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设计思路】记“实”是写作的一种能力;写“虚”也是写作的一种能力,而且是更为重要的能力,而合理想像又是其主要途径。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依据课堂提示展开合理想像,拓展情节,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构思一篇记叙文。训练重点是想像思维能力。教学方式是演示、口述、写作、评改相结合。训练内容是以一张试卷的故事入手,自拟题目构思一篇记叙文。【导写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试卷导入课题。)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卡通电视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大头的试卷。(展示试卷)多少分?(91分)(再将试卷倒过来)多少分?(16分)…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当前,随着青少年性心理发育提前,高中生恋爱已经屡见不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感情问题,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仅有爱情,还有亲情,是青春期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辅导方法】讨论法、感悟提升、教师辅导。【新课导入】师: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测试。(出示PPT)请同学们作出你的选择,记住...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初步养成“看到什么说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的习作习惯。2.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由说到写,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丰富的想像空间。3.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动一动作文”。激发学生真实地、有重点地记录每天的生活及学习情况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设想】强调以观、说、写为主线,使学生在兴味盎然中感知,在七嘴八舌中感悟,在大胆想像中创新,在一吐为快中作文。这既增长科学知识,又提高说写能力。【教学过程】一、悬念导入,激发好奇心理师(春风满面地):同…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画“住宅示意图”,认识住宅的特点。2.列“建造工具单”,讲述建造过程。3.整理信息,作一场“科学微讲座”。【教学流程】一、认识蟋蟀,画住宅示意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蟋蟀吗?(1)出示图片,认识不同的蟋蟀。(2)你能指出蟋蟀各个部位的名称吗?学生指认蟋蟀各部位:蟋蟀这几个部位分别叫触须、前足、中足、后足、后腿、大颚、锯须。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结合事例,理解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识记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像在认识中起积极作用的一些事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认识事物中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的自觉性。【教学难点】分析与综合必须相结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基于教材又创生教材,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在实施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有这样三个亮点。【片段1】问题源于学生的发现。师:(媒体出示信息)你有没有看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数?请说一说。  相似文献   

7.
一、“眼”看为实。激发想像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数学教材中安排的知识体系中穿插了一系列图画、图形。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数学图画、图形的设计,不仅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节时,用多媒体动画出示自行车车架、房屋等外形图。  相似文献   

8.
吴晓丹 《小学语文》2013,(12):53-54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通过“分析、概括、筛选”等方法处理非连续文本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一起渎——(板书: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说明:直接揭题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导入设计】1.教师展示三杯饮料(雪碧、白醋和热水),请三位学生上台看谁能准确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准确地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喝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考原题】请你发挥大胆合理的想像,用右边所给的六个图形构成一幅有意义的图案,并用恰当的文字对图案进行创意说明。(提示:①图案设计在右边方框内;②所给图形的大小、方向均可变化,但数量不得增减)创意说明:(2005年福建省漳州市)【特色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应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这道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极富特色。一是注重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二是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将美术学科的图案设计巧妙渗…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8、69页。【教学过程】一、设趣导入,引出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的故事吗?生:(争先恐后地)草船借箭、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三国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呢?(学生列举)三国的首领分别是谁知道吗?现在请他们闪亮登场(课件出示)。三国首领在实现自己的霸业时,不但有同学们列举的英雄人物助力,还纷纷在他国安插间谍,你们知道间谍什么样吗?请看!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前思考】“双减”背景下,课堂如何提质增效?笔者以“折线统计图”为例,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围绕“学生要学会什么?(学习目标)”“何以知道学会?(评估证据)”“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活动)”三个核心问题,立足教学评一致性,尽力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例】四年级《五彩池》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五彩池十分神奇?生:“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五彩池的神奇。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贴出涂好颜色的图案)神奇在哪?生:水池的形状非常多,各不相同。师:请你拿起桌上的彩色泡沫纸,在30秒内剪出一个你想象中的水池的形状,贴到黑板上。生:(各自动手剪,有的学生没有剪刀就用手撕)师:(手指着布满学生贴的水池图片的黑板)五彩池就在我…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你想发明什么?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像,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本次习作训练正是实践这一理念的好凭借,它能激活学生的想像,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3.谈话激情:同学们,其实发明创造并不神在“新课标”全新教学理念面前,我们既要大胆秘,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凤凰街小学的小发放手,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对敢于想明家们并没有三头六…  相似文献   

15.
作文离不开想像,离开了想像的作文,犹如离开了灵魂的肉体。想像能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指导学生写想像作文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一、据词想像据词想像,一方面能给学生想像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无尽的创意。如我出示“嫦娥、孙悟空、魔鬼”三个词,要学生展开想像,构思一个故事。见到题后,学生就兴趣盎然地进行编故事了,有的学生说嫦娥和孙悟空结为夫妻,共同去降伏魔鬼有的学生说魔鬼想要调戏嫦娥,孙悟空来打抱不平又有的学生说魔鬼挑拨孙悟空与嫦娥的关系等。如又出示:白兔、电脑、药店、白…  相似文献   

16.
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倍的认识》教学评析瘳金玲【教例】(执教者:梧州市北环路小学黎冬莲)一、复习1.(出示贴塑红苹果教具)老师把这6个红苹果这样贴(○○○○○○),谁能说出6里面有几个2?这样移动(○○○○○○)后,6里面有几个几?2.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想像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由此可见,想像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也是创造的源泉。离开积极丰富的想像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一、借助插图,激疑拓展,激发想像小学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情趣盎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激发学生想像。可让学生绘声绘色地…  相似文献   

18.
余萍 《江西教育》2007,(7):13-1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 【教学导入】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蟋蟀的住宅》。“熟悉”的“悉”字加“虫”字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字旁,就是“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辨析示意图,认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2.与作家比较,发现写清“爬”的过程的秘密。3.梳理文本内容,做一次植物种植推荐。【教学流程】一、辨一辨“脚”的样子1.看图片,识爬山虎。(1)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和其他植物一样,有根,有茎,有叶。(出示爬山虎图片,逐个出示根、茎、叶、叶柄。)学生逐一朗读,教师逐一提示:爬山虎的根,深深扎入泥土里;这是爬山虎的茎;这是爬山虎的叶子;连接了叶片与茎的部位叫叶柄。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为例进行训练;以多种方式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导写过程】一、故事导入一位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是左手作持钉状,然后右手作锤打状。售货员便递过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左手,售货员终于明白他是要钉子。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同学们,请想像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好一把剪刀?从学生一般的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布就可以了。”教师明确:“盲人开口说一声就行了。”请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归纳: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