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我们那儿的农村“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城关乡西马曲村,民兵连长告诉我这样一件新鲜事:村里有位叫王老道的老汉,因为当基干民兵的儿子王东安坚持只要一个女孩,王老汉认为是断了王家的香火,千说万劝都不奏效,气得王老汉老两口不理睬儿子儿媳了。结果,他家“十星”只评上了“七星”。听完这个故事,我直接来到王老汉家,说明我的身份和来意后,马上做起了老俩口的思想转化工作,我还把村干部请来帮忙。第一天工作没做通,第二天我们又接着做,终于使老俩口开了窍,王老汉竟当着我们的面,向儿子儿媳认了错。一…  相似文献   

2.
文化程度不高的卢老汉,因为办事人员的一个笔误,稀里糊涂的做了三十多年的“芦”老汉。  相似文献   

3.
五月下旬,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里播出了一篇题为《沆老汉私访》的通讯,这是一个极为平常而又耐人深思的真实故事,海安县曹园乡青年丁昌俊热心帮助困难户脱贫致富的事迹在海安县广播站播出后,邻村的杭仕来老汉对此却产生了“怀疑”,于是特地前去“暗访”,结果是桩桩事儿确实,  相似文献   

4.
方城县券桥乡好庄村,有个年已花甲的单身老汉叫冯金声,身居两间茅屋,10多年来,不喂猪不养鸡痴迷于新闻报道。农活之余,走东串西采写稿件,被人们称为“新闻迷”。冯老汉幼年读过私塾,爱好写作,1959年就掂笔为县广播站、南阳日报写稿,“文革”期间被迫辍笔,1977年再次挥笔上阵。一个农民到省、地新闻单位送稿,一切费用全都需要自理,困难很多,但他矢志不移。 1980年的一天,村上中学毕业回乡当了羊倌的岳学堂来找冯老汉:“冯伯,我想写点东西,可不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去看望一对老夫妇,他们正收听某地方台广播。何则寻物启事说:“不慎将××市×××号房产证丢失……”老妇很惋惜:“哎!‘不慎将’这个人真马虎,好几次广播他丢东西了。”老汉说:“那天××(省)电台广播××市的新闻,不知为什么老说‘该死’(该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大台播报一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时,  相似文献   

6.
给元元打第三次电话的时候,她说:“你现在来吧,不然一会儿我又得去干别的了。”我说:“行。”按照房间号找过去,伸头一看又退了回来。里边布着景支着灯,分明是“第七日”的演播室。左顾右盼之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才发现在演播室的一个角落里,孤零零地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元元正在打电话。谈话自然从这间办公室开始,元元说:“我经常要写稿子,在大办公室里静不下心,干脆把自己搬到这儿来了。”她环顾四周,接着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主持人”1993年秋天,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怀着一个很单纯的…  相似文献   

7.
“老汉我今年70岁了,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已十年了,还不知道自己的姓弄错了……”寇孝忠老汉来到巩义市孝义派出所档案室,气喘吁吁地说。老汉手中拿着身份证、户口簿、退休证等证件,心里很是着急,满头大汗,越急越说不清楚。档案员叫老汉别急,先坐下来讲清楚查档的缘由。原来老汉姓寇,但现在身份证、户口簿、退休证上的姓都是“冠”。由于他本身文化水平较低,见姓氏出错并未对平时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因此一直没在意。  相似文献   

8.
“单位天地小,没什么可写的。”这是我听到一些业余通讯员的叹息。的确,业余通讯员没有记者那样好的条件和那样多的报道线索,但是,业余通讯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容易掌握第一手材料。我的体会是,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捕捉到不少可写的事。1986年3月下旬,我去朋友家玩,听说该村一位老汉在县城治病期间,认了一门城里“亲戚”。我觉得新鲜,便去采访了当事人。原来这位老汉患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下旬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白发老人急匆匆地走进商洛市档案馆查阅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哎呀同志,请你们帮帮老汉的忙,看能不能给我找到40年前的一个档案”。 老汉叫张景超,来自礼泉县骏马乡。1953年,年轻的张景超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激情,背井离乡来到商洛山区,在商洛电厂当了一名工  相似文献   

10.
那天看完《中国摄影报》所载《李老汉和女弃婴》的一组照片,惊讶不已:李老汉不正是我碰到过的么!不觉遗憾起这条从我指缝中滑掉的“活鱼”来。那是去年暑假探亲,在街上发现十数人围着一老汉评头品足,他身旁的两个竹篮里各放着不足岁的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园地     
方城县券桥乡有个“新闻迷”叫冯金声。你别看老汉年纪一大把,可是热爱新闻事业的心比年青小伙儿跳得还欢快哩。老汉自己积极写稿不算,还影响周围十里八村的年轻人,带出了一群舞文弄墨的徒弟。他的事迹不但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还被收入《今日中国农村群星谱》一书。老汉说:“俺是庄稼人,信奉这样一条理:学写稿如种庄稼。只有洒足了汗,才会有好收成。”这不,想起这些,老汉心里的欢喜就忍不住飞到了脸上。  相似文献   

12.
人不如衣     
有个90后的孩子为参加公司实习生拓展活动而去名牌运动店置备了全套运动行头,耗资近四位数,抵得上他一个月的实习工资了。我不由少见多怪起来:“拓展呢,摸爬滚打,穿这么一身新,不可惜吗?”谁知那孩子跟我滔滔不绝起运动衣的快干面料、运动鞋的减震科技……总之结论就一个字:“值!”  相似文献   

13.
5月22日,四川地震灾区。在去绵阳的路上,央视记者李小萌遇上了一位挑着担子进山回村的农民,于是有了这样一段“采访“:李:老乡,您这是去哪儿啊?老汉:回家。李:您家在哪儿啊?老汉沙坝子。李:远吗?老汉不远。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2日,山东电视台“今日报道”播出这样一条新闻:60年老屋倒塌,70岁老汉获救。在电视画面中,观众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土屋中剩下残垣断壁;随着镜头推近,一位衣衫不整的老汉很萎琐地站在瓦砾中;最后镜头聚焦在一位公安干警身上,他满脸英气,叙述着抢救老汉的过程。我想,一般有头脑的观众看后或听后会心存疑  相似文献   

15.
涉险赴难谋佳作。这是济南军区某旅战士报道员黄建华在新闻写作之路上恪守的信条。几年来,他正是凭着这股勇气,敢于涉险赴难,到别人不愿或不敢涉足的地方去抓“活鱼”,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结识“掏粪工”在该旅驻地康家庄,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叫朱志信,从60年代末开始就义务为部队扫厕掏粪、种植蔬菜,至今已30余年了。去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小黄背着相机去采访正在家中午休的朱老汉,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回来一打听,才知道朱老汉性格比较怪癖,不喜欢接近生人。此路不通,另行它道。第二次去时,小黄和几个与朱老汉十分熟悉的…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广播里和报纸上刊载,在叙述主人公感激、喜悦的心情时,就是“他(她)逢人就说……”果真是“逢人就说”吗?依我看来是完全不会的。在此,我试析两倒:去年十一月份有家电台播出这样一篇通讯,说某老汉家不慎起火,烧毁全部家当,这老汉也被烧伤。在老汉伤愈出院回到家中,看到被大火焚毁的家园又在政府和人们的关怀下,重新建好时,写道:他“看到家里的情案,流下了热泪。他和老伴逢人就说:‘我们一辈子忘不了党的恩情,一辈子忘不了人民的恩情。”’这双老夫老妻真会“逢人就说”吗?不会的。或许,在他刚出院回到家时,他激动地对老伴说;或许,当领导和群众未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激动地说;或  相似文献   

17.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视”,即: “居而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加以当心。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提人物形象时,已不是人物的原始形象,而是记者在原有表象基础上经过提炼、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这种形象与表象是具有本质差别的,它是概括人物本质特征的高级形式。人物形象从形式上看是感性的,但它是各种表象和有关的概念、观念、理论的有机结合。请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的一段” “1970年春天。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光杆。可是,棉苗不管枝断叶残,仍然顽强地继续抽芽。就在这个时候,吴吉昌拄着拐棍在村头出现了。人们三三两两兴奋地转告着:老汉又站起来了!” 这里表现出的是一位老汉坚强不屈、不懈追求的典型形象,尽管用了一个非常普通的表象——老汉在冰雹过后拄着拐棍站在村头。但它是包含整个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象,它是作者在把形象感觉与形  相似文献   

19.
嘴哥     
姑妈一直很为表哥担心,因为表哥爱吹牛。 不久前的一天,姑妈拿着一张报纸给我看,上面有条新闻,大意是:某老汉平日爱吹嘘家里有钱,某夜盗贼光顾,老汉反抗被杀,事后盗贼追悔莫及,因为老汉家根本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明红 《档案天地》2006,(1):18-19
很少人知道.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