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把电视新闻做得好看,新闻故事化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新闻故事化不仅关注个体故事,新闻故事化还要以个体故事为切入点,反映他们超前的思想、情感、言论、行为和命运,从而引出能反映时代特色的重大新闻事件,让观众感受到了时代前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神秘海洋”展将水的不定性、流动性融入展览叙事,通过解域化的故事、话语和空间构境探索主体向他者的生成,重塑主体建构的可能性,在静谧与幽暗中体验自我的消逝与永恒的成为。在故事层面,选择海洋这一女性母题;在话语层面,采用翻译干涉的女性主义叙事介入、吸引型的叙事距离、女性叙事者的叙述声音、故事内叙事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的综合运用建构了女性意识,为女性主义展览叙事提供了示范,有利于吸引女性观众更好地理解与参与科学,回应了当代科普伦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在于以叙述一种近乎白描的语汇(这里所说的语汇包括了镜头、同期、音效、解说、字幕、编辑等所有创作因素),表现故事的真实过程,至于故事所体现出的丰富内涵和主题思想则留给观众从被叙述的真实故事中自己去体验.因此,典型的纪录片,特别是以叙述故事为基本形式的狭义纪录片,不论是镜头的拍摄和编辑,还是语言和声效的运用,总是拒绝过分的形容和直接的评论.直接给故事或情节下定义会伤害观众对故事的真实感受,这种剥夺观众体验和思维的做法反而会降低作品的品位.纪录片的客观属性使它的表现方式只能用叙述…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故事化表达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指的是在内容上关注人民生计和市民生活的新闻,它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将新闻报道中的关注重点放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间状态上,民生新闻故事化的表达能够不断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能更容易接受.本文就民生新闻报道中故事化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故事化的电视新闻引人入胜,并能揭示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深受观众喜爱。本文旨在对电视新闻故事化这一现象进行探究、分析,论述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成因与现状、趋势和创作、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贺杰 《东南传播》2016,(8):102-104
在大众娱乐化的语境下,纪录片的故事化已成为观众的一个重要需求。在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故事手法讲述事件,在叙述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从而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去吸引观众,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观众。献礼纪录片虽然有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因此要讲好故事,更要注意做到故事化策划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媒体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也迫使电视新闻不断改变自身形式,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近年来,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观众;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的故事化也存在诸多问题,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就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展开讨论,通过分析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潮流,探讨了电视新闻故事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观众体验是博物馆等机构为观众提供的核心“产品”。然而现阶段,如何定义和测量体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简·帕克和罗伊·巴兰坦,在基于博物馆观众研究和休闲旅游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用一个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观众体验。与此同时,提出了观众体验的“多切面模型”,用于描述和测量观众体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这两个观众体验的重要成果,并基于这一成果,探讨观众体验与学习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影植入式广告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新的产品和品牌推广的途径。但是,植入式广告仍存在诸多问题。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影视艺术有一种代偿与宣泄的作用,即观众在银幕或荧屏的作用下获得愿望的代偿性满足,同时使观众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数字化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和调整。为了更好地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工作,“数字化能给博物馆带来什么”是一个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进行解读,对报告中与观众体验紧密相关的几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将数字化对博物馆观众体验的影响概括为:有助于丰富观众的在线体验、有助于深化观众的交互体验、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参与体验和有助于提升观众体验的社交化和个性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故事化是近年来新闻报道常用的一种叙事手法,以更好地为受众呈现新闻信息及相关细节。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不但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文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可读性,同时能够为受众提供良好的体验感,进而有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准确掌握和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技巧,对于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更好吸引受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纪录片故事化已成为一股潮流、一种趋势,成为纪录片创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但是,纪录片故事化在给纪录片带来生机、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引起人们的一些隐忧.因此,尽快理清纪录片故事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寻找恰当的故事化手段,促进纪录片创作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前纪录片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手法和技巧以及纪录片故事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走转改"的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叙述模式,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不仅要关注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还要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把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仅能见其人、闻其声,还能身临其境、如感其情。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第一次把新闻故事化的理念引进新闻报道,一度改变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官方、呆板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走红。但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整个媒介新闻报道中开始出现一种滥用故事化的趋势和倾向,我们应该加以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5.
贾毅 《当代传播》2012,(6):103-105
在体验经济时代,电视节目是否能带给观众积极的体验,成为是否能够生存的关键。而中国电视节目和主持人,缺少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的意识。主持人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富有特点并能带给观众愉悦体验的主持方式,通过主持人这一节目中最关键的环节,为观众营造出他们需要的体验态。  相似文献   

16.
顺应当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和观众接受的需求,电视新闻界出现了这样一种节目制作理念——新闻故事化叙述,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它实际体现为“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这种电视新闻故事化现象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形态的一种变革,在传达政令、传播信息、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新闻故事化叙述的做法其实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侯晓银 《新闻传播》2010,(3):113-113
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不仅要传达信息,更要做得好看。将新闻节目故事化,是满足观众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而打破传统观念,加强影视表现手法在新闻中的应用,是新闻节目故事化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具体的操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冯隽 《新闻与写作》2001,(11):39-40
中央电视台的法制栏目“社会经纬”,伴随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而孕育、成长、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它呈现给观众的大多数案件在中国当代司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纬”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法制史的另一种读本。“社会经纬”在观众中保持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故事性强,或曰法制专题故事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听故事、讲故事——观众接受“社会经纬”的基础 中国的老百姓爱听故事,听故事是一种享受,也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经纬”每周一期,一期一案,每…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是"听"与"看"的结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合理定位,充分挖掘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以平民化视角关照生活、反思生活,可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占领电视新闻市场。近年来,对信息进行"故事化"整合与包装,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受观众的青睐。本文探讨了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叙事现存的问题与对策,旨在说明正确运用故事化叙事特征的重要性,以期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影植入式广告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新的产品和品牌推广的途径。但是,植入式广告仍存在诸多问题。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影视艺术有一种代偿与宣泄的作用,即观众在银幕或荧屏的作用下获得愿望的代偿性满足,同时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