲笑错误,另一些则会强迫一个人觊觎别人的东西。通过研究这些现象,科学家们要搞清楚的不仅仅是幸灾乐祸和嫉妒到底产生于大脑的哪个部位,他们正在极力研究社交影响是如何蠕动进人类大脑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发明》2006,(9):22-23
这是一个只有车.而没有人的好玩世界。 《赛车总动员》以各种各样富于创造性的气氛和场景吸引着观众。最富趣味性的是它们有“人”的作息和喜怒哀乐。汽车们不仅造型可爱而且个性十足。他们有的睡觉时打呼噜流口水,有的趾高气扬傲气十足.还有一部动不动就落泪,娘娘腔豆腐心的“大妈”车。它们的运动是赛车,餐馆是加油站,家是汽车旅馆,看电影是在户外汽车影院。汽车维修场就是它们的医院,车轮是它们的鞋子.大眼睛长在挡风玻璃上,会笑的嘴是保险杠,它们也如人般的会好胜、耍手段、泡妞或吃点小醋。  相似文献   

13.
腾月 《科学与文化》2005,(10):53-53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长得脑满肠肥、大腹便便,但他们的食欲还是非常旺盛,难道是他们肚子里的馋虫比别人多么?英国剑桥医学研究院的斯提芬·奥拉西里在新近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最初可能是因为他们嘴巴馋,可是他们没想到嘴馋可能改变基因,结果导致了肥胖症,这样他们想少吃也不可能了。科学家认为,人的行动是受大脑支配的,如果大脑中控制食欲的那个部位出了问题,人会食欲大开,并导致严重的肥胖症。人体中有一种蛋白质,它们会向大脑传递“我吃饱了”的信息。如果控制这种蛋白质的基因发生了突变,那么你的肚子就会好像永远都填不…  相似文献   

14.
大脑中的初级视觉皮层对人的视觉关系重大。有些人不幸在这个部位受过伤,便就此失明。不过对这种盲人来说,却经常会出现一种“盲人视觉”现象。他们的大脑有时仍然会使用眼睛所收集到的视觉信息,而他们自己却对这种视觉体验毫无察觉,因为这种“视觉”一般都不太清晰,或者难辨细节。为了在实验室里观察“盲人视觉”现象,科学家在志愿者的身上模拟了失明状态,即利用电磁刺激,造成志愿者的大脑下层神经短时间中断,形成暂时性失明,然后对他们进行观察。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在志愿者的面前晃动一个彩色的圆盘,要求他们说出圆盘的颜色和晃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冉浩 《知识窗》2014,(11):36-37
江苏卫视有一档《最强大脑》的节目播出,速记、心算、开方……那些“超级大脑”选手们让众多观众惊呼“不是地球人”!如此惊人的战绩让人不禁要问,人的大脑到底有多强?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3维立体的,但你可别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上在临床上,医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由于他们大脑中某个部位受了损伤,或者幼年失明,后来尽管通过手术恢复了视力,但他们看到的却是没有纵深感的平面世界。科学家对于前者的解释是,他们大脑中负责形成立体视觉的脑区受了损伤。对于后者的解释是,患者在幼年时错过了视觉发育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即便视力恢复之后,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7.
正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你的大脑是多么好被愚弄。"眼明手快,动作敏捷",这是大多数人对魔术师的印象,要不然怎么解释那些忽而有、又忽而没有的奇妙魔术呢?不过,神经科学家会告诉你,真正的奥秘是魔术师们深谙"障眼法"。在我们大脑的视觉皮层神经元区域,有两个不同的神经元系统调整着大脑的视觉信  相似文献   

18.
感知恐惧     
马健 《百科知识》2007,(6S):22-23
没有什么比瞬间发生的危险更能让人记忆犹新,而且这种记忆会深埋在人的潜意识中。对于经历过严重身心创伤的人——比如那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或曾遭遇过劫难的幸存者来说,他们脑子里一直留有对恐怖事件的记忆,并制约着人格的形成,这就是“创伤后紧张性神经综合征”。恐惧通过记忆捉弄我们,左右着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因此,揭开大脑感受恐惧之谜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据以色列科学家称.大脑系统获得感觉的逢径就象调频收音机一样.他们认为,人们在触摸物体时皮肤有感觉是因为人的大脑在不断地调整变化着神经源频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惩罚的快感     
我们常常冲动地想要给欺骗自己的人,或者是不守纪律的家伙一点教训,即便看起来这种惩罚行为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对违规者施加惩罚至少可以使大脑获得一种愉悦。科学家们找来一些志愿者来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当志愿者A对志愿者B施加惩罚的时候,A的大脑里一个与愉悦感或者满足感相关的部位被激活了,这说明实施报复性惩罚的冲动与大脑的愉悦存在联系。当人们决定实施惩罚的时候,他们期望获得满足。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当惩罚真正实施时,惩罚者未必真的感到满足,因此所谓“惩罚的快感”只是一种大脑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