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国内外所瞩目的西部大开发,是贵州旅游业迎来的一个全民认识、全民参与的大好时期。本文论述了贵州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对旅游业的作用和开发贵州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龚恨睿 《新闻窗》2010,(2):11-13
中国的改革历史将永远记住一个年份:2000年。作为中国宏图大业的关键部分,就在这一年,党中央决定努力把经济落后但资源富集的西部疆域打造成经济繁荣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拉开帷幕。创刊于1998年1月1日的《贵州商报》幸运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记录者、见证者。光阴荏苒,恍然间,西部大开发已走过10年。作为一张以经济报道为主的泛财经媒体,《贵州商报》在记录发展、见证发展上的努力,作为报道的参与者,笔者始终无法忘却。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如何以求实的精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欢呼西部大开发的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贵州日报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以来实的态度统一认识宣传好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对贵州日报是个新课题。报社编委会对此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宣传报道领导小组。为掌握报道的主动权,增强宣传的针对性,编委会首先组织全体编采人员特别是各业务部副主任以上干部学习文件、研究精神、吃透省情、明确任务。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从三个方面深化了对基本省情的认识:第一,贵州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为广大西部地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广阔的报道空间。我们遵义日报的同志感到:在宣传中一定要准确、全面地理解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不能过分强调亮点而忽视盲点,过分强调机遇而忽视挑战。否则,容易造成误导。 西部大开发,需要结合实际,在吃透市情的基础上,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宣传尤其需要结合本地实情,有的放矢。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总人口670万,面积相当于一个海南省。遵义曾受巴蜀影响,文化素盛;又因红军长征转战黔北召开“遵义会议”而颇具知名度。遵义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帷幕的拉开,“西电东送”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贵州电力“十五”发展计划正在加快实施,贵州省电力公司已制定计划从今年起8年内,每年都要新增发电200万千瓦。目前全省已达到800万千瓦,2005年要达到1300万千瓦,到2010年要达到2300万千瓦。从第一批、第二批“短平快”项目紧锣密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 周端敏)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给贵州的档案工作带来大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西部大开发,档案工作怎么干”———这是摆在贵州的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3月29日、4月18日、21日贵州省档案局中心学习组及全局干部职工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找准结合点,服务大开发,谋求大发展是全局干部职工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档案部门及每一个档案工作者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大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搞好服务,在西部…  相似文献   

7.
张传保 《新闻窗》2010,(2):13-14
10年,历史长河中的~瞬。但最近10年,因为西部大开发,贵州这个建省近600年来一直被“贫困闭塞落后”包裹着的省份跨进了黄金发展期,3700万各族人民在1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了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每一天。每一个地方都上演着“敢叫目月换新天”的豪迈剧情。数据显示,西部大开发之初的2000年,贵州全省生产总值才刚刚突破1000亿元,而经过10年不懈努力,到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3800亿,几乎相当于再造了3个贵州。  相似文献   

8.
贵州中医药图书馆应把握机遇,增加信心,重点抓好人才资源管理,实现工作的创新和多样化,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舆论要先行。《新疆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更是责无旁贷,要唱好主角,打好西部大开发宣传的主动仗。一、思路要对头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其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已大不同于60年代的“三线建设”,也不同于80年代初期东部沿海的发展。因此,西部地区既不能走过去自己走过的老路,也不能照搬东部地区发展的现成办法,而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伟大工程。这是我国开放沿海城市以来,在经济发展地区布局上做出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这一战略饱含了党中央对西部的关怀和全国人民对西部发展的希望。而西部科技水平偏低、文化的落后,不能满足西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能为西部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这是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党中央把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西部高校学报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转变观念,摒弃旧思维模式和理念,充分发挥大开发的优势,挖掘开发的潜力,激活发展的惰性,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变革,在大开发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一、在西部大开发中,与时俱进,为科教服务在西部大开发中,学报要坚持为科教服务的根本方向,明确自己在振兴西部中的战略地位。现在,国家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高校有着优势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西部高校是西部知识密集的富矿地区,又是各学科专业人士之集萃地,他们中既有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老专家、教授,又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中青年学者。他们是西部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又是...  相似文献   

11.
从1991年至2002年7月止,白云区已成功举办了13次大型活动,特别是近年来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性风筝比赛、国际性风筝盛会、亚洲健美比赛、中国兰花博览会。这是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扩大贵州的对外交流,展现贵州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和现代意识,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宣传贵州、宣传贵阳、宣传白云,使  相似文献   

12.
齐晓雪 《大观周刊》2012,(25):170-170
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将打破该地区原有的相对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互动,使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突变。这种变化不只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同时还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因而,在文化传承上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则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因此,应尽快实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既要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乐种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基固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贵州民族地区的传统音乐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步芝梅 《新闻窗》2008,(4):74-75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在贵州做记者编辑,经常会碰上民族新闻。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由陕西日报倡导发起,由西部地区和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区共同参与组织的“西部党报大联动”活动于4月中旬正式启动。 去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陕西向全国发出西部大开发的总动员令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关心大开发、支持大开发、参与大开发的热潮。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舆论的引导作用,为西部各省市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由陕西日报倡导发起,甘肃日报、青海日报、宁夏日报、新疆日报、内蒙古日报、西藏日报、广西日报、云南日报、贵州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共同组织开展了“西部党报大联动…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 ,总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伟业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西部一员的贵州 ,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快贵州发展 ,推动贵州档案事业的进步已成为摆在西部档案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以抛砖引玉。一、认清形势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档案工作体制及其特殊环境的影响 ,档案部门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潘源 《新闻窗》2010,(3):15-16
"西行万里,穿越十年,我们用镜头为十年的西部大开发留下了一段令人欣喜和振奋、值得感念和铭记的影像记忆。"5月29日,当"西部行"的最后一条报道在贵州卫视《贵州新闻联播》播出结束后,我们在"编后话"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2010,(1):11-11
世纪之交的2000年,新世纪的曙光给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干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国家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天应人,强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贵州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10年来,全省上下解放思想,努力奋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巨大,变化天翻地覆,是贵州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一踏上西宁的土地,我们就闻到了青海特有的清新的空气,还有暑季8月河南难有的清凉,和那内地少有、看上去很美的蓝天白云。8月下旬,受省记协的委派,河南日报社、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郑州晚报社、开封日报社、洛阳日报社一行9名记者组成的河南新闻采访团,为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引西进”战略决策,来到了西部的青海省。我们来关注西部,关注西部大开发中的机遇,还有西部的河南人。行走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青藏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射得每个人不得不戴着墨镜,但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个辽阔西部区域的观察和感受:这儿…  相似文献   

19.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明朝著名政治家刘伯温 现在500年过去了,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政府提出开发大西部的发展战略,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新世纪先人的预言该兑现了!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素有公园省之称。借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贵州省正努力建成  相似文献   

20.
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人的建设,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和动力,是西部大开发的创造者和体现者,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来教育人、塑造人,增强人的文化意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才能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在这方面,西部地区的报纸副刊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持久渗透功能而大有作为。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关注大开发 在西部大开发的宣传报道中有所作为,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副刊要避免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不能只为了找卖点而使报纸的副刊文化层次不高、文化意识不强、缺乏审美情趣,更不能为经济利益驱使而向读者倾销文化垃圾,把读者推向单调和平庸。报纸的副刊要面向社会,敏锐捕捉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人的思想动态,既看到亮的一面,即西部地区的群众在西部大开发这一壮丽情景面前所表现的欢欣、振奋、向往和激情;又看到暗的一面,即西部地区存在的与西部大开发格格不入的封闭、保守的观念,自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