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污染可致使植物发生突变,因此利用植物可以监测环境污染的情况。为了使高中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实现浅显易见的实验效果,可以利用环境污水诱变玉米花穗染色体改组。通过观察玉米花穗处在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细胞中存在的微核,初步认识水污染对生物的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细胞学方法对10株玉米单倍体的体细胞和性细胞进行染色体行为观察和计数,并对体细胞和性细胞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的体细胞和性细胞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二倍体细胞,体细胞中出现二倍体细胞的百分率平均为0.46%;在花粉母细胞中二倍体细胞的百分率比在体细胞中大大提高了,增加幅度最大的达到了12.86%.体细胞中存在二倍体细胞是性细胞中出现二倍体细胞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都需要培养根尖。教材提出把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放在温暖处培养。用此培养方法需要大量的广口瓶,需要经常换水,所得的根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与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息息相关。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深度。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染色  相似文献   

5.
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时,染色体变化特点的不同,可将这两种细胞分裂的过程分为不同的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中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突出教材重点,实破难点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进行这方面内容的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这一节教材内容的钻研、理解,本节内容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动物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及意义。重点与难点是(1)染色体行为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量的变化规律。(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3)减数分裂与遗传三规律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应阐明四个问题;即一、减数分裂全过程;二、几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使用的北京版生物教材与原人教社生物教材相比 ,主要是编写顺序不同 ,添加了不少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使教学能尽可能用实验来验证、说明问题。实验材料提倡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得着、见得到的东西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使用北京版教材教学两年来 ,感觉到第一、第二册中有的实验存在尚待改进之处。1 有的学生分组实验不适宜分组 ,个别步骤中的方法需改进   (1)第四章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探索”不适宜分组。实验材料的准备上存在问题。“长形的新鲜萝卜”不仅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8.
在“观察材料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 ,在实验材料的选用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地区做实验前较难觅到新鲜的紫色洋葱 ,或因学生撕取洋葱外表皮较难操作 ,影响了实验效果 ,本文就一些替代材料与洋葱内、外表皮在实验中的效果进行对比 ,分析这些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效果。还尝试用 4 0 %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并观察效果 ,以期找到一些更合适的实验材料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1 实验过程( 1 )将新选择的材料分别按课本要求制成临时装片。现以花瓣表皮临时装片为例 ,将制作方法介绍一下 :取一片新鲜花瓣于食指和拇指间 ,用食指和拇指稍用力…  相似文献   

9.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所示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①由于洗衣粉溶液产生的液膜层或泡泡是在大体密封着的饮料瓶中 ,湿度大 ,不易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不易蒸发 ,液膜层和泡泡存留时间较长 (可达 3至十几分钟 ) ,观察者可充分观察。②所用材料易得 ,制作简单。溶质 (洗衣粉 )和溶剂 (水 )配置比例不十分严格 ,都能产生液膜层或泡泡。操作使用方便 ,可见度大。③可让学生自己实验 ,激发兴趣 ,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 ,进行素质教育大有好处。(2 )用途 :①薄膜干涉实验 ;②肥皂泡上的干涉实验 ;③“牛顿环”现象 ;…  相似文献   

10.
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如果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实验时间长,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成功率较低。本人通过长期探  相似文献   

11.
观察能力是学生实验能力培养中最为基本的一种能力。在初中生物38个学生实验中,单纯的观察实验28个,占学生实验的73.7%,且观察贯穿于全部实验过程中。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科学、有序的观察能力。1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在观察时,观察者必须预先确定观察目的或任务,拟定计划,然后进行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本…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中,有个《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实验步骤3,在染色过程中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玻璃皿中,染色3-5min。这样的染色方法时间长,制片后观察染色效果不是太好。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生物2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中的学生分组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用到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教材中并没有给出具体配法。本人通过查找资料并亲自实验,总结出其具体配置方法如下:原液A:取3g碱性品红溶于100mL 70%酒精中,此液可以长期保存。原液B:取A液1  相似文献   

14.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学生获得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感性认识,进而对理解遗传基因的传递规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我校2009学年高二8个班的实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练习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学习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区分处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中、后、末各个时期细胞的形态特征。实验材料的培养:选购当年长成的大蒜头,按每班50人计算大约要一市斤。先准备两个表面积900cm2、深约...  相似文献   

16.
1教学目标 ①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探究空气在哪里; ②探究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③ 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实验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实验仪器的配置、实验准备和经费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只讲不做或学生只看不做等现象 ,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其实 ,我们只需就地取材 ,就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大量的实验。这里介绍一个方法 :用铅笔盒做物理实验。1 学生铅笔盒里有哪些文具直尺 (塑料尺或钢皮尺 )、铅笔 (或细铅笔芯 )、圆珠笔、钢笔、橡皮、三角板、圆规等。2 不同的文具可以做不同的实验 ,同一文具可以做许多实验 ,下面举例子加以说明( 1 )用直尺做实验①…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生物》第一册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方法步骤3,在临时装片的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后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为此,我们经多种方法尝试,得出将洋葱表皮置于清水和蔗糖溶液中对比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以及学习生物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对比实验,能发现自然事物变化的某种规律,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验和观察的技能。小学生对比实验能力培养,需要教师整体把握,理解教材编排脉络;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材料,完善对比实验设计;需要教师从扶到放,逐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方法的内化,真正使对比实验成为学生科学探究路上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