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哭了     
今年,我养了4只可爱的小蚕宝宝,还精心为它们建造了一座“五星级宾馆”。它们每天开心地吃着新鲜的桑叶,晚上安心地睡下,养得身肥体壮,眼看就快要吐丝了。可是有一天,意外终于发生了……那天傍晚,我吃过晚饭,去给那群吃了睡、睡了吃的“小猪”们换桑叶。忽然,一只小虎蚕为脱皮而吐出的丝,不小心被我弄断了,小虎蚕就这样死了。当晚,我在蚕的屋子前面抱头痛哭,那些蚕好像也很可怜那只死去的同伴,都把头高高地抬着,望着那只再也起不来的小虎蚕。这时,我那不争气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流了下来。我不是因为几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而是因为少了一个特殊…  相似文献   

2.
一个面包师长时间从他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三英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分量都不足。他特别生气,就闹到了法官面前。“你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农民回答道。“有很准的砝码吗?”“我不需要砝码,法官先生。”“那你怎么称黄油呢?”“这好办,”农民回答说,“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同样磅重的面包。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于是,法官判…  相似文献   

3.
我们班的任课教师就如树上的叶子一样,没有一片是相同的。我先拿出几片最典型的“叶子”让大家“观赏”一下。柳叶———雷老师初见雷老师,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瘦,一种弱不禁风的瘦,像柳叶能随风飘起来。而他上的物理课,我敢打包票———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那生动形象的“手语”更是令人过目不忘。就说上一节物理课吧。那节课讲的是惯性。他做完小车实验后,忽然把两只竹枝似的手臂伸得老高,使那套与他极不相称的西服袖子滑落下来,露出里面黑白相见的衬衣袖子。接着他闭上眼睛,握着一个拳头缓缓地向着另一只手匀速直线运动,同…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看书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我先前反对青  相似文献   

5.
想飞的猪     
彭顿顿是一只胖乎乎的小猪。他有一个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只会飞的猪!有一天,彭顿顿抬头看到天上飘着一只气球。“哇!”彭顿顿惊叫道,“快来看这只胖胖的小猪,他在天上飞呢!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巴莎巴是一头老母猪,见多识广。她在饲料槽前抬起头,“那不是小猪,是一只气球。”从那天起,彭顿顿整天只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天上飞行,就像那只粉红色的气球一样。后来,彭顿顿开始留意那些会飞的小昆虫,研究他们是怎么升空,然后又是怎么借着风力飞上天的。不幸的是,彭顿顿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跳起来后,风总是托不住他,而让他重…  相似文献   

6.
多问一句     
王强 《师道》2003,(7):38-38
公开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坐井观天》。当读到“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时,有个男生高高地把手举起,老师见他那么积极,便示意他朗读。那男生语气急促,读得结结巴巴:“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逗得听课老师与所有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心头的怒气一下就窜上来了,心里念叨着:“你平时调皮捣蛋也就算了,这可是公开课啊!你这不是存心让我下不了台吗?”当时她恨不得马上把那个学生给撵出去。但是理智告诉她必须镇定。于是,她心平气和地多问了一句:“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念吗?”那男生说:“因为青蛙…  相似文献   

7.
独闯魔鬼岛     
三、午夜螺号据老柯说,当时他猛一抬头,看见海水里伸出一只人的臂膀,手里举着这只海蚌,并用它击中老柯的额头。老柯还说:“当时我太吃惊了,要不我完全可以避开,不被击中。”我不能完全相信老柯的话,但看了他额头上那血淋淋的伤口,我又不能不相信,是什么东西用海蚌打中了他,难道真的有魔鬼?我又记起刚才听到的那声吼叫,那声音低沉、浑厚;悠扬悦耳。即使不是高等动物,也决不会是魔鬼发出来的。我敢肯定。胖子走了。老柯说他回去弄食物和淡水。我问:“他回哪儿去了?”老柯立刻发了火:“你这小子太鬼了———总想套问我的话———你到那岩石上去…  相似文献   

8.
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 ,如果因蒙受损害而对加害者实施报复 ,这已见怪不怪 ,屡见不鲜了。然而 ,地球上的另一类公民———动物 ,它们在受到伤害之后 ,也会有目标明确的报复行为。1 复仇使者———蛇自古以来 ,蛇一直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梦魇。它那怪异冷血的身躯 ,能致人于死地的毒牙 ,令人恐惧。然而令人类更为恐惧的是蛇具有极强的“报复心” ,难怪在古今中外的许多神话故事里 ,蛇都被冠以“复仇使者”的美称。不过这里记载的不是有关蛇的神话故事 ,而是几个真实故事。在郑州的郊区 ,有一位姓郑的小伙子从小就擅长捕蛇。他那娴熟的捕捉技能…  相似文献   

9.
近日,广东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来我校听课,那堂课讲的是《再别康桥》,课后围绕诗歌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老师认为诗歌教学要用“燃烧的激情点燃激情的燃烧”,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共鸣,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诗歌教学能点燃激情那当然是一大妙境,但是,诗歌教学中激情一定要燃烧吗?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激情燃烧”?我个人认为,诗歌有不同类型,诗歌教学也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一定要“逢诗必烧”。“燃烧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强调了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但这也不是诗歌教学的特质,而且都“燃”起来就有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10.
这只高傲的猫走过美丽的花丛,他没有爱上任何一朵鲜花,他爱上了一只紫色的蝴蝶。鲜花们向猫展示着美丽,猫却对着蝴蝶说:“我爱你”。蝴蝶用她紫色的微笑说:“我爱的是强者,你知道山林中的虎吗?他是真正的强者。”猫走了,他去了山里,他要证明自己是强者。猫找到了虎,他义无返顾地和虎较量。虎一抓就结束了战斗。猫在死前用尽余力咬去了虎的鼻子。虎残了,失去了威严,猫也死了。猫见到了上帝,上帝告诉猫:“你有9条命,现在剩下8条了。”猫回来见蝴蝶。蝴蝶问猫:“你真的爱我?”猫点头。  相似文献   

11.
“一山难容二虎”这是一句老话,不知是谁发明的,也没有谁去深究它是否正确,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成为了一句“真理”,可是有一天我不满10岁的儿子却大胆地推翻了它。那天在家看电视,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句对白:“真是一山不容二虎呀。”没想到坐在我旁边的儿子却冒出我没想到的话:“一山怎么不能容二虎?要是一公一母两只老虎呆在一起肯定不打架,还能生出只小老虎,一山还能容三虎呢?”听罢这个别出新裁的观点。我简直有  相似文献   

12.
三条虫     
我家有三条虫:第一条是“忙虫”———妈妈,第二条是“网虫”———爸爸,第三条嘛,嘿嘿,就是我———“书虫”。妈妈一天到晚就知道干活,早晨一醒来就扫地,然后就甩着拖把开始拖地。我们家的地板砖总是一尘不染,她也总是忙个不停。所以,我和爸爸就叫她“忙虫”啦。“网虫”这名儿是这样得来的:爸爸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上网,不是找他所需的资料,就是和棋界高手下棋,所以他的同事有时也叫他“电脑”。“书虫”,这可值得一提。有一天,我和妈妈还为书闹意见呢。记得那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妈妈不停地喊“吃饭吃饭”,而我看《欧洲童话精选》中的…  相似文献   

13.
我与"白虎"     
我姐姐家养有四只小狗,才生下来一个月左右,狗妈妈就因病死去了,姐姐让我挑一只最漂亮的带回家。这只白色小狗,看上去就像一个洁白无暇的翡翠娃娃。胖胖的身体,成天活蹦乱跳,显得十分幼稚,我们都很疼爱它。从此,它成了我们的宝贝。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去放羊,一有空就把它抱在怀里,不停的抚摸。有时,见四周无人,就把小狗的脸贴在自己的脸上,学着大人的口吻,亲密地称它:“小乖乖儿”“小宝贝”。我还送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白虎”,大家都这样叫它!几个月过去后,白虎渐渐消瘦下去,也不吃食了。妈妈说,“另外三只小狗有两只已死了,只剩下…  相似文献   

14.
杜一帆 《现代语文》2004,(11):37-37
一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认为我在向大家介绍农科院的新成果了。如果是这样,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萝卜不是别的,正是我。我,因特别爱吃萝卜而得此外号,但因为我脾气不定,所以,外号就变成了两个———“红萝卜”和“青萝卜”。高兴时,我就是“红萝卜”(因为它很甜);而发火时,则变成了“青萝卜”(因为它很辣)。这两个“萝卜”各具特色,也各有味道,于是,它们就成了我的“化身”。瞧,它们来了。“红萝卜”的自述嗨,大家好!我叫红萝卜,我很甜,很爱笑,也喜欢帮助别人。但是,那个青萝卜老是同我作对,而且还喜欢把我挤到一边………  相似文献   

15.
郝奇志 《家长》2009,(11):6-8
看到以上这一连串的失败记录,我想大家都会为之感到绝望,怕是这个人一出生就是一个倒霉蛋,所以才干什么什么不成,从小吃苦、受累。但这个人自己却不这样想,他对别人说:“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我知道,它有斑点。”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口罗嗦。“哎呀,原来你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就不得了啦!”我取了项链,尽快走开。有些话,我只愿意在无人处小心地,断断续续地,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给自己听。  相似文献   

17.
凤凰鸟     
记忆的天空常飞过两只鸟儿的身影,像风一样飞掠而逝,我的心中因此充满哀怨和负疚。我今生今世永不能忘记那两只被我伤害的小生灵,并且永远也不原谅自己……说不清什么缘故,许是一见钟情,倾心所爱而致。在乌市上,我也不讨价还价,爽快地甩出20元,如获至宝地捧回它们,每日里四五次地喂米、换水,自觉有~番情趣。后来听一位朋友说,这是山里的凤凰鸟,自幼结发成夫妻,终生不渝,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悲伤地死去。此后,我对这对“忠贞于感情”的“夫妻”就更加喜爱了。白日挂在阳台上,怕阳光太毒,给它们搭了一个简易的小伞…  相似文献   

18.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为非凡的人。”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在这次大会上,有人发表言论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卡尔·威特不同意这个见解,他反驳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  相似文献   

19.
我的《荷塘月色》那篇文章里提到蝉声。抗战前几年有一位陈少白先生———陈先生的名字 ,我记忆的也许不准确———写信给我 ,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那时我问了好几个人 ,都说陈先生的话不错。我于是写信请教同事的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过了些天 ,他抄了一段书交给我 ,只说了一句话 ,“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这一段儿出于什么书 ,作者是谁 ,我都忘了。但是文中记录的 ,确是月夜的蝉声 ;作者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 ,那一个月夜 ,他却听见它们在叫。当时我总觉得刘先生既然“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而一般人在常识上又都觉得蝉子夜晚不叫 ,那…  相似文献   

20.
孺子可教     
我儿子喜欢吃话梅,大概是我的遗传。不过我 吃完了会把核儿放进垃圾桶,这条他就没遗传到,教了好几次,可屡教不改,于是我很苦恼。 这天,我的大学同学来家玩,儿子的老毛病又犯了。 “小虎,话梅核儿不可以乱扔。” “小虎,你看妈妈把地板擦得多干净,你乱扔的话,地板不就脏了吗!” “小虎,你再这样可就不是好孩子了!” 儿子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让我气愤不已,老同学却看着我的样子乐。 “小虎,你喜欢吃话梅吗?”——“是。” “你知道话梅是哪里来的吗?”——“超市。” “那超市的阿姨又是从哪里拿的呢?” 儿子摇摇头,瞪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