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阳宗全 《留学生》2011,(8):36-37
从荷兰华人学者工程师协会的组成结构特点来看.会员的含金量很高.他们绝大部分有5~20年的工作经验,在顶尖的欧洲或荷兰国际大公司工作.掌握着关键性技术.对世界技术发展前沿具有战略眼光.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两位美国学者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洪云平译郁立校两位美国科学家菲谢尔博士和克雷布斯博士,因为在50年代做出的细胞蛋白的一项偶然发现,而于昨天获得1992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研究所负责人在为这两位来自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科学家颁奖时...  相似文献   

3.
国内     
<正>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0月15日晚,2016年度"求是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彭实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张益唐获得201 6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奖金额为每人100万元。而2016年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则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十位青年学者获得。求是科技基金会由纺织大王查济民先生及家族于1994年在香港创立,基金会由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并全权负责奖项的遴选和审定。积极  相似文献   

4.
1998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33岁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博士成为该年度仅有的2枚年会金质奖章的获得者之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学者。在此之前,卢柯因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成绩突出而连年获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4年获原国家科委等部委颁发的“金牛奖”,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  相似文献   

5.
国际     
正6位华人学者当选2018年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9月18日,英国皇家工程院2018年度新增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正式揭晓。此次共有50名院士、4位外籍院士和1位荣誉院士当选,华人学者共有6人。此次当选的6位华人学者分别为: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郭毅可、英国肯特大学教授王江舟、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张志兵、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陆贵文、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据悉,英国皇家工程院(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成立于1976年,是英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  相似文献   

6.
国际     
18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增选结果近日揭晓。在新当选的161名会士中,18名是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5年9月7日-8日,借200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上海颁奖之机,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的“科技奖励国际论坛”第十七期成功举行,这也是“科技奖励国际论坛”首次在京外举行。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核聚变专家肯·金特博士、日本GK集团主席荣久庵宪司博士以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张汝京博士等3位2004年度国际合作奖获奖人应邀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作了演讲。肯·金特先生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科技奖励国际论坛”第十六讲上作了精彩演讲。肯·金特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核聚变专家,…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授于光纤电缆和半导体成象器件的三位发明者,他们分别是美籍华人科学家高锟和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依尔与乔治·史密斯。人称光纤之父的高锟博士1933年生于中国  相似文献   

9.
余雷 《中国教育》2005,(4):61-61
西澳华人科学家协会会长、西澳大学土木与资源系程亮副教授,是一位崇尚“平衡的生活”的学者。他认为人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投入某一方面,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部分。家庭、事业和业余爱好三者要达到相对的平衡。程亮的夫人、科廷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高级讲师胡玉霞博士就是秉着与他一致的生活理念,与他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相似文献   

10.
余雷 《神州学人》2006,(2):31-32
张东柯,1963年生于江苏省涟水县,1986年获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初获英国纽卡索(Newcastle)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受聘为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化学工程系讲师,1999年2月,被聘为科廷科技大学的教授,成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工程学科教授之一。是澳大利亚煤工业和政府联合发起的COAL21工程的技术顾问团成员之一,拥有260多种科技出版物的知识产权。曾获澳大利亚燃烧学会的DavidWarren奖(1996)、阿德雷德大学最佳研究生导师奖(1998)、由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和国际化学工程师协会颁发的SheddenUhde奖章(2000)、国际燃烧学会年轻科学家奖(2001),并于2003年入选为国际能源基金会会员。2004年11月,他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成为该院4位华人院士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0,(4):10-10
<正>九位华人科学家获2010年美国斯隆研究奖日前,美国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10年获得斯隆研究奖的青年学者名单,9位华人科学家榜上有名。斯隆研究奖由斯隆基金会自1955年起每年颁发,专门奖励科学领域最杰出的年轻教授,其获奖者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12.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哈尔滨市第一中学(150010)吴克勇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是由三位大气化学科学家所共同获得的.这三位学者分别为保罗·克鲁岑教授(现年62岁,生于阿姆斯特丹,现任职于德国马克斯一普朗克化学研究所)、马里奥,莫里那教授(1...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我国电接触学科著名专家章继高教授荣膺2007年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霍姆科学成就奖,成为获得此奖的全球首位华人科学家。霍姆科学成就奖是IEEE的著名科学奖项,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2,(2):42-43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原博士研究生周集中博士荣获2001年度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以及美国能源部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奖。2002年7月1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颁奖仪式上,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接见了周集中博士等获奖青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汪晓宇1985年生于宁波,5岁时随父母定居澳大利亚。18岁中学毕业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年度IB(国际高考),在全世界6万多优秀考生中,夺得世界冠军,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年少的国际高考华人女状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奖励》2004,(3):12-13
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仪式于2004年3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代表中国政府向荣获此项殊荣的四位外国专家丘成桐(Shing—Tung Yau)博士、伏格乐(Jueregen Voegele)博士、水岛裕(Yutaka Mizushima)博士和马塔切纳(Elio Matacena)博士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记者蔡萌)2016年3月24日,第十八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盛典在法国巴黎隆重举行,国际科学界齐聚一堂,共同为5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杰出女科学家与15位大有可为的年轻女研究人员颁奖。中国女科学家陈化兰教授、应佚伦博士分别荣膺"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和"世界最具潜  相似文献   

18.
新闻     
《神州学人》2004,(11):4-4
全澳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成立周济、徐冠华等致信祝贺10月10日,全澳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中心格里芬湖畔宣告成立。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等致信祝贺。驻澳大使傅莹在成立典礼上致辞。联合会由澳大利亚华人生物医学协会、堪培拉中华学社、昆士兰华人科学家与工程师协会、南澳华人专业人士协会、西澳华人科学家协会五个华人专家学者团体或协会及各地个人会员组成,是全澳范围内非政府、非宗教的、非盈利性的华人专业人士团体,旨在宣传、推广旅澳华人专家学者的学术成就,推动中澳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华人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学术组织———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家学会SCBA每两年举办一次全世界范围的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这次大会吸引了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近2000位高水平生物科学家的参与,就公众关注的SARS专题和生物技术风险和投资等55个专题进行讨论。“促进生物教学,培育科研后备力量”除了给专业人士搭建交流讨论的平台,本次大会主席、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陈景虹强调了大会对于教育的作用:“这次大会让年轻的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聆听世界级科学家的精彩讲演,了解生物学发展最新…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5,(35)
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屠呦呦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最主要的成就是发现了青蒿素.国际科学界这样评价:"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