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二、课型设计品读课三、预习要求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2.简单了解作者情况。(印发资料)四、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五、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朗读、感知1.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 ,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板书 :葡萄沟)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吧!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 :是个好地方。三、细读课文 ,指导朗读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第一段。1 学习第一段。(1)学生读第一段 ,边读边悟 :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葡萄…  相似文献   

3.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4.
一、读题质疑,明确目标1.板书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2.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整合为四个学习目标:“穿山甲”是什么?穿山甲为什么要问路?向谁问路?问到路了没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自己读懂课文,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圈画出不懂的词句。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目标引路,指导学习(一)“穿山甲”是什么?1.猜一猜。对照名称说说想像中的穿山甲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2.比一比。出示穿山甲的图片,说说与自己想像中哪里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教学角度:语言品味课。主要教学过程:朗读———品味———迁移。训练实施过程:一、导入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二、朗读1.听配乐录音(或者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2.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深挚。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评点。4.指名读席慕蓉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三、品味1.找出第一首《乡愁》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  相似文献   

6.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安徽省六安市丁集镇中心小学李锐(3)说说狼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4)结合课文理解“花言巧语”。(5)引导学生质疑,进一步体会狼的狡猾。(6)分角色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自学第6—8自然段。(1)同桌分角色读课文。(2)讨论并...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理解内容。2能说出回声产生的简单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3自然段,并且学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大家想想看,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一件什么奇怪的事?再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步骤学习1—3自然段的呢?(读———议———说———读)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步骤来学习4———6自然段,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导学达标:(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1抽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共有几句话?2自读。注意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划…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 学会5个生字和1个词语 ,认识1个偏旁和1种笔画。2 认识8个生字。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知道课文讲的意思 ,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 ,产生要保护植物的强烈愿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钢琴曲《怀想曲》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先听老师读一遍(师配乐朗读) ,谁听出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从课题可知道课文讲了谁和谁?爷爷是人 ,小树是植物 ,为什么把人和植物写在一块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  相似文献   

9.
一、遵循学路,整体感知1.揭题后,让学生说说从“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2.师整理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问题。3.学生交流自学收获。4.学生再读全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段中语句填空:因为(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3.…  相似文献   

10.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第二课时)内蒙陈杰教学过程: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2.指六名同学每人读一句,连句成篇。二、分句讲读,重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1.第一句:①指名读,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任务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二、教学过程(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揭题你有没有饿急了的时候?当你许久没有吃到食物,非常饥饿的时候,你最盼望什么?说说自己在饿急了的时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尊严》(板书课题),课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点评开课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出课题,通过学生的讲述,再现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情境,为学习课文故事定下情感的基调。二、初读感知,弄清“尊严”其义1.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通语句,读准字音。犤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是:小声读、默读、大声读,找好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3.
这里介绍的,是关于“说读”的教学手法。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它以课文品读为目标,以深入理解为目的,在课文阅读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这既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法,也是一种高效教学设计思路,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当它能够支撑整节课的教学的时候,它又是一种新的课型。如《卖炭翁》的说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朗读———读得顺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说性语言表达训练)。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生疑,质疑导读1.板书课题后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聂耳》。大家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听吹笛子少年聂耳学吹笛子杰出的音乐家 喜欢音乐练吹笛子2.课文是怎样从听吹、学吹、练吹笛子这三方面具体写出少年聂耳喜欢音乐的,这和他长大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有什么关系?我们来学习课文。二、精读品味,体会感情课文第2、3两段具体写了少年聂耳听吹笛子、学吹笛子。教学时,应审时度势,根据学生实际,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精读品味,体会感情。可以这样操作:1.自由朗读…  相似文献   

15.
王美云 《云南教育》2000,(11):32-32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课题,学生读题。2.观看课文录像片,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件什么事。(安排这一教学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综合学生发言,在银幕上映出概括语: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4.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的学习习惯,并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二、讲读课文第9自然段1.自由读第9自然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任务1 激发自读意识 ,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1 指名读文 ,回顾全文内容。2 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 ,理清文章脉络。二、析疑定向 ,自读探索(一)学生自读质疑 ,师生归纳析疑1 学生自由读课文 ,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 学生提出的问题 ,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教法一一、以诗导入 ,质疑激趣1.教师背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导入新课。2.质疑激趣 :看到题目 ,你想了解哪些问题?二、交待学习任务1.读懂课文 ,解决疑问 ,重点理解雨中的美景和叙述的顺序。2.朗读课文 ,积累(背诵)课文中的好词句。3.学习本文写作方法 ,仿写《雪》。三、复习阅读课的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自读课文 ,标自然段 ;2.读课后提示 ,明确要求 ;3.边读边想 ,理解内容 ;4.小组讨论 ,解决疑问 ;5.朗读课文 ,体会感情。四、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 ,解决质疑中的简单问题 ,疏通文…  相似文献   

18.
《散步》教学设计□湖北余映潮一教学目的1.朗读能力的训练。2.理解能力的训练。二大体安排1.课时:一节课。2.课型:自读课。3.教学任务:理解课文,记诵文段,学用句式(学法指导:理解一篇,记诵一节,突破一点)。4.学生课中活动:一读,二背,三写。三主...  相似文献   

19.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教师先出示两道思考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将“叶老改文”的部分放到“叶老请肖复兴做客”的内容之后写可以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文章记叙了叶老改文后请肖复兴做客的经过,因为帮肖复兴改文,叶老才了解肖复兴,“改文”是“请客”的原因,二者顺序不可调换。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教师着重在两处地方点拔:(1)文中几次写到爬山虎?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爬山虎?(2)“在我的眼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一句该如何朗读?通过读读、议议,学生明确:爬山虎象征着叶老的人品,体…  相似文献   

20.
案例1:师:自由朗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连课文都没读,少数学生便应声回答:机智勇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