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1.联系生活,用事例导入。化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往往牵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记忆深刻。例如,在进行绪言课教学时,教师适时提出几个问题:“如果没有空气,地球上的生命体能生存吗?”“铁为什么会生锈?”“苹果去皮后,放置一会儿,表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从而在积极的状态中学完了这一课。2.生动讲述,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化学题,有关二氧化碳 知识的考查常出常新,总有“亮点”闪现.现举 数例归类如下: 一、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化学的实用性 例1 (2005年淮安金湖实验区)小刚从 资料上知道,二氧化碳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化学题,有关二氧化碳 知识的考查常出常新,总有“亮点”闪现.现举 数例归类如下: 一、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化学的实用性 例1 (2005年淮安金湖实验区)小刚从 资料上知道,二氧化碳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一、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化学的实用性 例1 (2005年淮安金湖实验区)小刚从 资料上知道,二氧化碳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一、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化学的实用性 例1 (2005年淮安金湖实验区)小刚从 资料上知道,二氧化碳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3.
化学新课标明确指出: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就突出了这一点。如新教材加强了化学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当代人们关心的课题的渗透与融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和生产生活实际入手,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化学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等等。教师在运用新教材教学时,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中处处用化学。总起来说就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看,既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又要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各地中考科学试题也体现了这种“STS”教育观,即强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社会热点,联系科技新成果,并已经成为中考命题的方向.现以物理方面的试题为例进行分析.例一、1联系夏日天常我生们活吃冰棍时,撕下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1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的(选填“上”或“下”).简答:液化,下.例…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之一是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要培养同学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以及应用的新兴学科.科学、技术、社会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因此,化学与“STS”的综合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最大热点之一.综观近两年各地的中考化学试卷,无一例外的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试题,而且联系面越来越广,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充分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属于社会、属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6.
魏娜娜  张娟 《天津教育》2023,(31):50-51
<正>初中是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入门阶段,也是培养化学思维、奠定坚实基础的“黄金期”。化学学科具有生活性与应用性两大特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优秀的教育应当摆脱纯理论教学的桎梏,让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化学知识“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打造生活化的化学课堂,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一学科的神奇与奥秘,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岸观火",一种是"身临其境"。"隔岸观火"具体表现是:说的都是真实的事,但那都是别人的事,因为与自己不相干,所以学生评  相似文献   

8.
“求异法”是一种用来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求异法”,有助于师生更好地完成“探究化学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的教学活动,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建构了应用“求异法”的化学教学模式,并结合例子探讨了“求异法”在化学探究式教学、处理化学实验反常现象、解答探究性试题(或习题)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变“单纯理论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上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实践性即理论联系实际。开放性即不把学生与外界、外来文化封闭、隔离起来,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抵制资产阶级意识的引诱。政治课所要联系的实际,一是社会实际,二是学生的思想实际。据调查。当前影响学生思想和心理情绪的因素有以下六种: (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学校执行的规章制度。(3)党内不正之风。(4)社会风气。(5)家庭生活与交友。(6)大众新闻舆论传播媒介。这六种因素在学生头  相似文献   

10.
作者留言板:英语学习的进展与词汇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介绍一种拓展词汇量的方法,即同一名词词尾加S派生新意法.拟分“意思有联系”和“意思无联系”两类来归纳部分“同一名词加S,其意思产生变化”的现象,以期对同学们拓展词汇量有所帮助.本期讲解“意思有联系”这一类变化 “意思有联系”是指同一名词词尾加s(或es)后,其意思虽然有变,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联系,甚至是紧密的联系.比如,copper是金属“铜”的意思,而coppers则是由金属铜制造的线,称为“铜线”.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间,“苏丹红”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人们对食品卫生的严重关注.“苏丹红”到底是什么?请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材料I:苏丹红——偶氮类化学染色剂(1、2号为单偶氮类,3、4号为双偶氮类),1896年由化学家Daddi命名,当时是如何想到使用  相似文献   

12.
郑丹 《德州学院学报》2012,(Z1):203-204
现在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综合是重在一种理念,而不在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本文以初中化学课程为媒介,探索在化学课程中渗透综合化思想,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人文及相关学科等的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中也随处可以看到化学的身影。但是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数学化”倾向,化学教材的陈旧和过分强调化学实验的一致性。因此,要改进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厌倦”,作为一种审美现代性震荡的精神气质,是19世纪末叶波德莱尔等人颓废浪荡的“世纪病”的一个根本方面。“厌倦”气质的发生隐秘或基本隐涵在于:“诗人”与“大众”及“城市”之在体性混融,以及审美冲动和文化格局双重的“距离消蚀”、审美与文化及生活方式的“风格化”追求。这种隐秘(隐涵)发生的根本诗性动力或机理,是“诗人”自身的一种现代性处世体验的努力,其所包孕和触及的是一种具有历史承续性意义的“以审美证明生活”的现代性态度及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动力。本文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集笔者多年经验,阐述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的大潮 ,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崔峦同志认为在这些变革中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树立了“开放的、与显示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在香港》“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上的报告》)。语文教学无论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还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都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最佳地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看今日的语文教学设计 ,如何多元地联系生活现实 ,促进学生感悟 ,应当是一个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化学探究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 ,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 ,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 ,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的一种实验。其特点是根据实验的目的 ,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设计实验 ,进行探究实验 ,研究实验对象 ,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产生怎样的结果。中学化学探究实验的模式可概括为 :问题—实验事…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设置了大量的有关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考生深刻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价值,充分体现出了“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的新课程理念。下面就“化学与生活”2005年中考热点考题分类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L电磁铁主要是由和两部分组成,铁相比的突出优点是_(写出一个即可).电磁铁与普通磁N月吐卜霎即2.如图1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磁针将会沿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图2是一种单元防盗门门锁的原理图,其工作过程是:当有人在楼下按门铃叫门时,楼上的人闭合开关.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填“吸引”或“排「稍羚1逻笼,斥”)衔铁,衔铁脱离门扣,这时来人拉开门进人楼L琳胡叼嘱淤耳)内;在关l’l状态下·开关是断开的,衔铁在—以哺洲关作…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目:(一)以《我理解了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老师”、“幸福”……(2)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二)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