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指导语文教学与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促进学生感悟生活,营造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适应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即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变语文课堂为生活的“天堂”,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这里“生活语文”中的“生活”二字,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怎样让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场历史性变化 ,这场变化主要反映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我认为 ,不管课程改革怎么变 ,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变 ,语文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不能变。这两点是语文教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本人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让“语文味”在心灵发酵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先生提出了一个“语文味”的教改课题 ,很通俗 ,也很有个性。“语文味” ,我的理解很简单 ,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揣摩作品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情韵及组织结构语言的技巧和方…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教育积极倡导知识学习的创新性和探索性,语文学科是一门主要学科,更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决不能再使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鼓励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方法让语文课堂炫出无限活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自己的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百花齐放,它让语文教学这一“方塘”渐显清澈,“徘徊”着很有吸引力的“天光云影”,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这对培养学生汉语读写能力、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索月玲 《教育革新》2009,(10):28-28
通过对两所任教学校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模式的对比.使我很明显的悟出语文教学的功效关键在课内。因此,我就联系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我所负责的“书香校园”科研课题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并自己实践探索出了语文课堂教学“AA”制方法。和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专著我看了不少,关于语文课堂改革的研讨活动我参加了不少,关于语文课堂改革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我也听了不少……每一本理论专著的阅读,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参加,都让我从心底里对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充满敬意!凭我的直觉,凭我将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我知道,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挖到了过去语文教学的疼处、痒处,真正找到了语文  相似文献   

8.
一、优化组合五要素的提出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弊端,不利于调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率不高。如何从改革教法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根据陶行知先生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尤以吕叔湘先生的表述最为直截——1978年,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篇文章,曾被誉为“一声惊雷”,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掀起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要不要模式 ?我想 ,回答应当是否定的。实践证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任何模式都是短命的。因为它们把一篇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篇章主观的囿于某一种“型”、某一种“式” ;把一篇篇浸润着个性和激情的文字强硬的分成某几块、某几步。一个个模式 ,就像一条条美丽的枷锁 ,把语文禁锢得生机尽失 ,活力全无 ;一个个模式 ,就像一台台冰冷的切割机 ,把语文课切割得支离破碎 ,似是而非。于是语文就成了一条被风干的丝瓜 ,语文课也成了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课。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理语文课堂教学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自…  相似文献   

11.
从1980年以来,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作了一些改革,探索出“四步导读教学法”。我首先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征求他们在语文教学上的意见和建议。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初三年级布置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系列作文。如《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假如我是语文老师》、《谈语文教学的方法》、《假如这一课我来上》、《我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仅凭借其中的某一种理念、某一种方法、某一种技巧来完成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调节把控的。其实,这也是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评价考量。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了今天,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标准更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已被多数语文教师认可,并且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本文中笔者谈了如何在现代文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也越来越紧迫地呈现在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州、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教学实际,无论是备课写教案、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基础知识训练还是各项能力的培养都要突出一个“实”字,都应在“讲实用、重实效、做实功”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其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相似文献   

15.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16.
首先,是教师的精心备课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封建时代成年男子深厚的爱子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某老师没有先从时代背景讲析入手,而是从标题“背影”入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重点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背影的刻画描摩,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如果教师自己的理解很肤浅,就不可能在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基础上带他们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其次,设计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要横…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呼唤陕乐、自然、健康的语文课堂.纵观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在课改之路上一路狂奔,却忘了回头看看语文的“本色”.何为“本色”?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语文以本身的“颜色”,走一条简约的语文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追求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有效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效”日渐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成为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词。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用老舍先生《养花》中的话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喜”在哪里呢?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面貌和学生学习生活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了;课程改革给教师和  相似文献   

20.
陈芒芒 《成才之路》2009,(17):I0009-I000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体系、新的评价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而又鲜活灵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应是“求真、求实、求美”的教学:一、追求教学的“本真”,把真实与鲜活注入语文课堂。二、让“实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用“朴实”的方法出“朴实”的效果。三、追求“审美”的艺术境界,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