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孝乾的《中国新文学概观》(1925)应该是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其次是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1930),但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是最早成书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本文首次披露这两部被历史尘埃淹没的文学史,并予以多元视野下的比较研究,认为它们提供了考察日据时期台湾人接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独特视角,同时可为中国文学史的“他者书写”树立范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胡适的“白话文学正宗说”的文学史意义和对政治与文学关系中的鲁迅文学姿态的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民间性立场及其价值取向,即白话文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和民间知识者个人主场的建立,不仅是重写了中国文学史,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知识者的价值观立场的重建。这也可被视作是“五四”新文学的最重要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3.
五四,一向被作为传统的终结和现代的开端,那么,文学的五四精神是什么呢?夏志清认为,感时忧国是中国新文学的传统和精林,然而,这种观点无法将五四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区分开来,因为感时忧国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精神。以“新民主主义”一词来概括五四发端的新文学,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作法。但是,以政治术语来规范文学现象,本身就很成问题。诚然,陈独秀倡导“德先生”(民主),但是,新文化运动中很少有几篇象样的讨论民主的论文,而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鲁迅.则带有明显的反民主的倾向——从(文化偏至论)的“反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与新写实主义文学一个明显的相似之处,是作家平民意识的普遍觉醒.这两个时期的作家,都将创作视线投向了生活在平民阶层的小人物的命运,着力表现他们生存的艰辛和困苦。然而,在相似的内容中,却表出了主题指向的相异性:“五四”新文学作家在表现生活灰暗面的同时,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品格。体现出拯救平民的理想主义激情。而新写实主义文学,则对这种拯救乎民的理想主义进行了反叛和消解。新写实主义作家与“五四”新文学作家相比,写作观念发生了一种根本的蜕变。在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烛照下,“五四”新…  相似文献   

5.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作为新文学理论建设的组成部分,由他引起的文学论争不仅仅是文学观念的讨论,而且关系到新文学意义和秩序的重建,它既校正了“五四”文学的流弊,对新文学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制衡和互补作用,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革命的意义和文学的现实力量,使文学批评脱离主体感受而走向学理化。梁实秋所倡导的文学理性、文学道德和人性论虽被文学史误读成了另一种意识形态,但他对新文学的反思和重新定义却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17年至1927年这一时期的文学始于新文学革命,迄于五四落潮、大革命失败。其主导倾向体现了鲜明的五四精神,文学的主要部分被称之为“五四文学”,用文学实现思想启蒙、促进“人的意识”的觉醒便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响亮口号,“个性解放”“人的解放”也成为五四文学的基本主题。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如下:《呐喊》和《彷徨》是鲁迅这一时期的两部小说集,其中既包括了他于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包括《阿Q正传…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繁荣都有它的特别的际遇,那么“五四”时期便是中国新文学繁荣的黄金时代。翻阅现代文学这一段历史的人,都极为重视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结束了封建时代旧文学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现代文学的第一章。这个时期,不仅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收获期,而且孕育了中国整整一代新文艺工作者。下面,对于五四时期新文学的繁荣原因试作一些探索解释。  相似文献   

8.
在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如何接纳“鸳蝴派”和张爱玲等“边缘”作家,是一个解释学的难题。,人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解释传统接纳这些“边缘”的文学,“五四”新文学以来精英化的文学史观念相应发生了内在分化和重组。考察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精英式想象如何发生动摇,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观察80年代文学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能写出“真正属于文学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黄鹂是文学乃至文艺的象征。童年,爱鸟却没见过黄鹂,以后几次遇到黄鹂,黄鹂的境遇各不相同。由黄鹂的“极致”想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相似文献   

10.
从1917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到30年代的文学史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态度有一个转变。胡适在分析五四新文学发生原因的时候,和陈独秀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胡适在他的文学史自述中,淡化了文学革命中“人的文学”这一命题的意义,淡化了近代的白话运动,从而突出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胡适的文学史自述是“戏台里喝采”,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策略,影响了后来的新文学史写作。  相似文献   

11.
杨洪承教授的新著《革命与文学的双重变奏》的首要之功在于建构了“大革命文学史观”。这种“大革命文学史观”提取于近现代三大政治革命,但又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覆盖性。它是建构在“五四”新文学的民主、科学意识形态之上的平民主义、现实主义等价值观的文学史学术话语。杨洪承教授运用“大革命文学史观”,对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社群的结构形态、现代中国革命文学作家谱系的革命性,进行了细节性的考证和历史本质的归纳,揭示了普遍存在于文学知识分子与社会革命之间的互动逻辑,从革命文学社群和谱系的角度重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2.
“革命文学”对五四文学的批判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代中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终止,持续数年的“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这种转变,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演化的重要环节,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但是长期以来,“革命文学”的性质及其与五四文学的关系问题并未被正确认识,这也影响了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正确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段历史重新考察、重新评价。按照流行的观点,“革命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延续和深入发展,二者根本上是“致的。至于“文学革命”对五四文学思想及五四文学代表人物(鲁迅、茅盾等)的批判,也只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缺点、局限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傅斯年在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文学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对新文学的建设做了很多具体切实的论述。他大胆而系统的提出了“欧化的文学”的文学革新观,极大的丰富了五四文学革命理论研究。傅斯年这种在世界文化的格局范围内审查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化,并试图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现代意识,推动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五四”新文学源流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和任访秋的《中国新文学渊源》这两本著作都对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作出了界定。本文试图将其同时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来考辨,以期对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有更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与中国是一依带水的友好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永续不绝。1910年诞生的日本白排派对中国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以武者小路、有岛武即、志贺直哉、长与善郎等中坚作家为代表的白样派,是日本近代文学史(日本文学史的分期,在原则上采职古代、中世纪、近代这种三分法,他们将近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视同义语)上大集团文学流派它热情宣传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和积极向上的自由主义,以高扬崭新的理想主义和真诚的人道主义而闻名世界文坛。这种全新的思想,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奠基者们来说,当然一拍即合引起审美共鸣,并积极促进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新文学权威与现代传媒共同运作的结果。它不仅是一部作品集,同时还具备了文学史的特征。《大系》在编选人员的组成、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以及编选作品的数目三个方面都影响了"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由于《大系》的编选时间距离新文学的创作时间较近,同时编选者在编选作品和评价作家作品时很难剔除个人因素。因此,这种文学定位并非完全公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系》对"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将不断接受新的检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学革命又称新文学运动,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几十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和起点问题,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有人认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胡适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和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学运动。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钱玄同也说:“适之是现在第一个提倡新文学的  相似文献   

18.
新文学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说法很不一致。这种情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也表明了新文学自身的复杂性。 “五四”时期,一些人以为所谓新文学,无非就是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胡适说:“我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傅斯年说得更明白:“新文学就是白话文学。”但是,胡适本人又写了《白话文学史》,论证中国从来就有白话文学,如元人戏曲,明清小说……等。按其本意无非是说,白话文学是古已有之的,不必莫名惊诧。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出来了:历来的白话文学是不是新文学呢?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运动”曾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这样就遮蔽了“五四”前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实际进程,相应也忽视了“五四”前许多文学作品已经初具的现代性。从早期启蒙者身份的重新认定,在文学作品中对科学、人权的引进时序,中国期刊的三波现代化浪潮,早期白话文的倡导和早期翻译作品的成就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向前”位移,才能将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一切历史都是对历史的叙述,中国新文学史亦然。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者们,有的在历史叙述中建构了新文学作为“先锋的”、“实验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学的整体形象;有的则将其叙述为“欧化的”、“言志的”文学。文学史中“新文学”摇曳的、不确定的形象,凸显了历史叙述者不同的理论前提和思想立场,同时也表明新文学在30年代不断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争议和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