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子可畏     
画蜗牛 我教儿子画蜗牛:先画圆圆的像花卷一样的贝壳,再画长长的身体,最后画上两个可爱的小触角。不一会儿子宣布:“画完了。”我一看,只见满纸全是大大小小的“花卷”。我生气了:“儿子,你的蜗牛的身体和触角呢?”儿子说:“蜗牛房来了  相似文献   

2.
小子可畏     
我教儿子画蜗牛:先画圆圆的像花卷一样的贝壳,再画长长的身体,最后画上两个可爱的小触角。不一会儿子宣布:“画完了。”我一看,只见满纸全是大大小小的“花卷”。我生气了:“儿子,你的蜗牛的身体和触角呢?”儿子说:“蜗牛房来了个淘气的小男孩,一个蜗牛头上点了一下,蜗牛吓得把头都缩了回去。”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吹画     
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我写完作业,闲着没事,就打开字帖练起字来。哎呀,不好!一大滴墨水落到纸上。顿时,雪白的宣纸变成了花脸。我气极了,恼怒地朝那滴墨水用力吹去。没想到,奇迹发生了,那滴墨水被我一吹,变成了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我看着自己的杰作,懊恼之情一扫而光。我又吹了几下,只见那条“巨龙”随着我的“仙气”迅速变化,一会儿变成了一朵绽开的菊花,一会儿变成了一棵苍劲的松树。我兴致大发,故意在纸上再滴几滴墨水,再吹。一幅幅画吹出来了:有的像弯弯曲曲的小河,有的像婀娜多姿的柳树,有的像挺拔刚劲的松树……看着这一幅幅形态各…  相似文献   

4.
许多学生作记忆画时,不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为此,我在初中一年级进行了“猜谜语画动物”的记忆画教学。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猜谜语:“脸上长钩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细辫子。”刚念完,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是大象!”我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有的说:“只有大象的鼻子才弯弯的,像一个钩子。”有的说:“大象耳朵很大,像两把大扇子挂在头上,腿粗得像柱子,尾巴很小,像一条细辫子。”“对,你  相似文献   

5.
“铃……”,悦耳的铃声命令我们回到座位上坐好。一会儿,庄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说它像什么?”她边问边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圆。顿时,同学们议论开了。我坐在座位上暗暗盘算着,这庄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像鸡蛋!”有的人摸着头说;“像黑洞!”有的人跳起来说;还有的人在座位上边思考边说:“也很像光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了某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课堂上学生除了按老师的要求读了几遍课文外,就是在那儿听老师讲。那位老师一会儿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一会儿播放电脑课件,一会儿放录音。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切毫无兴趣,有不少学生都做起了小动作,有的自己摆弄铅笔玩,有的交头接耳地说话,有的虽然眼睛看着老师,但是明显可以看出他们心不在焉。讲课老师的全部精力显然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没工夫顾及学生。一节课,大部分学生几乎什么都没做,成了和课堂无关的看客。听另外一位老师讲课,情况却大不一样。当指名一位同学读书时,老师问“:""同学读书时,我…  相似文献   

7.
小班绘画教育活动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班上学期的绘画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不爱绘画,有的孩子常常叫喊“我不会画,我不想画”,有的即使不叫喊,却采取“消极怠工”的做法,一会儿玩纸,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又要上厕所,要不就乱涂一通,甚至有个别孩子一参加绘画活动就哭鼻子。通过观察、调查,发现原因有三种:一是现在的孩子依赖性比较强,习惯于事事由父母包办,懒于动手,希望通过叫喊引起老师的注意,让老师帮助他完成作品;二是幼儿刚入园,还没有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能,再加上年龄小,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动手能力差,要完成活动内容确有一定难度,加之活动内容偏难…  相似文献   

8.
《趵突泉》第4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准确地写出了小泉眼三处冒泡的情景。在教学中,我把美术和音乐引进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以提高他们感悟语言的能力。一、画一画让学生先读课文,划出描写三种小泉眼冒泡样子的句子;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画一画这三种样子(同时让三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黑板上三幅图画的评议意见,加以修改和补充,成为下面的三幅图画并附文字。(1)“不断”,“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2)“隔一会儿”,“十来个”,“好像你追我赶似的”。(3)“半天冒出一个”,“比较大”,“大多扁扁…  相似文献   

9.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数学名题:“鸡和免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可是,这道题已经被我“换汤不换药”练习了三遍,仍有孩子不明所以:“为什么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鸡,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兔呢﹖”我真有些“黔驴技穷”了。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课,内容正是“鸡兔同笼”问题。■亮点一:画最简单的数学画在让学生充分估计了笼子里鸡、兔可能有的只数后,徐老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鸡和兔,然后说:“同学们一定画过鸡和兔吧,现在我们来画数学画,不过数学画…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妈妈     
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最崇高、最美丽的。一年一度的“三八”节又到了,我问孩子们:“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你们想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许多孩子选择了画妈妈。瞧,孩子们画的妈妈真是太夸张了。有的在妈妈头上画了个大大的蝴蝶结,却没画头发;有的画了两个大大的眼镜框,却没画眼镜腿;还有的把妈妈的腿画得像竹竿那样苗条……小雪解释道:“每次妈妈抱我时,我都能看见她头上的蝴蝶结,所以我就画了一个大蝴蝶结。”小屿说:“我觉得我妈妈很漂亮,她要是不戴眼镜就更漂亮了,所以我给她戴  相似文献   

11.
黄怡小朋友是班里的“小画家”,最喜欢画马和三毛,在黄怡的影响下,许多小朋友都热爱“三毛”,喜欢画“三毛”。一次,几个小朋友围着黄怡看他画马,一会儿几个人就吵起来了,一个小朋友把黄怡的铅笔弄断了,黄怡向另一个小朋友借,他不肯,两人就抢起来了,闹得不可开交。对此,置之不理或强加命令都是不行的。我急忙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幅三毛借铅笔给小朋友的图画,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问他们:“老师画的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说:“三毛帮助别人。”有的说:“三毛是个好孩子。”刚才不肯借笔的小朋友也不好意思地对黄怡说:“我把铅笔借给你,你画吧!”我望着融洽的充满友好气氛的情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家乡晋江市有一座美丽的公园———世纪公园。公园门口,“世纪公园”这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大门旁边耸立着一座高大的“世纪钟”。进了大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音乐喷泉。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伴着灯光忽高忽低,起起落落。喷泉的形状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五彩缤纷、绽开笑脸的菊花,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有的像玲珑剔透的屏障,有的像导弹升空,直插云霄。一会儿,随着音乐告一段落,水柱渐渐消失,然后又随着音乐的再次响起喷涌而出。喷泉的颜色也变化无穷:一会儿红,一会儿黄,一会儿蓝,一会儿又变紫……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喷泉…  相似文献   

13.
一张小条     
“老师,明明写小条!”下课的时候,一个学生一边嚷一边递给我一张小条,刚才还热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了好多,许多学生正向这里看。我看看递条学生的表情,意识到不会是什么好事。“姗姗,我爱你!”一张小条,几个小字,还在“爱”字的上面画了一颗心。“又是这种东西。”我看后并没有表示出惊讶,最近学生隔三岔五就来这么一回,看来应该说说了。  相似文献   

14.
画画真好玩     
假日里的一天,天气晴朗。下午2点,我参加了“多喜爱杯”少儿绘画比赛。 刚到赛场,已经有许多小朋友在那儿作准备了。比赛开始后,我想:该画什么呢?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有的画热闹的广场,有的画美丽的小河,有的画雄伟的大山……我想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5.
下午美术课,教学内容是“画自己的爸妈”,总不能把家长从家里请来吧?只好自我牺牲一下,要学生画画我的尊容。一说要画老师,学生的兴致来了,大声叫好。我搬了个凳子在教室前面坐定。发下作业本,学生就动笔了。有的眯着眼好像要把我看透,有的拿着笔在半空中比画着,有的要求我换个姿势,有的命令我不要动,有的要我笑一个,有的还要我摘下眼镜……看张淑聪和杨虹燕的专注样儿,还蛮像个画家呢。我左也不行,右也不是,  相似文献   

16.
愉快的一天     
妈妈带我去王城公园玩。公园里面的景色多美啊,鲜花好像洒在地上,招来许多蝴蝶和蜻蜓。调皮的小蜜蜂,一会儿在这朵花上嗅一嗅,一会儿又到那朵花上吸取花蜜。往前走,只见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水中的小鱼有的嬉戏,有的玩耍……小河就像一位画家,把树木、小草、蓝天等都画了下来。再往前走就是娱乐的地方了,有“过山车”、“疯狂老鼠”等。我一看心就痒了起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也坐吧!”妈妈开始不同意,架不住我再三要求,她终于答应了。我们上了车系好了安全带,只听“嘟”的一声,火车便开了。开始很慢,可是越来越快,先是一个上坡,又猛地下…  相似文献   

17.
有 两个 年 轻的 女教 师 愉快 地走进 各自 的 教室 ,一 个发 现黑 板上 画 着 一 个 人 头 像 , 上 面 写 着“×× (老 师的名 字)遗像 ”四 个大字;一 个 发现 教室 的 墙被 涂成 了黑色。 看 来, 一场 暴风 雨 就 要降 临在这两 个教 室里了 。 A 老 师 面 带 笑容 , 对着 画 像欣赏 了一 下,转脸 环视 全 班,平静地说 :“ 画 得很 像 我 ,字 也 写 得 不错,可 是 多 写 了 一 个 字 。”当 她 从学生 的表 情上 认 定画 像是 王 小虎的“ 杰 作 ”之 后 ,点 名 提 问 了 他 。王 小 虎 回 答 ,多 了 一 个“ 遗 ”字 。“ 为 什…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因此,为了画的质量,我经常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否尊重了学生的“感悟权”在《动物时装表演》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关于变色龙的描写:“它一会儿站在岩石上变成灰色,一会儿站在树叶上变成绿色,一会儿钻进花丛变成红色。”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你能用读告诉我们变色龙都变换了哪些颜色吗?”于是,学生读出了“它一会儿站在岩石上变成灰色,一会儿站在树叶上变成绿色,一会儿钻进花丛变成红色。”接着,我又说:“谁能用读告诉我们变色  相似文献   

19.
大雪     
“呼,呼,呼”,北风吹着口哨来了,鹅毛大雪也随之而来。我走在大街上,一朵朵洁白晶莹的雪花像一只只白蝴蝶飘落下来。我捧着一朵雪花,瞧,它多像一个白色的蜘蛛网,可不一会儿,它便化成了水。看,那片雪花是圆形的,像一个小娃娃的脸蛋。雪,越下越大,有的飘落在树上,真似百花盛开;有的落在地上,像给草地盖上层白被子;有的落在小朋友的头上,真像一顶顶可爱的小白帽子。下大雪时,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地球都变成了“雪球”。  相似文献   

20.
【案例】课题:圆的周长。教学伊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装修工人要给一个圆形水池围一圈栏杆,你认为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需要先知道圆形栏杆的长度。”我再引思:“小精灵”和“芭比娃娃”比赛跑步,他俩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A点起跑,“小精灵”围绕外圆跑一圈,“芭比娃娃”围绕内圆按“8”字形跑一圈,谁先回到起跑点?(见图示)学生顿时兴奋起来,有的猜测“小精灵”先回到起点;有的猜测“芭比娃娃”先回到起点。两种观点僵持不下。我让学生先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画出这些圆的直径,再思考:你认为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