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理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许多父母便逐渐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视角放在了学校教育一头,评论教育孩子的成败问题,往往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始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笔者要说“家长是孩子常年不下课的全任老师!”  相似文献   

4.
张平 《考试周刊》2013,(58):181-181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教的经历来看,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尤其是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缺失,是影响农村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家庭的影响是最早、最直接、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5.
姜企华 《上海教育》2016,(Z1):98-99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而两者却常常互相指责:家长抨击学校教育制度的不科学,老师没有奉献精神;学校批评家长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的不到位。其根本原因是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使命窄化为"让每一个学生考得好成绩",而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主体性、潜在性。我们认为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如何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孩子向上向善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孩子乐观主动地面对学习生活,是家庭教育指导回归本源的关键之处,也是当代教育赋予学校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金悦  张旭 《安徽教育》2013,(3):11-12
<正>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有一个光明前途,家长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作为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者,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隐患感到担忧。一、依赖学校,忽略家庭教育的责任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因此,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自己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孩子的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余载,通过经验总结得出:农村教育是由学校单方面的教,家庭没有承担相应的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就导致农村教育的滞后现状。因此,笔者想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告诉同行们和家长们,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重视起来,共同来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首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整体效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无法割裂。其次,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强调和忽视二者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也是教育的不完整。再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季春艳 《教育》2015,(5):67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但近年来的现实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认为没有什么该做的了。于是,就形成了教育做无用功的状况。为此,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引导家长学会教育孩子放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让家长发现自己不可替代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如果没有家长  相似文献   

9.
陈静 《广西教育》2008,(20):40-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意见》颁布以后,家庭教育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广大农村的家庭教育问题却没有明显改善:一些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一些家长习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托给学校,把学校的管理责任无限放大;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每个成员尽到应有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孟母三迁"是古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工时制的实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显现。从家庭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校,教育孩子便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责任,而自己只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以此来推卸自己教育的责任。二是大部分家长不懂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家长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想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如果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那么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但是,不要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另一块重要阵地,那就是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的教师和学校。可以说孩子后天技能的掌握及思想品质养成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必须要和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和配合。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同样也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基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缺一不可。所以,为了让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广大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在家里接受的教育,而且还要密切注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进行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全人。殊不知,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且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家校合作,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每一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携手同行,完成教书、育人、培养完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6,(Z1):88-8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2015年10月出台并被称为家庭教育"国家标准"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第三部分明确提出,"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堂,但当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都更加注重孩子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从孩子的成长方面来看,学校教育只能够传授给孩子基础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家庭教育会对孩子长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幸福的家庭生活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注重幸福家庭教育课程的教材开发,运用这些教材可以干涉孩子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幸福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展开探讨,帮助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杰 《甘肃教育》2020,(2):52-5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随之增长。但大多数家长往往把全部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其实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作为父母,应该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因此,笔者认为父母除了与学校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外,还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随机教育"的含义、重要性、操作性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它是家庭教育中很珍贵的教育契机,但往往被忽略的现实。文章纠正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错误观念,并指出只要家长善于利用"随机教育",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家庭教育中家长科学的、理性的"随机教育",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虽然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家庭教育,它对儿童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以家长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的双向合作关系",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达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让孩子在和谐的教育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的迷失让教师沦为“孤岛”职业 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学校。他们把子女的学习与思想教育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他们一心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学生在迷失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缺乏亲情教育而冷漠,缺失紊睛抚慰而孤独。  相似文献   

20.
王俊卿 《教书育人》2013,(20):46-4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家里当过"孩子"或"家长",家庭教育要伴随人一生;不管你曾经是孩子的角色还是家长角色,家庭教育是永远存在的。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正规却比较"自由";虽然没有课表却随时可以"上课";虽然没有教材却总在家庭成员中"阅读"。家庭教育在充满亲情的互动中增加了认同的难度,又在血缘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