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贫困学生是高职院校内特殊群体之一,这类学生在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特别是就业心理等方面相对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多贫困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巨大,给其心理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部分贫困学生出现了心理疾病。本文将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关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2.
余彬  刘红 《华章》2011,(27)
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职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帮助高职贫困生在生存技能提高的同时,能拥有健全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从而更好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构建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问题比较突出,现有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因为资助的范围和数量有限,不能完全解决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生活上备受物质贫乏困扰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校期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本文着重研究并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现状,据此并结合实际提出措施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不仅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因经济拮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如自卑、焦虑、孤僻等诸多心理问题。对于这些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做好就业工作等对策,来解决贫困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文雅 《文教资料》2013,(30):132-13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助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对贫困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理论与实践,解决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诚信心理特点。方法:应用现代中国人诚信心理问卷Ⅱ,对广东地区五所高职院校共2425名学生进行抽样研究测试,其中贫困学生1447人,非贫困学生978名。结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诚信心理倾向于正性取向,与非贫困大学生无明显区别,整体上呈现较稳固的道德诚信和人际诚信执行力不足的矛盾特点;女性、文科贫困学生更倾向于正性诚信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新华 《教书育人》2009,(11):110-111
近几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校的学生人数已经占到全国高校学生人数的一半,据教育部门权威统计,目前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的15—25%,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学生的5-15%。随着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的逐年提高,给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资料显示,近50%的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学校及家庭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健康、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贫困学生增强交往能力,健全人际交往心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是他们生活的重中之重。调查显示,随着年级升高,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且差异显著;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就业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充满信心,又十分忧虑;他们在就业问题上更多地依赖学校;贫困生群体中,男、女生就业心理存在差异,但不显著。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发展的特点,要积极推进职业生源规划;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实施"工学交替",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数量日益上升,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问题。长时间以来,国家、社会、学校、有关社会人士对贫困学生给予了大力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困难。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现在部分学校在贫困学生资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国家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实施。为了解决当前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高职院校资助管理的一份子,要勇于面对现行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真正把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使家庭贫困的学生得到帮助和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和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明显上升,而众多高职院校中,各类贫困学生的规模也在呈上升趋势。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现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给予经济资助的管理办法、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职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群体,对其界定与管理,是做好助困工作的前提。贫困生不仅承受着贫困带来的生活压力,还经受着思想和心理的双重困扰。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到贫困生的现状,并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针对贫困生的认定、资助模式、资助方法等助困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对策,以使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郝伟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01-102
勤工俭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一项有效措施,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工作的问题也较多。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并探索出勤工俭学的新途经,即在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勤工俭学,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完善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国家教育公平,关系到高职学生奋发成才和社会穗定,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应从国家、社会、学校等方面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余美芳 《考试周刊》2009,(47):198-200
贫困学生群体是每个高职院校中的特殊群体,较一般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承受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而且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因而更易出现自卑、自尊心强、封闭、嫉妒等心理问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受应试教育、人际交往、贫富差距、恋爱受挫、焦虑、自信心不足等方面困扰.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高职院校应通过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于贫困学子的奖助学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窘境。然而,由于学生资助困难中的一些问题,如贫困生认证的非合理性、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略小等,给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愈加突显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以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宣传工作为主题,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在帮助家庭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应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贫困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物质支持到精神支持的转变是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工作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忽视了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教育。针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结合贫困学生的特殊现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由于按教育成本收费,因此,学费相对较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总体比较优越.然而,独立学院同样有一定数量的贫困学生.相比较其他院校的贫困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状况更加复杂,同时面临着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本文就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综合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