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课时,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我把学生分成“新解方”和“质疑方”两组(每组5人),以学术讨论商榷方式来呈现三个各自对立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创设、营造教学情境,形成极具张力的语文阅读教学。下面仅实录其中—个观点(关于“月落乌啼”的“乌啼”是一座桥的新解)的论辩片断:“新解方”(生1):根据最新考证,我们认为《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啼”其实不是乌鸦叫,而是指“乌啼”桥,意思是“月亮向乌啼桥方向落下去了。”“质疑方”(生1):你说“乌啼”是一座桥,这倒真新鲜,那你有何…  相似文献   

2.
成语“沧海一粟”本无疑义,可是谢政伟《成语释疑:沧海一粟》一文却质疑成说,将“沧海一粟”释为“大海里的一颗沙粒”(以下简称“谢文”)。这一“新解”本是老调重弹,观点和主要证据无异于韩珍重《“沧海一粟”辨》。由于其训释方法存在严重缺陷,不能不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的第4段,因为用词的问题,某些字句容易引起误解。还发现该段“第三”处若从远近大小的角度来质疑效果会更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大胆地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可喜的是被激励起来的学生又对我的观点进行了质疑,进而修改、完善。这让我认识到:学生的创新潜力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  相似文献   

4.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来自一线的老师读出了自己的“新解”和“质疑”,体现了课文阅读的差异性和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化。它或许向我们提示了一个信息:师生正在从教材的忠实传承者走向教材的叩问者和再创者。这,将是语文学习的深层突破和崭新境界。期望广大师生积极展开与教材的“对话”,本栏目就是为你创设一个“对话”的平台。来吧,朋友,在这里,你和你的锵锵之音是独一的,但不是孤独的。特约王持人:黄伟  相似文献   

5.
当我看到新教材中刘金的驳论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张晓风的小说《不朽的失眠》时,我的阅读兴致一下子被点燃了。这两篇课文都与《枫桥夜泊》有关,而且都写得极具个性。看过之后,想马上把这两篇文章教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去比较,去体验。所以当我教《新解质疑》这篇驳论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为此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有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喜欢“质疑”;掌握“质疑”的思路和方向;不断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营造激励质疑环境和采取分层质疑形式”,让学生有疑必质;引导学生“从所学课题上质疑、从疑难关键处质疑、从实验现象中质疑”,掌握质疑方法;采取“生疑、导疑、追疑、乐疑”方式,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命题是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逻辑工具,因此数学命题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质疑式学习“思维场”的建构意在利用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先对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进行解读,进而给出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建构的原则,针对命题学习的流程和“思维场”的形成阶段,提出并分析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的建构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能长进.”学生的这一认识规律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质疑、解疑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不容推辞的职责.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注意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质疑”的“质”,意思是询问,质问,“质疑”就是提出疑问。这里所谓“质疑”,是表示怀疑,其实是反驳的一种委婉说法。读这篇文章,除正确理解《枫桥夜泊》的诗情诗意之外,要着重学习怎样反驳,要揣摩怎样才能驳得人家哑口无言,怎样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同。关于“新解”的好几个说法,作者一一加以批驳。文章的开头结尾也写得很妙。一是欲抑先扬的开头。说“初听觉得很新鲜”,甚至“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然而”一转,提出了一连串疑问。疑问有三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2.
商品经济的伦理特性新解现在流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诠释,唐凯麟著文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事实真如此,那么所谓经济和道德、伦理和社会发展的“二律背反”就无法避免;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就不是出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相似文献   

13.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做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要“解惑”,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惑之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是借助形象,或是通过说理,或是辅以活动,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旺盛而强烈的境地,这时,他们对教学内容就会深入思考,反复探究,不断质疑,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我市木渎中学的政治课教学就是由于采取了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动学生大胆“质疑”的做法,因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每教新课,都指导学生自学,产生求知欲,从而对新授内容进行质疑.教师授课时根据学生的质疑,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解疑.解疑的方法,或是要求学生在进一步深入钻研课文中完成,或是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完成,重点难点则由教师启发性的讲解来完成.该校运用这种质疑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有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呢?下面略谈几种方法。一、培养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来说,“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16.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质疑能力就是提出疑问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历史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学生学会主动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在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在教学中“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对有明显缺陷问题的历史叙述、解释、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  相似文献   

18.
质疑是探索认知的开始,对激发学生好奇心有着促进作用.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可见学贵质疑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质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给予敢质疑的学生积极评价,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指导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的教研专题活动.在教研教学过程中,我们深知,提高自主能力,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因为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保证.因此,我们力求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大力鼓励学生质疑,变教师“设疑学生答”为学生“设疑大家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探索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学生不敢质疑,不会质疑.面对学生所提出的琐碎问题,教师怎么把学生提的问题与课前的预设、课文学习的目标等有机地整合好,等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的“度”、“量”、“准”三者关系,阐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质疑,互动答疑,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