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面霸”     
张海涛 《现代语文》2007,(3):110-110
央视经济频道2007年1月27日晚评出2006年度5个热门经济词汇:博客、房奴、面霸、滨海新区、普洱茶。笔者对“面霸”一词颇感兴趣,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您会找到相关网页约179000篇,先看网上一段博客:  相似文献   

2.
博客(blog)是近几年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搜索引擎上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随着博客运动的愈演愈烈,高中学生也逐渐融入到博客一族中来,成为博客族中一支新生的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见面不是再像以前那样问朋友“你的QQ是什么”“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是什么”,而是酷酷地问上几句“你有博客么”“你的博客地址是什么”“交换一下链接好么”。  相似文献   

3.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4.
朱敏华 《教育导刊》2004,(16):42-42
上午九点半,我带着幼儿到操场上做操,只见操场的栏杆外站着一位家长,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班一位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来园时哭闹,害怕孩子刚入园不适应,一直在外注视着。忽然,听到她一声高呼:“朱老师,过来一下。”我安顿好孩子,走了过去,只听她着急地说:“我刚才看了一下,怎么没看到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5.
《广东第二课堂》2010,(12):48-48
自从有了“阳光姐姐”伍美珍的“非常班级”这套书,许多看过书的同学都爱上了逛论坛,写日志,看博客,有的同学还自己开了博客,甚至有了不错的点击率,目标直指“写作达人”。  相似文献   

6.
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我园每学期都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这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家园联系方法,但是每学期只“开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家长看老师“表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数量上看,我们都感到这种联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保教工作,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呢?我们从国外幼儿园的“义工”活动中得到启示,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红领巾》2010,(11):17-17
自从有了“阳光姐姐”伍美珍的《非常班级》这套书,许多看过书的同学都爱上了逛论坛、写日志、看博客,有的同学还自己开了博客,甚至有了不错的点击率,目标直指“写作达人”。  相似文献   

8.
在海南,教师博客带着一股自娱自乐的草根精神红起来了。对话那些经常写博客的老师,你会收获一个丰富、热情的内心世界。“感悟、思考、认可、快乐”,正是他们不竭的动力。博客是我的工作平台“最开始,博客只是我的心情驿站,而现在它已成为我的工作平台。博客上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同行和专家,即使有时写博客写到凌晨一两点,也不觉得累。”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校长余志君说。打开余志君的博客,仔细留意一下她发表文章的时间,你会发现80%的文章是在晚上11点之后完成,最晚的甚至到了凌晨3点。“博客除了自己写,还要回复别人。白天要忙学校的校务,只有晚上和周末有点空余时间。”她说。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在我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皇家园林,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生:(齐读)圆明园。师:大家看,这就是圆明园的总体布局图(课件显示),谁能根据预习时所知道的,给我们介绍一下圆明园的总体布局呢?生: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因此又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师随之用课件演示小园环绕的情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它的周围。师:介绍得十分清楚,尤其是“众星拱月”,太美太形象了。我们漫步园中,就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大家想去饱览一下园中美不胜收的…  相似文献   

10.
搜索就是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天早晨,步入办公室。启动电脑之后,人们通常都会做些什么呢?登陆QQ,看看朋友们说了些什么;打开邮箱,检查一下今天有什么往来邮件要处理;访问“鲜果”、“抓虾”,查阅一遍自己订阅的博客和新闻有那些更新;转到Google日历,看看今天自己有那些事情在什么时候需要去处理;走进自己的博客,关注一下访客的留言,更新自己的博文;  相似文献   

11.
滩涂拾趣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到启东老家去玩,上午的时光如流水悄悄地从我们的欢声笑语间溜走了。午饭后,爸爸提议到园陀角去玩,妈妈和我立即表示赞同。随即,我们驱车直奔园陀角。一路上,我不停地问爸爸,为什么叫园陀角,那儿有什么好玩的……一到园陀角,我便看到一个奇形怪状的建筑物,它的一部分像一个帆耸立在空中,另一部分又像一个箭头指向东方。走近一看,上面写着:万里长江至此入海。原来,这里是长江的入海口。我跑上海堤,翻过挡浪墙。只见滩涂的泥土湿润润的,上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忽然,我眼前的一块“土”动了一下,仔细一看原来是…  相似文献   

12.
每天早晨,步入办公室。启动电脑之后,人们通常都会做些什么呢?登陆QQ,看看朋友们说了些什么;打开邮箱,检查一下今天有什么往来邮件要处理;访问“鲜果”、“抓虾”,查阅一遍自己订阅的博客和新闻有那些更新;转到Google日历,看看今天自己有那些事情在什么时候需要去处理;走进自己的博客,关注一下访客的留言,更新自己的博文;  相似文献   

13.
“创美语文”是以审美创造为目标、以四时田园为情境、以阅读写作为任务的教学主张,指向未来、田园、嬉乐,是一种联通田园世界的语文。“创美语文”的两级课程包含指向校本化的国家课程以及指向童趣化的活动课程,包含“乡村八项”“绿玩六节”“嬉美二馆”“四时田园”“童嬉六记”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看了这一期的几篇博客,细心的读者也许感到奇怪,上一期才刊登了肖华老师的一篇博客,这一期怎么又选了他的,而且是连续的三篇?难道编辑和这个“安徽铜陵四中肖华”有什么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跃进 《河北教育》2009,(11):40-41
前两天,我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教育博客”,显示的相关网页竟达105万条之多,可见教育博客目前的发展之迅猛。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教育博客这一新生事物的风生水起,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开博写博已成风气,他们自觉地将博客作为个人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并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来激活教育思想、交流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贵州平正民中张正常《榆钱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几个小顽童,有的嘻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笔者认为:此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嘻”与“嬉”读音相同,字形结构相似,甚...  相似文献   

17.
“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网络日记”的意思。从2005年开始,博客就以惊人的速度闯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到了今年,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如火如荼的态势。有人这样形容:“博客是一阵风,一场雨,风来文字就来,雨来情绪就来,有风雨就有博客。博客是一片林子,一个山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头多了到处都是大王。”把握  相似文献   

18.
从媒介批评的文本层面看,博客写作表现出的是“零把关”状态下的暴露、偷窥和情色倾向;从现象层面看,博客写作表现出的是消费状态中的艺术与市场的博弈,从文化层面看,博客写作则表现出“后现代”浪潮中的文学合法性的消失。由此引起的文化焦虑也可产生积极的批评效果,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中新政治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就是每课内容主要由“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个版块组成,这四大版块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有功能区别,充分利用好各版块会对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我来谈一下“探究园”版块。所谓探究园就是让学生重在探  相似文献   

20.
我建博客     
7月初,我看到老爸在新浪网上建立了一个博客,我去瞧了一眼,觉得很好玩,就叫老爸也给我建一个博客。老爸说:“可以啊,不过你一定要天天给博客‘换新装’写文章哦!”“OK!没问题!”我开心地说。于是,爸爸就在新浪网上帮我也建了一个博客。第一天,我觉得很新奇,不停地玩我的博客。我先把图片压缩完后传上去,然后写文章。正好这天我们假日小队去了一家做比萨饼的地方,我还亲自做了一张比萨。当时,爸爸给我拍了几张照片,我就把它们都贴到我的博客上给大家看。大家看了回复道:“禾阳,你的博客真棒!以后小队的活动,你都要贴到博客上哦!”看到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