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名声很高的一位作家。他深入关注人性,关注生命的厚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新作《第七天》在一种看似轻盈的叙事话语中,坦露出了深邃而凝重的思想内涵,直抵生存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大量的"新闻串联"让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而小说中采取的幽灵叙事又让人看到了作者早期创作的先锋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模式入手,分析《第七天》中的先锋性的再现与突破,探讨余华小说中对先锋性的探索与其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余华新作《第七天》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然而《第七天》从亡灵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当下的中国,其创作与以往长篇小说相比有很多新的变化,余华摒弃了童年视角,着重对当下现实生活进行抒写,还创造了"骨骼人"的新的美学形象。站在现实世界的倒影下直抵荒诞,余华直面现实的勇气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4.
自余华小说《第七天》问世以来获得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贬大于褒的现象更为突出,多数读者和评论家都在质疑这是余华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比其以往的小说,《第七天》的风格的确迥然不同,可对于作家,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个人写作的发展改变,更需要看到这种改变给文坛的发展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华作为有底层情怀的作家之一,在其作品《第七天》中,通过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状态的描绘,为底层人强势发声。在叙事策略上,余华运用了亡灵视角、荒诞风格和诗意语言等叙事策略进行底层书写。通过亡灵视角将生死两个世界衔接,突出底层人的无力与绝望。通过荒诞的风格讽刺了社会麻木不仁等现象。同时又运用诗意的语言给予底层阶级爱的幻象。从以上叙事策略中可以看出余华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他的底层情结,同时可以得出其底层叙事的价值所在,也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近日,搁笔七载的余华新作《第七天》问世。顿时,新作遭遇了毁誉参半、两极分化的批评。网络读者指责新作语言苍白、思想无力,缺乏文学性;但学院派学者却从新作的主题、语言、思想等角度肯定了作品。对此批评现状,笔者以冷静的态度、客观的立场细读作品,分别从多重主题的丰富表达、对人生苦难与生死的深层理解、对语言、细节的精心设置以及呈圆心辐射状的叙事方式和出神入化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等多方面来评价作品,认为新作的确不失为一部最能代表余华全部风格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徐慧瑶 《文教资料》2013,(35):104-105
余华新书《第七天》是一部篇幅仅为13万字,容量极小的小说.本文将就小说文本,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浅谈余华作品《第七天》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余华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事策略,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洞察力与"温度"。本文以挖掘余华文学作品中的生存哲学为出发点,从余华的代表作品《活着》入手,对余华作品中所展现出的苦难主题和生活态度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死亡叙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段,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以往"向死而生"的主题又有所突破,赋予其对于生与死的全新理解。文章阐释了余华如何用死后的虚无世界来承接对"向生而死"的融合与转换,又以"因情而永生"、"因绝望而永生"对"向生而死"主题进行两种解读,将其作为余华对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11.
杨谢 《华章》2011,(25)
余华“十年磨一剑”的长篇新作《兄弟》,仍然继续保持着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运用他一贯的残酷与血腥的死亡叙述视角以及汪洋恣肆的暴力话语.文章从欲望、悲情两个方面论述余华在《兄弟》中的叙述,以此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第七天》将现实新闻融化进艺术表达,游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从真实层面,还是从话语、叙事层面,"卖肾"情节的选取都极为典型,巧妙地体现了社会新闻与小说创作间的互文关系。一是"卖肾"真实平行现实,逼近时代真相;二是"卖肾"话语平淡克制,稀释审美艺术;三是"卖肾"叙事平直延缓,矮化守望空间。  相似文献   

13.
郭清杨 《文教资料》2014,(12):10-12,27
余华新作《第七天》自问世以来就引起巨大争议,读者褒贬不一。透过丑陋现实直达人间温暖、给人生存下去的希望是余华小说一直不变的特色。《第七天》以亡灵杨飞的视角展开对当下中国社会与普通人生存境况的体察,展现了生活的荒诞与生存的绝望感;作为象征的“死无葬身之地”却昭示了亡灵的永生,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呼唤。由此,绝望与温情在叙述中得到统一,表现了《第七天》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新闻语言,把类似新闻的语言直接当作小说语言放入文本中,该小说因此被称为"新闻串烧"。这种新兴的语言写作技巧虽然能产生真实的艺术效果,但是同时弱化了小说自身的文体性,论文在以《第七天》的"新闻语言"为个案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当代小说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思考,探讨未来小说语言与新闻语言相互靠近、相互融合到最后达成统一这种趋势是否有发生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迄今,作家余华创作了包括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文城》和数十篇中短篇小说,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余华有着文学创作的异禀天赋,更有生活经验的智慧灵悟。事实上,每一位杰出的作家都有自己与世界建立默契关系的方式和途径。将生命体验潜移默化地渗入文字中,与志趣和信念浑然一体,铸就了作家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学风貌。余华始终在记忆、经验、判断、错位和整饬中不断地进行着由里及表的探索,赤裸裸、血淋淋地表现死亡的战栗,以“现实的偶然”表现命运的昭示,展开对人性的勘察和伦理的拆解。拨开冷酷的文字表象,由表及里地不断触摸和寻望,勘探其文学肌理中流淌的温度。  相似文献   

16.
余华《兄弟》的悲剧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延续了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不同的是更多地采用夸张、喧闹的语言描绘荒诞的现实。余华所给予的主体的生存困境被描绘成步步皆悲的人格与爱情的悲剧,这一处境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的暗喻。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对苦难的书写这一创作风格,通过一个灵魂寻找父亲的旅程,将社会新闻进行串烧,在爱与死亡的碰触中建构了实境、幻境和真境。作品有意识地将现实和阴间进行对比和互相穿插,体现作者对现实的焦虑、担忧以及企图通过"爱"对苦难的现实进行"突围",让灵魂在爱的浸润下获得升华。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对苦难的书写这一创作风格,通过一个灵魂寻找父亲的旅程,将社会新闻进行串烧,在爱与死亡的碰触中建构了实境、幻境和真境。作品有意识地将现实和阴间进行对比和互相穿插,体现作者对现实的焦虑、担忧以及企图通过"爱"对现实进行"突围",让灵魂在爱的浸润下获得升华。  相似文献   

19.
余华作为大陆地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叙事的语言特色及作品的写作风格一直是独树一帜的。《活着》作为余华一生创作的经典作品之一,对余华特殊的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和叙事方法展现得淋漓尽致。余华运用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同时采取了双重的事件叙事视角达到巧妙而又灵活处理故事叙事时间的目的。叙事之中,加之以其独特的讽刺语言及黑色幽默的笔法,置主人公福贵苦难的一生在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但却用其社会个体的悲剧消解了整个社会严肃而又凝重的历史氛围。《活着》中这样的叙事之巧和叙事之美,最终诠释了人活着的真实意义,并揭露了社会对个人的迫害和摧残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20.
以《在细雨中呼喊》看余华90年代创作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锋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的余华,其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前后期的创作有着鲜明的变化。该小说即是余华前期创作的承续,同时更以诸如人性美、鲜活的人物、生活流、小说趣味等新生的异质标志着余华创作在90年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