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10名获奖者将于今年年内评选产生。作为奖掖先进、引导更多的青年新闻工作者做范长江式记者的这一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范长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榜样,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磨难,但范长江的精神至今仍然召唤和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前不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座谈《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这两本书,追忆和学习范长江的革命精神和  相似文献   

2.
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中国记协举行《范长江文集》《范长江传》首发式。老新闻工作者及专家张友渔、爱泼斯坦、邵华泽、成一、方蒙等,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王强华、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哲人、唐非等参加了会议。邓颖超同志对范长江文集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她在该书的序言中说:“他的作品是很有影响的。现将这些作品整理出版,一方面可供读者研  相似文献   

3.
在范长江逝世20周年的时候,《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两部书出版了。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全国记协会议室召开了这两部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记者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优秀领导人。他20多岁时就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为题的大量通讯闻名全国。他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时神秘的西北的黑暗和危机,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后来他在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中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是范长江1946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讲义.抗战胜利后不久,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从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向苏北重镇淮阴进军.9月,淮阴解放后的第二天,范长江等人进入这座古城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新华社华中分社,筹备《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出版和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专的筹划工作由谢冰岩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5.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  相似文献   

6.
《范长江传》(方蒙著,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可读性和启迪性较强的传记。作者写作时,不是用论述的方法评论人物,而是用描述的方法,力求再现人物的风貌、重现人物当年活动的场景,使人读起来有现场感和亲切感,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界前辈无限深沉的追念。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的斗争生活和成长道路,充满了  相似文献   

7.
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随平 《新闻世界》2011,(1):106-108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为了更好地弘扬长江精神,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  相似文献   

8.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优秀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走出书斋,从北平赴成都,开始赴西  相似文献   

9.
魏曲 《新闻记者》2004,(11):13-13
今年10月16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95周年诞辰纪念日,国内首座范长江纪念铜像在上海福寿园“君子苑”落成(图见本期封面,沈天呈摄影)。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上海历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和范长江生前亲朋好友、同事后人数百人汇聚一起,缅怀中国新闻界的一代楷模,共话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范长江纪念铜像揭幕仪式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共同举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为纪念铜像…  相似文献   

10.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于8月25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记协和各有关新闻单位发出《关于开展范长江新闻奖首届评奖工作的通知》。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为了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华全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北京电1989年是我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杰出新闻战士范长江诞辰八十周年。中国新闻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方蒙编著的《范长江传》。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为这本传记写了前言。他指出:“范长江同志不仅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通讯、述评等文章,而且领导过新闻团体、通讯社、报社、新闻学校,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2.
范小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爱笑的小江看起来和同龄的其他女孩子没什么不同。但是,从家庭背景来说,小江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因为她的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报刊活动家,范长江先生。无论在中国新闻史上,还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范长江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从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到范长江新闻奖:从25岁深入中国西北地区采访到后来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先生那令同行无比羡慕的新闻采访写作才能,以民族危亡为己  相似文献   

13.
范长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闻界升起的一颗灿烂新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卓越的记者之一.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新闻界中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范长江,研究范长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以鼓励他们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该奖从1991年到2002年,已经评了五届,对于范长江的名字,新闻界耳熟能详.但是,人们了解范长江是从他在<大公报>发表西北通讯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1991年7月17日至18日,范长江新闻思想、新闻道路研讨会在京举行。范长江新闻奖评委会委员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宣部新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单位的有关新闻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解放初期,他曾任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等重要职务。最近全国记协主席团、书记处作出决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以奖励我国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这是我国新闻界一件有意义的活动。范长江的记者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抗日战争初期,他是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领导人,又是当年党的新闻事业机关“国际新闻社”的社长。他深知记者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论范长江的党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广大新闻工作者可谓耳熟能详。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上所做出的成就令无数中国新闻工作者为之骄傲,当代新闻工作者把范长江同志视为“记者的楷模”。过去新闻界和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在北京参加中国记协举办的“全国新闻奖获奖者研修班”,我们61名学员,不论是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还是全国百佳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的获得者,在大家的心目中,范长江是新闻界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之所以能荣获全国最高层次的新闻奖,与受范长江同志的思想、品质、作风的影响都是分不开的。研修班的教材里有一本《范长江新闻奖文集》,看到长江同志各个时期的照片、生平介绍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写给长江的亲笔信,更加激起了我们对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和卓越领导者的崇敬和怀念。我们渴望更多地了解长江和“长江精神”。说来也巧,范长江同志的胞弟范长城一家就住在研修班附近的香山黄土坡海军干休所。一天傍晚,中国记协中华新闻信息报社秘书长王炳尧,带着我们一行三人,到范长城住处作了一次难忘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在去年举行“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大会之后,又邀请了范长江夫人沈谱和9名获奖者,就学习范长江精神,做范长江式的新闻工作者的话题,进行了座谈。现将他们的座谈发言摘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学习范长江 研究范长江———纪念范长江90诞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范长江同志90 诞辰,家乡人民深情地怀念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范长江以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身份跨进新闻战线,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范长江同志当年不顾路途艰险, 深入实际采访,忠实于客观事实,尽管他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他对红军行动的分析是那样准确,以致共产党人都感到惊讶。周总理曾说过,只有忠实于事实,才有可能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事实是认识真理、揭示真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今天纪念范长江同志,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学习他深入实际采访,忠实于客观事实。这一条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不管科学技术怎样飞速进步,不管社会怎样日新月异变化,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这个基本素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