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科普读物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对报纸医学科普专版的编辑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为读者架起“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并从大思维、大健康的思想角度去干预人们的行为?怎么样将专家的高深理论转化为普通读者“一看就懂、一读就会、一用就灵”的科普知识,让广大读者受惠?笔者立足于自己工作的《南阳晚报》健康版,尝试性...  相似文献   

2.
像“一炮走红”的明星,医生洪昭光的名字伴随着他的健康讲座传遍大江南北,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听众、观众和读者,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健康热。人们不禁要问,很多医生都写过科普文章,作为健康讲座,为什么不曾有一个能像洪昭光那样产生轰动效应?洪昭光的秘诀是,在健康讲座中始终做到“三个一”,即一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这对我们编辑、记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启迪呢?较其它学科而言,医学知识比较深奥,如果不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就没有效果,不会引起共鸣。与其说洪昭光以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吸引了受众,不如说是他善于把深奥的医学道…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们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要。为此,新闻世界杂志社采古今中外养生保健之精华,编辑出版了《健康生活文摘》月刊,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让广大读者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卷首,我们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与健康的关系为线索,每月为读者制定一份养生指南,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导航”。  相似文献   

4.
谈谈我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我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洪平(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图书馆)我馆系医学专科医院的图书馆,其读者工作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要求,开展读者研究,搞好读者工作,是医院图书馆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呢?一、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知己知彼”.所谓“知己...  相似文献   

5.
涂亮秀 《新闻前哨》2009,(11):88-88
媒体医学服务平台的支撑点是:为读者提供疾病的基础知识;通过病人的看病经历.使读者成为聪明的“看病者”;以健康专业记者的视角.让读者直接获取求医智慧。本文以《现代健康报》“看病故事”专栏为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思想评论要求旗帜鲜明,把道理悦清说透,是不是就无须含蓄,不必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恐怕不是。高明的作者,是不会把鲜明与含蓄看作是相互排斥的东西,而会在二者的统一中显出技巧来的。费尔巴哈说:“聪明的写作方法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是不把一切都说出.而是听凭读者在自己去想象事物的关系、条件和界限之下所悦出的语句才是有效果的和可以想象的。”在这里,前提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会自己思索,独立判断的人。这就涉及到对读者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的估价是否恰当的问题。如果把读者看作阿斗,以为自己已懂的读…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藏书利用率降低拒绝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藏书利用率”、“藏书流通率”、“文献拒绝率”的理解什么是“藏书利用率”?《图书值报词典》解释为“某一图书情报机构的藏书中被其读者在一定时期内利用的种数或册数占馆藏总种数或总册数的比率。”它说明被读者利用过的那部分藏书所占的比率,是反映馆藏质量的重要指标。我认为,用如下方法计算藏书利用率,是比较恰当的.比如,若按藏书的种数计算藏书利用率为100%,就说明所收藏的每一种书刊资料都被读者利用了;若按册数计算藏书利用率为100%,就说明所收藏的每一种书刊资料及其复本都披读者利用了。假如藏书利用率为…  相似文献   

8.
姜照君 《声屏世界》2005,(10):11-12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处于数字鸿沟底层的是农民.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如何将农民的数字鸿沟转变成数字机遇?本文从农村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软资源”的角度出发,力求为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渡过“数字鸿沟”、抓住“数字机遇”.搭建一座桥粱.提供一种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欣文 《新闻导刊》2006,(3):48-50
“您好.这里是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一天.每一位打进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的读者都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答。“您好.我们是966966新闻直通车.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个周末,每个节日,重庆的闹市或社区都能见到直通车工作人员橙黄色的身影.为市民送上最贴心的服务。自重庆晨报1995年创刊以来.966966一直是沟通读者、服务市民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认为,许多软新闻的失实,是由编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因为读者只对“符合自己的某种精神需要或价值判断”感兴趣,对新闻的真实性便“忽略”了。而编辑呢,在“报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挡不住“精彩”软新闻的诱惑,也就对“新闻的真实性看得轻于内容了”。于是,假新闻就这样被“共同创造一出来了。 现实生活中确有只是好奇而忽略真实性的读者,但他们毕竟是假新闻的受害者。至于编辑,他所发的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对社会、对读者负责。有的读者不关心真实性.那是他个人的事。况且还有关心真实性的读者在。编辑是绝不能因为有读者不关心真实性,自己就可以不重视真实性,这既违背新闻规律,也为新闻职业道德所不容。因此,“共同创造”的说法,值得研究。我们刊发此文,是想请同行们来讨论假新闻问题,它的根源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张在“读图时代”问世的新生报纸,三峡商报如何实施“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谋略?选择何种图片激活版面?用什么图片开发读者注意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把新闻图片运用好,关键在于会不会“读图”。摄影记者会“读图”,就能抓拍到新闻含量大、冲击力强的图片;编辑、主编会“读图”,就能充分发现或挖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在版面上为它安排一个最佳位置;社长、总编辑会“读图”,就能在整个报社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和科学运用新闻图片的良好氛围。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在运用新闻图片上逐步深化了…  相似文献   

12.
深圳报纸读者市场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一度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报业竞争市场.但随着前几年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的合并.深圳报业的市场竞争活力也开始淡化。虽然报纸众多.市场较大.但在有竞争力的综合性报纸中除了南方都市报外.都属于同一家报业集团。目前深圳报纸的读者市场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状况?本文通过“覆盖率”指标来进行考察.“覆盖率”就是指报纸在整体居民群体中、或者在某一特定群体中拥有的读者比例。覆盖率与发行量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有的报纸发行量大.但传阅率不高.读者人数也就不大.从而覆盖率不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3.
“冰点”专栏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中国青年报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抽样统计显示,每2.6个读者中,就有一个选了“冰点”栏目,选票高居“我最喜爱的专版”首位。“冰点”曾被新闻界专家全票评定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栏目”,成为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的“时事纵横”齐名的三大栏目之一。在文字媒体和电视的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闻界,“冰点”何以取得如此热效应?   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和其他报纸的同类栏目相比,“冰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平民化的视角关在普通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周涛 《军事记者》2005,(5):9-11
抓住机遇。现在,解放军报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历史新使命,二是创办50周年大庆.都属于在政策扶持上极为有利的“做大”机遇,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启动对解放军报新一轮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后备部相关的,就有子报子刊的再创业与合理布局和优化用工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15.
祝彦 《青年记者》2010,(14):4-5
领导“重要讲话”.这种称谓有点莫名其妙.但是.我们怎么就已经习惯了这种“莫名其妙”?难道我们的政治生活中需要这样“莫名其妙”不健康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16.
傅祥 《新闻前哨》2002,(1):18-19
一个错别字.读者会将热线打爆;一处失实,官司可能会上身。记者必须到现场,必须多方采访……读者的大力监督,报纸内部的严格管理,使采编人员时刻在报道的真实性方面如履薄冰。《楚天都市报》报道的真实性,就是这样伴随着发行量的上升而增强。然而,仍然偶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刊发的都是真的吗?明明是真实准确的报道.为什么有此一问?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读者的疑问并不完全“外行”,它实际上涉及的是报道公信问题。那么,在保证报道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报道的公信度呢?我认为这需要通过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素…  相似文献   

17.
2月12日《工人日报·新闻周末》在报眼这一显著位置刊出《答谢与自省》一文,就一名读者的质问,向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进行深刻的自省。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1月22日该报的《新闻周末》刊载了一篇题为《“春运”发起总动员》的头条报道,向读者发送了有关部门作出的“高效、快捷、方便”的承诺信息,而实际状况大不如人意,乘客买票依然困难,票贩子依然十分活跃,从而引起不少读者的不满,并向该报提出批评,其中北京一读者愤怒地质问:“买票的困难情况,比哪一年都严重。这就是你们说的“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吗?” 按…  相似文献   

18.
软化经济新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往往使其很容易陷入“难写、难懂”的两难境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角度讲是难懂。尤其读者对象为普通大众的晚报,其可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媒体和网络的激烈竞争中,城市广电报如何应对挑战,求生存,图发展?笔者认为,积极构建编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平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搞好开门办报,实现报纸由“我编什么你就看什么”向“你想看什么我就编什么”的转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制胜法宝。认清开门办报的“三利”城市广电报是一张深入千家万户的影视文化报。俗话说:“众口难调”,读者群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报人不能关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惟有面向社会,深入读者,广交朋友,准确把握读者“口味”,才能为读者烹调出一道道美味“大餐”,赢得读者的青…  相似文献   

20.
编辑如师     
上小学的时候,每次看见语文老师,总发现他的眼睛是红肿着的。一天,我大着胆子问老师:“你晚上没睡好觉吗?”老师说:“晚上要备课。”我又问:“讲课有课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备课?”老师说:“这个道理你长大就懂了。打个比方,如果将一瓢水倒进桶里,再拿瓢去掏水,能掏出一满瓢水吗?肯定不能。可如果将桶里装满水,里面有比一瓢水不知多多少倍的水,然后再用一个瓢去掏水,会怎么样?会很容易掏出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只有有一满桶的水,在讲课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得到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没有一满桶的水,是不敢登上讲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