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书生的形象来表现侠客的作风,李朝威的《柳毅传》实在是出色之作。书生柳毅为了打抱不平而替饱受虐待的龙女传书,正是侠客作风的具体表现。在故事发展到钱塘君硬要说服柳毅娶龙女时,柳毅虽有“叹恨之色”,却终“不诺钱塘之请”,反映了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龙女的处境就是当时一般妇女所遭受的凄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最后龙女宁愿舍弃高门,不惜一等再等,终于得到了与柳毅结婚的机会,也正体现了当时妇女追求人身解放的初步要求。钱塘君是作者所塑造的理想人物,这在唐人传奇小说中的确是罕见的,那种快人快语、天真直率的作风,让人马上联想到“黑张飞”、“莽李逵”等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用书生的形象来表现侠客的作风,李朝威的《柳毅传》实在是出色之作。书生柳毅为了打抱不平而替饱受虐待的龙女传书,正是侠客作风的具体表现。在故事发展到钱塘君硬要说服柳毅娶龙女时,柳毅虽有“叹恨之色”,却终“不诺钱塘之请”,反映了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龙女的处境就是当时一般妇女所遭受的凄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最后龙女宁愿舍弃高门,不惜一等再等,终于得到了与柳毅结婚的机会,也正体现了当时妇女追求人身解放的初步要求。钱塘君是作者所塑造的理想人物,这在唐人传奇小说中的确是罕见的,那种快人快语、天真直率的作风,让人马上…  相似文献   

3.
柳毅是唐传奇《柳毅传》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落第的书生,但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见人之危,能倾力相助。更为可贵的是,他为龙女传书完全是出于同情激于义愤,丝毫没有个人的打算,事后更不求报答。不仅如此,当钱塘君出于美意酒席之上“因酒作色”胁迫他与龙女结合时,他严辞拒绝——“宁有杀其婿而纳其妻者耶”,并痛斥其硬相撮合的无礼。其实,此时柳毅与龙女经过这一场患难,双方已经有了感情的基础:柳毅对美貌多情善良的龙女已生爱慕之心——“其始虽不诺钱塘之请,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龙女对柳毅更是有眷恋之意,事前就曾深情地说过“当如亲戚耳”。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小说《柳毅传》叙述落第儒生柳毅为受夫家虐待的龙女传信,救其脱离困苦,并终成眷属的故事,是一篇描写人龙相恋的神话小说。但作者通过洞庭龙君、柳毅、钱塘君等形象的塑造,寄托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人格理想与仁君仁政、儒侠互补的社会理想,又远远超出了人神之恋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柳毅传》共四千余字,新增中学课文仅选了钱塘君救回龙女为止。其篇幅不及全文一半。钱塘君救回龙女后,与洞庭君设宴龙宫,款待柳毅。钱塘君深感柳毅高义,要把龙女改配给他,但因出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毅辞归,娶妻张氏,张氏旋亡;又娶韩氏,数月又亡。毅乃迁居金陵,拟再择配。而  相似文献   

6.
唐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原被辑入唐传奇小说集《异闻集》,此集后来失传了,赖有宋李昉等编辑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从《异闻集》中辑进了《柳毅传》,才使这篇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得以流传至今。小说中写洞庭君在得知钱塘君救出龙女和吞食泾河小龙时,说道:“顽童之为  相似文献   

7.
《柳毅传》是一篇杰出的唐人传奇,《教师教学用书》在人物形象赏析中对柳毅这样分析:“柳毅确是“义夫”,一个侠义之士,怀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急人之困,见义勇为,不避艰险,不负重托。柳毅为龙女传书,完全出于同情与义愤,并无私心杂念,后来钱塘君看他们俩十分般配,令其成婚,柳毅严辞峻拒,执意不从。柳毅是正直无私、志坚品洁的正派儒生。”(引用有删减)。读完《柳毅传》后,笔者认为以上说法似乎拔高了柳毅的形象,柳毅并没有如此高大完美。  相似文献   

8.
《柳毅传》是一篇描写人神恋爱的神话小说,作者李朝威稔熟地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利用奇异幻想的形式,把当时人们所喜闻乐道的神灵、侠义和爱情三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动人心魄、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这篇小说,歌颂了当时人民所向往的侠义行为,赞扬了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表达了人民反对封建压迫、抗击黑暗现实的强烈愿望。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法,雕塑出柳毅、龙女、钱塘  相似文献   

9.
唐传奇《柳毅传》中塑造了有情有义的柳毅、美丽坚韧的龙女、刚直暴烈的钱塘君的形象 ,三个人物都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0.
龙女故事渊远流长,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神奇幻想故事之一,《柳毅传》就是其中的佳作,之后又衍生出元曲《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但其中龙女形象却几经变化,本文试从这三部作品入手,总结龙女形象的演变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龙女故事渊远流长,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神奇幻想故事类型之一,《柳毅传》就是其中的佳作,之后又衍生出清传奇《蜃中楼》。但其中龙女形象却有很多变化,文章试从这两部作品入手,总结龙女形象的演变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柳毅传》中的主人公柳毅勇敢刚毅,堪称儒家理想君子的代表。但元杂剧《柳毅传书》中的柳毅在剧中仅充当“冲末”,成为衬托龙女形象的配角,并且其“义行”减弱了,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柳毅形象的嬗变迎合了观众的审关心理及元杂剧“女性视角”的叙写模式,与小说和戏曲两种不同文学样式的表达需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柳毅传》地名矛盾论解何长江唐传奇名篇《柳藏传》中存在着地名矛盾。其文一开始说柳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I柳毅送信到龙宫时对洞庭君说:“毅,大王乡人也。长于楚,游学于秦。”“湘滨”和“楚”二词很明确地将此故事限定在了巴陵洞庭湖。然而文中龙女却对柳毅说...  相似文献   

14.
就小说的整体叙事看,《柳毅传》的成书更集中、更直接地受到了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河伯婿》的影响。从故事性质和情节结构、故事地点和人物设置、故事缘起和结局及某些细节方面,对《柳毅传》成书问题进行补充阐述,重新认识该小说的创作过程并加深对唐传奇源于魏晋志怪小说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就小说的整体叙事看,《柳毅传》的成书更集中、更直接地受到了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河伯婿》的影响。从故事性质和情节结构、故事地点和人物设置、故事缘起和结局及某些细节方面,对《柳毅传》成书问题进行补充阐述,重新认识该小说的创作过程并加深对唐传奇源于魏晋志怪小说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蜃中楼》是清代戏曲家李渔的重要作品之一,他继承了唐传奇《柳毅传》的基本故事脉络,但更多创新,本文试从情节特征和题旨的对比中发掘《蜃中楼》对《柳毅传》的继承和发展,以探寻柳毅传书故事母题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胡适先生曾说孙悟空的原型由印度进口,鲁迅先生则指出孙悟空形象源于唐人传奇《古岳渎经》,而笔者以为《柳毅传》的钱塘君与孙悟空有一种更深刻地渊源关系。唐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塑造了钱塘君等形象,神话长篇《西游记》则刻划了孙悟空等形象,若将钱塘君和孙悟空形象作一比较,会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一目了然,特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18.
《柳毅传》写的是洞庭龙女遭夫家虐待,后由柳毅传书至洞庭龙君而得解救的故事。虽是节选,但能自成篇章,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作品按柳毅的言行踪迹写来,调动了传奇的艺术手法,使故事的情节平地生波,腾挪起伏,曲折引人,奇光闪闪。故事开场,述“儒生柳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子泾阳者,遂往告别。”如一泓无波清水,似几缕杨柳清风.可“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犹如异峰突起,巨澜陡生,忽闪出故事情节眩人眼目的奇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柳毅传》的主题思想,一些文学史、论著认为是通过神话故事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爱情婚姻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肯定和歌颂了青年男女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要求。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仍沿用这种提法,说:“这个传奇故事对包办婚姻作了愤怒的批判,表达了婚姻自由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这本书还收录了两位先生的赏析文章。一文写道:“《柳毅传》描写的人神恋爱婚姻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寄托着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的理想。小说中有不少描写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例如龙女的不幸悲剧…  相似文献   

20.
《柳毅传》和《促织》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两篇文言小说。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当我们将较多的目光投向这两篇课文离奇、曲折甚至荒诞的故事情节时,不应忽略了这种离奇背后的现实性。一首先要关注两篇小说在题材和主题上的社会现实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唐传奇虽然源于六朝小说,但不同于后者的“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而是折射着一定的社会现象,具有某种程度的现实意义。作为唐传奇代表作之一的《柳毅传》,虽然在故事的建构上极尽离奇幻想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