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以络合物的形式把CO储存起来 ,CO和CuCl可重复利用。实验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污染环境。②操作方便、CO的产生和停止便于控制。(2 )用途 :用于CO还原Fe2 O3、CuO的实验。3 制作材料10 0mL烧瓶、5 0 0mL烧杯 ,直径 0 7cm玻璃管支架杆 2 ,支架座 1。4 制作方法将CO储存在CuCl中备用即可。5 使用方法(1)CO的储备 :事先在通风橱中 ,将CO通入盛有CuCl盐酸溶液的小烧瓶中 ,储存起来。(2 )把CuO或Fe2 O3粉末涂在玻璃管内壁上 ,按图1所示把装…  相似文献   

2.
高一化学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按照统编教材设计的装置去做难度大弊端多。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装置既无污染又能明显地看到NO向NO2 转化的颜色变化过程 ,同时还能证明最后生成的硝酸具有酸性 ,真是一举三得。一、反应原理1 4NH3 5O2催化剂 4NO 6H2 O Q2 2NO O2 =2NO23 NO2 H2 O =2HNO3 NO二、装置三、操作及现象实验时先用酒精灯加热管 ( 4 ) 2 - 3分钟 ,当Cr2 O3由暗绿色变为微红时按动橡皮气嘟将氨和空气混合气鼓入管 ( 4 ) ,3分钟徐Cr2 O3便出现了暗红色 ,移去酒精灯继续鼓入氨和空气 ,此时Cr2 O…  相似文献   

3.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①具有贮存气体、排放气体、压缩气体、吸收气体四大功能。②贮气桶贮存气体时间长 ,方便教师随用随取 ;贮存气量大 ,气压易调节 ,实验现象好 ,成功率高。③由于贮气桶内用于产生压强的液体是循环使用 ,故可贮存能溶于水的气体。( 2 )用途①贮存现行中学化学实验所用的O2 、H2 、CO2 、CO ,Cl2 、H2 S、CH4 、C2 H2 等 10多种气体 ,并能验证其性质。②配合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可用多种实验方法演示每种物质的性质 ,打破了教材中一个知识点与一个特定实验的对应格局 ,为教…  相似文献   

4.
1 实验目的( 1 )探索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 2 )学习侯德榜的科学 ,创新精神 ;( 3)训练无机制备实验的操作技能。2 实验原理1 86 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 ,发明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 ,连续生产纯碱的氨碱法。三步化学反应为 :NH3 +CO2 +H2 ONH4 HCO3NH4 HCO3 +NaClNaHCO3 ↓ +NH4 Cl2NaHCO3Δ Na2 CO3 +CO2 ↑ +H2 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再用 ,而氯化铵又可以与生石灰反应 ,产生氨气 ,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2NH4 Cl+CaO 2NH3 ↑ +CaCl2 +H2 O中国化学家侯德榜认为 ,索尔维法…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到一些有毒气体的演示实验 ,为了防止有毒气体泄漏 ,本文介绍三种装置。一、注射装置(一 )装置图图 1如图 1  1 注射器 ,2 针头 ,3 青霉素小瓶。(二 )操作示例SO2 与H2 S反应1 原理 :Na2 SO3 H2 SO4 =Na2 SO4 SO2 ↑ H2FeS 2HCl=FeCl2 H2 S↑SO2 H2 S =2S↓ 2H2 O2 药品 Na2 SO3固体 硫酸溶液 FeS固体 稀盐酸 NaOH吸收液3 步骤 :小瓶内放入少量Na2 SO3,盖好胶盖 ,抽出部分空气 ,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硫酸溶液 ,过一会儿 ,另取一支注射器慢慢抽出SO2 气…  相似文献   

6.
一、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二、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可完成一系列实验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同时 ,实验中消除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性很强。2 .用途本教具可演示下列实验 :( 1)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NO2 的实验。( 2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NO的实验。( 3) NO难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4 ) NO的还原性实验。( 5) NO2 易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并能检验 NO2 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 NO和硝酸。三、制作材料10 0 m L锥形瓶 2个、50 m L分液漏斗 1个、31mm× 170 mm具支试管 1个、弹…  相似文献   

7.
1 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仪器对传统电解水制氧法进行了革新 ,保持阳极的析氧反应不变 (40H- - 4e =O2 +2H2 O) ,而采用特殊材料制成阴极 ,它由防水透气层、导电网、导电基质和催化剂层组成 ,透气不透水 ,从而能选择性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 (O2 +2H2 O + 4e =4OH- ) ,阴阳两极的电解总反应为O2 (空气中 )→O2 (纯净 ) ,能实现从空气中富集氧气 (纯度≥99 5% )。电解过程不消耗电解质 ,耗电省 (槽电压1 2V~ 1 4V)。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通过改变电流大小 (5A~ 15…  相似文献   

8.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积极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同时激励学生对书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探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下面介绍利用废旧物品改进的四个实验装置。一、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需旧物 :2 50ml输液瓶 2个 (带胶盖 ) ,输液器 2个 ,输液吊网 1个。化学反应 :CaCO3 2HCl=CaCl2 H2 O CO2 ↑图 11、 2 50ml输液瓶 ;2 输液器 ;3 输液夹 (输液器自带 ) ;4 2 50ml输液瓶 ;5 塑料管操作方法 :按图 1装好仪器和药品 ,打开输液夹子 ,根据需要控制流量 ,液体由瓶 1流…  相似文献   

9.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 ,它的长短可任意切割 ,又可受热软化弯曲成各种不同角度的玻管 ;还可拉成不同规格的尖嘴管 ,它无色透明、体积小、可受热 ,因此 ,它可以代替很多玻璃仪器来做实验 ,具有省药、省时、污染小 ,现象明显 ,便于携带等优点。将玻璃管的这些特点应用在化学实验上 ,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将其应用列举如下 :1 H2 (或CO)还原CuO(Fe2 O3)的实验如图 1装置 :图 11CuO粉末  2橡皮管  3止水夹将H2 通入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 ,在导管尖嘴处点燃H2 ,加热CuO ,可观察到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10.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①电极 ;②电解液 ;③电解槽 ;④单向阀 ;⑤导管 ;⑥胶塞 ;⑦胶帽 ;⑧玻璃管 ;⑨吸球。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本教具使用 2个单向阀控制槽内压强略大于外界大气压 ,非常便于气体的检验 ,实验成功率 1 0 0 % ;②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近、电阻小 ,45秒至 1分钟可以收集 1 0mL氢气 ,5mL氧气 ;③选用镍铬合金作电极产生气体基本为 2 :1 ;④电解槽用广口瓶轻便稳定 ,电解液 (1 0 %的NaOH)不与外界接触 ,可连续使用 ;⑤结构简单 ,制作容易 ,材料易得 ,造价低廉。(2 )用途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3 制作材…  相似文献   

11.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 )图 1①提环 ②橡皮膜 ③气嘴④球形玻璃瓶 ⑤排水嘴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 )特点①能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直观性强 ,对比明显 ,能成功解决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  气体特性不易理解这一难点。②构思新颖 ,造价低廉 ,使用安全 ,便于制作。( 2 )用途①验证空气的存在。②演示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3 制作材料带提环的球形玻璃球 (球形漏斗的球形部分 )、带气嘴的橡皮膜 (上面画上眼睛 )、橡皮塞。4 使用方法①空气的存在堵上气嘴 ,打开排水嘴 ,将演示器放进水中 ,水从排水嘴进入球状玻璃瓶 ,橡皮膜鼓起 ,橡…  相似文献   

12.
1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图 1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2 )制作材料 :1 5 0mL集气瓶、2 0mm×2 0 0mm的试管、粗铜丝 1根、单孔塞 2个。(3 )实验步骤 :①取一试管 ,在其中部用酒精灯加工成一小孔。将一束细铜丝绕成螺旋环状 ,挂在粗铜丝的小钩上 ,将粗铜丝穿过单孔胶塞。②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 40mL浓度为 2 0 %NaOH溶液 (用量根据平行班级的多少来定 ) ,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浓硝酸 ,将带粗铜丝的塞子塞紧试管 (粗铜丝上挂有螺旋状的铜丝环 )向上移动粗铜丝 ,使铜不与硝酸接触 ,再将带试管的塞子塞紧集气瓶。③向下移动粗铜丝 ,使…  相似文献   

13.
正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利用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有毒、有害气体收集装置。使有毒、有害尤其是易溶于水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收集不外泄,保护实验者,实现了绿色、环保。②利用NO2易溶于水的性质,形成喷泉现象,巧用虹吸原理实现NO2→NO→NO2转化,趣味十足。③利用足量浓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赶净  相似文献   

14.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①金属燃烧器 ②玻璃珠 ③试管支架 ④容器⑤底具支试管 ⑥电极 ⑦电极支架 ⑧底座⑨ 2 5V灯珠 ⑩乳胶管  接线柱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该装置设计原理科学 ,用料取材广泛 ,廉价易得 ,制作方法简单 ,操作方法简便 ,不易破损 ;反应速度快 ,可见度大 ,反应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准确 ,点燃氢气时氢氧焰的焰色真切 ,稳定可靠 ,演示成功率高 ,解决了“水的组成”一节教学的难点。(2 )用途 :该装置适用于师范类大专院校化学专业“中化实验”课程教学及初中化学“水的组成”一节教学演示实验。3 …  相似文献   

15.
高二物理中有关于凸面镜的内容 ,高二化学中有关于银镜反应的内容 ,如果教师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安排学生自制凸面镜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1 原理利用葡萄糖溶液的银镜反应 ,在表面皿上镀一层银。CH2 OH— (CHOH) 4 —CHO +2 [Ag(NH3 ) 2 ]+ +2OH-SnCl2 CH2 OH— (CHOH) 4 —COO-+NH+4 +2Ag↓ +H2 O +3NH3其中 ,氯化亚锡溶液是催化剂。2 制作(1 )实验用品 :1 0 0mL烧杯 1只 ,60mm表面皿 1只 ,2 0mm× 2 …  相似文献   

16.
鉴定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会有SO2 -4 ,不同于鉴别SO2 -4 ,它必须排除Ag+ 、SO2 -3 、CO2 -3 、PO3 -4 等离子的干扰 ,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和选择合理的试剂来进行 ,否则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1 误把Ag+ 鉴定为SO2 -4如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稀HNO3 沉淀不溶解 ,便断定该溶液中含SO2 -4 。而溶液中若含Ag+ ,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Ag+ +Cl-=AgCl↓ (白色 )AgCl同样不溶于HNO3 。改正方法 :应选用Ba(NO3 ) 2 作试剂。2 误把SO2 -3 鉴定为SO2 -4( 1 )向某未…  相似文献   

17.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能在课堂演示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实验,短时间内完成以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实验。(2)用途:可用于化学中见光分解的实验。①次氯酸见光分解。②甲烷与氯气见光分解实验。③硝酸银见光分解实验。④硝酸光分解实验。3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18.
原电池是最古老的一种电池 ,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于十九世纪初发明的。他把一块Zn片和一块Cu片平行插于稀H2 SO4 溶液中 ,用导线把Zn片和Cu片连接起来 ,由于Zn比Cu活泼 ,容易失去电子 ,Zn被氧化成Zn2 + 而进入溶液 ,电子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 ,溶液中的H+ 从Cu片获得电子 ,被还原成H原子 ,H原子结合成H2 分子从铜片上放出。若把小灯泡接在Zn片和Cu片之间 ,则小灯泡发光 ,插入稀H2 SO4 溶液中的Zn片和Cu片构成一个电池。人们为纪念伏打 ,同时也是对他的贡献的肯定 ,因此也把这种装置称为伏打…  相似文献   

19.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是以 1只侧口试管 (A)和数只异形侧口管 (B、C、D… )以及单孔塞、弯头滴管等组合而成的 1套简易学具型通用气体实验装置。主要用来进行气体制取及有关性质的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①组装方便 :教材中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是由烧瓶、集气瓶和导管连接而成 ,准备和组装非常麻烦 ,不能适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多动手实验的需要。本装置可省去导管连接 ,组装特别方便 ,简化准备手续 ,适宜课堂学生动手实验。②实验迅速且综合性强 :本装置为“套装” ,气体发生和多种性质反应 …  相似文献   

20.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教具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实验装置填补了"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教具的空白。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一个与光无关的反应,具有探究性强的特点。②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分析,可更容易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包括一个依赖于光的反应和一个与光无关的反应。③外加闪频控制器电机及遮光板,可对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