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逸 《今日科苑》2007,(1):16-18
用海水为原料,来实现“人造太阳”的梦想不再是水中捞月。2006年11月21日,来自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韩国的7方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ITER”)的会议上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人造太阳”计划正式启动。“人造太阳”计划是继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最大的国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     
世界第一个热核实验反应堆在法国兴建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参与国6月28日在莫斯科作出决定,世界第一个热核反应堆将在法国建造。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与国际空间站、欧洲加速器、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是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其目的是借助氢同位素在高温下发生核聚变来获取丰富的能源。目前的核电站是通过重金属元素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获得巨大能量,而核聚变反应主要借助氢同位素,这种原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尽,而且核聚变放射性微乎其微,不产生核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科学家们依然决心采取核聚变的下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4.
看过美国影片《蜘蛛侠2》、的朋友估计都有印象,片中头上长着触角的大坏蛋奥克博士险些实现了一个数千名科学家花了50多年的时间都未能实现的梦想——建造核聚变反应堆。不过。科学家似乎能够挽回他们的声誉。今年年初,一个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计划建造一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欧盟6大ITER成员国6月28日在莫斯科敲定法国的卡达拉舍(Cadalache)为反应堆建设地,这一为期30年、共计投资将超过100亿欧元的国际超大型科学合作项目很快就将正式启动。“ITER”——拉丁文“道路”之意——是否真能为人类另辟蹊径,整个世界都在期待。酷暑严冬、暴风山洪……被现代人类“剥削”的地球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报复着人类。然而与生态气候所遭受的破坏相比,能源衰竭受到了更为广泛和急迫的关切。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部门2003年3月3日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召开“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满功率运行汇报会”,宣布“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光明日报报道,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设计建造的实验堆是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实验证明,该反应堆主要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运行性能良好,成功地实现了项目的预定目标和要求。中国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2月27日主持了对该反应堆的鉴定,由1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意见认为,“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的建造是在长期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1 概况 根据1998年4月中俄双方就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与俄罗斯空间局Keldysh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不同重力环境下的两相流流型空间微重力实验,实验获  相似文献   

8.
记者目前从北京科技大学获悉:与本世纪最受关注的磁约束核聚变科学项目——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 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计划相关的热核聚变堆实验装置中面向等离子体的钨基偏滤器材料研究获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热核反应堆选址法国参与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英文简称ITER)的6个参与方——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美国和韩国终于就该计划的选址问题达成一致:2005年6月28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各参与国部长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0月7日,中法合作建造的北京重水反应堆冷中子源装置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落成。从反应堆水平孔道出来的中子束中,波长大于4(?)的冷中子积分强度提高了一个量级,标志着该装置已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是中法合作研制中子散射谱仪后又一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国际传播既是我国重要的外交战略,也是促进国际交流的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是拥有四千三百多公里漫长边境线的友好邻邦,汉语在俄罗斯的传播具有大众性、典型性、启示性。该文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例,就俄罗斯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采用掺钆液体闪烁体(Gd-LS)作为探测中微子的靶物质,Gd-LS的性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艰苦攻关,制备出一种新型Gd-LS,性能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消除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最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核探测器研制方面的国际地位。“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掺钆液体闪烁体的研制”成果荣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人包括张智勇、丁雅韵、周莉、王瑞光、刘金昌、曹俊、王志民、关梦云、钟玮丽、路浩奇。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06,(5):46-47
俄人体冷冻术突破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真理报》报道,像癌症和艾滋病这样的疾病目前仍属不治之症,然而科学家有望在100年内发现治愈这些绝症的良方。现代病人如果能陷入漫长的“睡眠”,等100年后良药发明时再“复苏”,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据悉,俄罗斯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可以长期保存人体细胞的“人体冷冻术”,目前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证明,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让”冷冻人体”在100年后复活,也许不久就将从梦想变为现实。上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在研究“人体冷冻术”。然而,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冷冻实验几乎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月1日,来自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审计官员相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了第二次审计信息化国际研讨会。正在悄然兴起的联网审计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热门话题,而国家审计署、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审计局、杭州市审计局以及湖北老河口市审计局联网审计的实践更让国际同行惊诧不已。  相似文献   

15.
市场动态     
《科技创业月刊》2009,(1):67-68
大冶有色阴极铜走向国际市场交易火爆;石狮服装一年在俄罗斯卖了30多个亿;全球化肥生产商纷纷削减产量;俄罗斯进口卫浴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硫磺国际市场将长期疲软  相似文献   

16.
马文会 《知识窗》2007,(9):22-23
一个在国际社会上还颇为陌生的名字却在今年2月悄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2007年2月12日以头条刊出“今年39岁的杰里帕斯卡以两亿美元资产之差赢过阿布拉莫维奇坐上俄罗斯首富宝座”,这似乎昭示了一个新的经济寡头诞生。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历:阮可强,1932年生,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原籍浙江省慈溪市,出生于上海市。1950年至1951年于清华大学学习,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一直在反应堆物理和核安全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工作,负责过多个反应堆的物理研究、设计项目.  相似文献   

18.
姚剑虹 《世界发明》1997,(12):28-29
IRS全称为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即情报检索系统。它是由俄罗斯专利商标局于1994年开始制作、出版的,并从1995年起正式与我国连行国际交换.最系统在MS-DOS3.30环境下运行。IRS光盘系统每3个月左右出版一次。IRS光盘系统包括俄罗斯专利说明书全文(俄文)及可用于检索的英文专利著录项目与英文文摘。  相似文献   

19.
高广东 《百科知识》2007,(7X):59-61
美国目前启动了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俄罗斯强烈质疑的同时,加紧进行相应军事准备。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于近日称,俄罗斯己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具备击破美国反导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缘起:前不久,大亚湾核电基地艳阳高照,彩旗飘扬。200多位中外来宾齐聚岭澳观景台,共同见证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又一个重大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这里破土动工。该项目是目前中美两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对提高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工典札上,来宾纷纷发表讲话,感谢中广核集团对实验项目的大力支持,并对该项目寄予厚望。目前,在距广东大亚湾核电站300米左右的一座小山旁,中铁十五局的工人向着花冈岩的山体开钻。2年后,在这座小山的腹部将建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场所。见证开钴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说,这个项目对于加强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能源部基础局副局长罗宾·斯蒂芬的评价比白春礼还高:这里将创造新的科学历史,这里的实验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实验,它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人类也具有重要意义。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