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倪金 《快乐阅读》2011,(22):192-192
庄子的《庖丁解牛》以独特的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在《庖丁解牛》中,庄子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庖丁的形象,也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除此之外,我们应知道《庖丁解牛》选自《养生主》。而《养生主》是一篇论证养生之道的文章,主旨在提出养生总论。而且文章本身也在结尾提到了养生之道。结合"解牛之道"我们可以推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人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庄子指明了一个道理:人在社会中就跟刀一样,而对牛骨——那些社会上的是  相似文献   

2.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寓言故事。它旨在形象化地表现庄子的养生之道,即所谓“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种圓滑的处世哲学是应当批判的。然而作者所描绘出来的形象却大于思想,至今读来既能给人以丰厚的启示,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正>《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是庄周为阐明养生之道而写的寓言。虽然全文仅有360余言,但人们读后,无不为庄子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所倾倒。解牛,在人们看来,  相似文献   

4.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的第一个寓言,对这个故事后人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但庄子的本意是用它来说明有关养生的道理的,这应该不是问题。所谓"养生主",就是养生的宗旨,即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养生"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生物学意义的,保养身体让身体健康强壮,延年益寿;一是社会学意义的,即讲究立身处世之道,让自己没有烦恼,活得快乐逍遥。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庄子》是一部诠释自由的书。《养生主》说养生同样是说“自由”,而要达到“自由”的境界,必须实现对“道”的观照。那么“养生之道”是什么?《养生主》用了几则寓言来阐释“养生之道”。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养生之道”就是“养神”,这也正是养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庄子脍炙人口的《养生主》一文中形象地描述了庖丁解牛的审美创造之后,他并不是停留在对庖丁高超技艺的欣赏之中,并不仅仅是对高超的解牛技术的赞赏,他要得出的是“养生”的道理。中国古代书法家利用书法艺术技巧的掌握和发挥,来达到一种养生的效果,这是和庄子学说中人生观和本体论契合的。王羲之所谓的“书者,玄妙之使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就是这方面的解释。晋代书坛是庄子学说渗透最深的一个朝代,书家注重内心而  相似文献   

7.
《庖丁解牛》是《庄子·外篇》中阐明养生的一则寓言。短文以细致繁复的笔触描述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之术,并通过解牛之技来喻示养生之道。但  相似文献   

8.
《庖丁解牛》是《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名篇,具有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同时又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养生理念,一身而兼具文学和哲学双重价值,在《庄子》中具有普遍意义。《庄子》教学应以揭示其文学和哲学独特性为旨,而特点则必须从比较中得以确认,其中有自身的比较,有同质和异质的比较,也有其他共时性和历时性对象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正《庖丁解牛》一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是一则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把蕴含于文章中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促成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一、养生之道:依理、慎行、藏锋本文出自《庄子·养生主》,揭示的自然是养生的道理。本文所揭示的养生的道理主要为以下三点:一是"依理",也就是说凡事要注意把握事物内部的规律。牛的生理结构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刀刀到位,轻松简  相似文献   

10.
《庖丁解牛》是《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名篇,具有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同时又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养生理念,一身而兼具文学和哲学双重价值,在《庄子》中具有普遍意义。《庄子》教学应以揭示其文学和哲学独特性为旨,而特点则必须从比较中得以确认,其中有自身的比较,有同质和异质的比较,也有其他共时性和历时性对象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任玲 《今日教育》2011,(4):42-42
《庄子·养生主》中写到庖丁解牛的出神入化,简直把解牛写成了一种享受了,他动作娴熟,刀子游走自如,就连发出的声音,也如乐音股动听,“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相似文献   

12.
《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课本对“梁惠王”未作任何解释;而选自《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一句下面,又注曰:[文惠君]梁惠王。我在所教的历届学生中,多次这样提问:“‘梁惠王’是战国时哪国的国君?”很多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3.
庖丁解牛,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庄子通过描写庖丁鬼斧神工的解牛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极其生动的艺术画面;最后牛“如土委地”更犹如生命粲然的过程。而康德又是第一个使艺术成为美的基本研究对象和领域的人。那么,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伟人在解牛这一过程中会磨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呢?  相似文献   

14.
正《庖丁解牛》最早出自《庄子·养生主》,这个典故向人们阐述了做事如何有效避开矛盾,顺应事理,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而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初中语文课程《庖丁解牛》的故事能够给我们很多的教学启示,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庖丁解牛》给世人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做事情要顺应事理,要掌握与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相似文献   

15.
邹小千 《语文知识》2014,(12):84-85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一篇著名散文。赏析庄子的这篇散文,一定要抓住他灌注其中的哲理性和文学性,只有这样,才能说是赏析到位。笔者在此试着解读一番。 众所周知,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髓,大量采用和虚构寓言故事,将之作为阐发其哲学观点的论据,这些寓言故事又常常以人物间问答的方式出现。由于庄子写作“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因此故事人物的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如《逍遥游》中的许由敝屣功名的形象、《人间世》中楚狂接舆的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等。  相似文献   

16.
肖黎英同学问:《庖丁解牛》是庄周为阐明养生之道写的寓言。我们学生是不是也能从中悟出一些“治学”的道理来呢? 《庖丁解牛》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丁厨师在介绍自己宰牛的历史和技巧。课文的最后一段“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点明了道家鼻祖庄周写这则寓言的真正意图。但是“养生”是为了“求生”,我们从这则寓言里是确实可以悟出求生之道来的,正如课文的“自读提示”中所说: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能像庖丁那样通过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也都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又何患事业无成、学业不就呢?所以,从《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17.
近读庄子的《庖丁解牛》,《庖丁解牛》中所阐释的人生哲学──遇到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只有顺应自然,避开矛盾,才不至于使自己受到损害。其哲理性的思辩让我顿悟,"读  相似文献   

18.
《庖丁解牛》是庄周《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生之道。一、第一自然段写庖丁解牛的场面,极写庖丁解牛技术之高超。这一段是怎样突出其动作的干净、利落、优美、洒脱而又合乎音律的? 用“手、肩、足、膝”等解牛时必须的肢体部位名词。  相似文献   

19.
庄子在《养生主》篇中阐发了养生之道的方法,就是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重视人的生命及自由。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将这一思想上升到审美的高度,就是获得"天乐"、"虚静",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庄子《养生主》写庖丁解牛不仅得法,而且得“道”。庄子的本意是用庖丁的解牛之道诱导人们领悟养生之道。现在看来,庖丁的解牛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解牛艺术。庖丁解牛与他人解牛,在方法上并没有差异,同样是用刀作解牛的工具。然而,良庖一岁更刀,族庖一月更刀,庖丁的解牛刀却十九年还“若新发于硎”。这是什么原因?无非是庖丁的解牛艺术比他人高超得多。如果庖丁丢掉了解牛刀,他的解牛艺术也就失去了依托,无法展示;相反,如果庖丁没有炼就自己的一手解牛艺术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他的解牛刀也得一月或一岁更换一次。从这个寓言故事中间,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们在从事一切活动的过程中,“方法”和“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分割;要取得高效率和最佳效果,“方法”必须艺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