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为社会与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枢纽,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在展开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表现机会,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初中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体现。大单元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对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初中教学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语文,其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修养以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语文对于初中生人格以及其未来的思想价值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目标当中,将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在本文中,将就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学工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它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初中语文教育必须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和记忆,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初中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实行新课改、促进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教学宗旨。一、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人文,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主要包括政治学文化现象、经济学文化现象、历史学文化现象、哲学文化现象、文学文化现象、法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更容易受到青睐。而初中语文是一门将人文与审美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很多丰富的德育内容,德育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将初中语文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是对人文思想的传承,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先进的精神。初中语文是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教育学科,是传承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具有深远性的。本研究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积淀学生人文底蕴的视角对初中语文课堂的人文底蕴培养的有效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功能,其中情感教育就是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树立情感教育理念,借助语文课程的优势功能,采取各种情感教育手段和科学的情感教育策略,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发展。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有的品质,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方法、途径和它的教育功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鲁迅曾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人文素质)与“言”(写作技巧)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该树立起大语文观,使作文训练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毫无疑问,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该能反映其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的重要能力,是阅读者要求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语文素质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就必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阅读教学是人类教育历史长河的先进成果,为了给初中语文教学开创出新的教学局面,就必须让阅读教学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吸收先进的人类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应当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艺术、哲学、史学、伦理学、语言学、政治学、法学等特别是历史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收、受人类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益于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4.
正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在促进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培养学生较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初中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消化能力相对都较好。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情感文章,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情感操守,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80):33-34
语文学科是我国初中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素养更加重视。另外,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应当只是单纯地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美术课的一大任务更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初中生的美术素养。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综合素质所发挥地重要作用,认真备课并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初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初中语文学科承担着培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质、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而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初中语文素质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初中语文教师对初中生语文素质培养的质量高低。所以初中教师要充分重视高效率课堂的重要基础性,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建设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文辉 《甘肃教育》2022,(20):19-23
语文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也是初中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思政主题的发掘,从偶像教育、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培养四个方面对课文案例进行了梳理,将授课内容和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结合初中语文思政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运用反思,以期寓思政教育于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正向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优秀品德,为教学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就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标准要求,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审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原则。一、实现自主学习,把“学会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实现自主学习,就是要积极倡导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