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平煤矿是清末洋务运动中诞生的大型近代化煤矿,是洋务运动中最成功的民族工业企业,是中国企业史上,特别是矿业史上最为重要的企业之一。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天根教授所著《开平煤矿珍稀史料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一书,通过对开平煤矿的多维度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逐渐衰落的晚清经济、政治、外交、法制的困境与突破,也可看出当时东西方诸国在历史变迁中的全球语境。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网,唐山市冀东启新水泥厂将整体搬迁,由市中心迁往市外,原址将建设一座水泥博物馆。冀东启新水泥厂是我国第一家机械化生产水泥的企业.由开平矿务局首任总办唐廷枢于1889年创办,被称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袋水泥就在此产出。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中旬,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中国200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迎来了申遗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现场考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正滦州煤矿第一位洋矿师——雷满1901年初,位于直隶省滦州唐山的"中国第一佳矿"开平煤矿,在八国联军的威势下被骗占,落入英国人之手。7年后,袁世凯、周学熙等人为了抵制英人掌控的开平煤矿而建成了滦州煤矿(该矿正式名称是"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简称滦州煤矿、滦州公司、滦矿公司、滦矿)。因为吃过英国人的苦头,所以新建立的滦州煤矿对英国人有一种十分敏感的防范意识,为避免重蹈开平煤矿覆辙,他们不购  相似文献   

5.
开平碉楼是东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撞击融合的历史见证,是开平当地最著名的历史遗存。这些碉楼雕梁画栋,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极具西洋特色。在20世纪前期,成为西方建筑艺术在中国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6.
李春燕 《大观周刊》2011,(2):231-231
“开平碉楼”与“澳门历史城区”同属世界级遗产旅游精品。本文对开平碉楼和澳门历史城区世界遗产的保护比较,分别对两者的保护模式、资金投入、发动群众、集中程度和法律健全程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世界遗产保护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开平煤矿被英商骗占及收回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为了解决北洋海军用煤问题,决定筹集100多万两白银开设官督商办的开平煤矿。光绪七年该矿开始出煤,至光绪十五年产煤达24.7万吨,为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成为当时著名大矿。这样一个重要企业,势必引起外国侵略者的觊觎,成为他们攫取的重要目标。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国北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引起帝国主义者的干涉。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北京一带,地处唐山的开平煤矿被俄军占领。开平煤矿督办张翼(号燕谋)避难到天津英租界,不久因通义和团嫌疑被英军逮捕。当时张翼的好朋友,任天津海关道税务司的德人德璀琳闻讯亟力为张辩白,使张得以获释。张翼考虑到煤矿现  相似文献   

8.
奖项     
《全国新书目》2010,(7):7-7
《诗经》荣膺“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本刊讯(记者 杨莉)在2010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由中国选送、曾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榜上有名。“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相似文献   

9.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文化艺术之乡,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体现了华侨文化的特点,蕴涵着丰富的华侨历史信息。该论文提出了"开平雕楼与村落"信息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百年企业 招商局,这个常常被人误解为政府招商引资部门的单位,其实是一家类似于“同仁堂”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它最早的名称是“轮船招商公局”,是李鸿章在1872年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民族航运企业,今天看来,也是洋务运动仅存的硕果之一。招商局早期投资创办了很多实业,有堪称“中国第一”的中国通商银行、天津电报局、上海纺织厂、开平煤矿等,这些实业在各自的领域都起了领头羊的作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江门市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个世界遗产,也是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第35处世界遗产。《江门日报》对开平碉楼申遗这一本土本年度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了滚动式、立体式的报道。虽然时隔一年多了,回顾这次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的报道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值得回味,许多地方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2.
袁天峰  王睿  吴涛  黄良田 《编辑学报》2012,24(3):304-306
在国内科技期刊界,提起《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可谓众人皆知。它曾因荣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军队仅2种期刊入选)、“首届国家期刊奖”(全国50种)、“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国家高等级大奖而辉煌过。如今,它又因一个人而改变,成为另外一个令人仰慕的名字——《医学争鸣》,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电子出版工程与中文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背景与目标(1)《四库全书》盛世修典,清朝纂修《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文献整理活动。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开始征书,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馆开馆,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第一份《四库全书》抄成,这次由朝廷倡导的规模空前的修书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全书》广泛网罗和搜集了从上古流传至清初的所有著作,用“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类,共收书约3,461种,总计约79,337卷,约SO,000万字或97,7O0万字[1]。它全面总结和系统整理了三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汉学界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德国汉学家顾彬,近日接受德国权威媒体“德国之声”采访时,突然以“中国当代学是垃垃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等惊人之语,炮轰中国学。(见2006年12月11日《重庆晨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赵彤 《档案天地》2013,(12):24-25
在开滦档案馆存放着1400余份人事档案,这些人事档案中有12000余份是以卡片形式保存的,俗称"开滦员司卡片"。卡片上没有注明确切的登记时间,也无"开平公司"或"滦州公司"字样,但可以看到KMA这一开滦矿务总局的英文字母缩写。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员司卡片应该是1912年开平、滦州合并以后开始使用的。卡片中记录的员工聘用时间上至1906年,下至1952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14,(28):11-11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热议。不少人抨击潘石屹和其夫人张欣“忘本”。  相似文献   

17.
本月评抡发展中的中国报刊童兵(9.12)春景作纸绘新田本刊捣辑部(1*)绿太阳的天空没有雨发挥新闻舆论在思想迫德建设中的作用张似2.l)——南权散记白山杉(10.4)扭时代形象展巾帼风采吴全智(3.二)人民的英国禁止有偿新闻事关全党全国大局林炎志(4.l)——访“黑病材”黎信(10.10)大力弘扬“五四”精神未玻涛(5.l)口越巴贞喀拉山的日子努力为人民服务本刊编缉部(6.l)——青藏高原东北部考察日记曹家出11人)坚持实事求是继续解放甩想囊亮宜(7*l)踏平惊涛觅新闻夏洪十(11.10)加强军亭宜传展现军队风貌刘永治(8、1)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首部中国新闻史学史———徐培汀著的《新闻史学史卷》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 ,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赞助出版。本书也是童兵教授等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分卷本 ,全书约近五十万字。《新闻史学史卷》分滥觞期(713~1815)中国古代新闻史学研究 ;初创期(1815~1919)中国近代新闻史学研究 ;成长期(1919~1949)中国现代新闻史学研究和曲折期(1949~1978年)中国当代新闻史学研究及繁荣期(1979~1999年)…  相似文献   

19.
王彤 《新闻前哨》2011,(4):36-37
《新时代》(Die Neue Zeit)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1883年1月创刊于德国的斯图加特市,最初是月刊,主编卡尔·考茨基。该刊在德国“反社会民主党人非常法”的背景下创刊.党的出版家约翰·狄茨和理论家卡尔·考茨基,只能分别以出版人和编辑的私人身份登记注册。1890年“反社会民主党人非常法”被废除.德国社会民主党脱离了地下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06,(4):19-19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德国之声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变化中的媒体——中德电子媒体新角色”国际会议3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德两国传媒界和欧广联的广播界人士约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央台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求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