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夏 《华夏星火》2008,(Z1):21-22
人物简介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15日,籍贯台湾宜兰。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访台随感     
<正> 十分荣幸,于2002年8月25日至9月3日随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学术交流团赴台湾考察。期间,参观访问了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大学、海湾大学、淡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正大学和新竹高科技园、中钢等13个单位,先后与台湾8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EMBA学员进行学术研讨、座谈和交流,介绍了山东科技成就和促进两岸学术交流的信息,受到台湾一些科技和教育界高层的友好接待,访问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 个人有许多感触,随便写下来,也是思想汇报。  相似文献   

3.
口腔卫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炎 《科学中国人》2009,(2):112-115
王松灵小档案:王松灵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989年获该校医学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在日本东京齿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6-1998年及2001年5月-9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牙颅颌研究所(NIDCR)做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始任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口腔医院副院长;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5年2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4,(2):20-22
正张煦,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美生,1940年获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先后担任交通部重庆(璧山)技术训练所教授,重庆大学、金陵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主讲无线电工程和长途电话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交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首任电子工程系主任、光纤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从事通信技术教  相似文献   

5.
研讨会简况     
为提升产业技术和科技管理水平、促进海峡两岸科技管理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行友谊、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经科学技术部批准(国科外审字[2008]0770号文),同意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暨南大学、广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与台湾"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等单位于2009年9月在广州联合举办"沿海区域产业科技管理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正>1983年9月,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学会和机械部机床研究所的倡议下,由机械工业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向全国发出创办机  相似文献   

7.
刘炳胜 《科学中国人》2007,(10):115-115
朱铭祥博士1956年生于台湾台南市,1978年毕业于成功大学机械系,1982年获同系硕士学位,同年获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机械暨太空工程系奖学金,赴美专攻生物力学于1986年5月获博士学位。随后在该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半年,于1987年2月应聘回成功大学机械系任副教授,现任成功大学机械系教授。2002-2004任成功大学严庆龄中心副主任,2004-2006任成功大学工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8.
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六次大会于1997年9月7日至1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交大的陈学俊教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同时当选的还有厦门大学的田昭武教授.院长Vargas先生为新当选院士颁发证书.陈学俊教授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重庆)机械系,194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39年至1949年在重庆及上海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热工试验室主任等职.1947年起兼任交通大学及大同大学教授.1950年起任交通大学专任教授、锅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2):F0003-F0003
李开伟,男性,汉族。现任(台湾)中华大学工业管理系教授、湖南工学院海外学科建设顾问、首都经贸大学安工学院客座教授、台湾人因工程学会理事。学历包括台湾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本科学历、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工业工程硕士、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工业工程博士。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12-13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联合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科技管理与政策博士生论坛"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450多位专家学者和台湾交通大学、中华大学、亚洲大学、元智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教授、博士生  相似文献   

11.
应台湾东海大学邀请,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代表团于2012年3月30日到4月7日访问了台湾。代表团由我会副理事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廉水教授担任团长,一行共18人。在台期间,代表团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区域发展论坛,参访了东海大学、中山大学、交通大学、中部科学园区等机构,与台湾学者就两岸合作发展,以及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领域的深入合作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首次尝试大学评价以来,据粗略统计中国已有17个机构发布了20多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有关中国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问题,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从《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到许多大学学报,有关大学排行问题的评析类章就不下数十篇。斥责之声,建议之言,至今未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2):187-187
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5—6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会议主办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协办者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德马普科学史伙伴小组。来自国内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台湾的代表有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一农教授、台湾大学化学系主任刘广定教授、南台科技大学林聪益博士。  相似文献   

14.
吴文俊     
<正>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5.
<正>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3,(7):F0003-F0003
2013年4月22日,第六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位于台湾地区新北市的台湾醒吾科技大学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科普、创新与永续发展",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福建省科协、上海市科协、山东省科协、湖北省科协与台湾醒吾科技大学、元智大学、《科学月刊》社、台中教育大学、勤益科技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中卫发展中心、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等共同主  相似文献   

17.
机械学、摩擦学专家、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谢友柏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谢柏友教授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内燃机制造专业,并留校在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任教.1959年任讲师;1965年任教研室副主任;1979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室主任,同年西安交大被批准设立机械学博士点,任该点首任博士导师;1986年任教授;1988年研究室扩充为研究所,任所长迄今.曾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79年中国机械工程学术摩擦学学会成立后,谢友柏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2年任理事长;同时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他还兼任《摩擦学学报》副主编、《机械工程学报》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19-21日,由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创新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剑桥大学、滑铁卢大学、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北安普顿大学、北美大学协办的"江苏科技创新政策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和连云港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技厅、连云港市政府等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台湾电动车研发工作分布于民间企业、法人研发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主要透过不同的科技项目与国科会研究计划,达到技术研发整合的目的。目前台湾企业具备生产整车关键零组件的能力,但多数企业的研发与生产经验是奠基于轻型电动车辆,缺乏高性能电动车与相关零组件的开发经验。因此,与研发机构合作发展相关技术,成为台湾企业主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04,(12):47-48
杜少武,1965年4月生于福建泉州,198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1994年被评为助理研究员,同年应聘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并于1999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工作,200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