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统计I如何选用普查与抽样调查?A对所有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称为普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从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称为抽样调查.一般来说,当出现下列三种情形之一应采用抽样调查:①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②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③调查具有破坏性.比如要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相似文献   

2.
一、统计初步 (一)知识要点 1.统计思想及统计的基础概念 (注:标有"△"号的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中的概念.) (1)统计思想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__估计总体的思想. △(2)统计方法根据数据的收集方法,统计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全面调查(又称普查),二是抽样调查. (3)统计的基础概念所要考察对象的__叫做总体;总体中的叫做个体;从__中所抽取的__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__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相似文献   

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式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如果被调查的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或者必须进行全面调查时.一般采用普查的方式.现实情况中.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而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时.就需要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缺点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抽样调查的目的是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情况.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在选取样本时要使样本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的对象应当随机抽取.  相似文献   

4.
关于统计,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些基本知识点:关于调查方式,我们要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关于数据,我们要知道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和频率等等.1.普查与抽样调查例1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  相似文献   

5.
为了一定的目的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要注意总体和个体所说的“考察对象”是一种数据指标.即要指明具体的对象.除普查外,常用的还有抽样调查这一方式,即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郎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为帮助同学们弄清总体、个体、样本这三个概念.现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考点一:普查、抽样调查和总体、样本 主要涉及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总体、样本以及个体有关概念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几个有关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要点1郾总体和样本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______;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______;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______;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____________.2郾平均数①x=1n(x1+x2+…+xn);②x=x'+a;③x=1n(x1f1+x2f2+…+xkfk)(其中f1+f2+…+fk=n).3郾众数和中位数(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______.(2)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________.4郾方差和标准差(1)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______的平方和的________叫做样本方…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同学,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基本概念;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2.掌握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方式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点1.总体和样本总体:__个体:__样本:__样本容量:__2.样本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定义__样本平均数的计算公式(1) x=1/n(x1+x2+…+xn);(2)x=x'+a;(3)x=1/n(x1f1+x2f2+…+xkfk)(其中  相似文献   

10.
1.应该按照什么步骤去判别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 答:(1)明确考察对象。因为总体、个体与样本分别由全部或一部分考察对象组成,所以判别时要抓住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11.
在各地历年中考试卷中,都会有涉及统计内容的试题,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实际问题,会辨认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四个概念所反映的实际意义;(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中位数、众数,并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解决一类实际问题;(3)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图,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相似文献   

12.
一、基础知识应用题运用统计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是本章最常见的题型之一,题目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解答的关键是正确利用基本概念、公式等.如例1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男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测量体重,在这个问题中,(1)所采用的是哪种调查方式?(2)总体、个体、样本各是什么?解(1)在这个问题中,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2)总体:八年级男生的体重情况.个体:每个男生的体重情况.样本:被抽取的50名男生的体重情况.二、评价与决策应用题这类题目需要根据分析计算的结果,对问题作出判断与决策.判断两个样本的好…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点 1.总体和样本 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__;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__;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__;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__.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问题主要包括:抽样调查并用样本推断总体、统计特征数的计算、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一、样本推断总体法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需要通过调查来获取一些重要数据,而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或不便进行普通调查,只能从待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也就是抽样调查.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的随机抽样.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样本的统计特征来估计或推断总体的特征.例1怎样估计鱼塘中的鱼的总产量?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解决:第一步,估计鱼塘中大约有多少条鱼?先从鱼塘中捕出m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总体要求是: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本章是达成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终结性目标的核心内容(在九年级下册中安排的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实质上只是所学内容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包括两个部分:通过简单的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概率的含义及其预测.与老教材相比,样本与总体的知识点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教学目标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感受抽样和随机抽样的重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已成为样本与总体教学的核心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之一,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章教学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一、突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由于数学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要日积月累,反复地渗透.因此,在七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教材安排了普查与抽样调查(介绍了总体、个体、样本等有关概念)和...  相似文献   

16.
关于概率与统计,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些基本知识点。关于调查方式,我们要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关于数据,我们要知道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和频率等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概率与统计,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些基本知识点。关于调查方式,我们要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关于数据,我们要知道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和频率等等。  相似文献   

18.
第十单元统计初步(1~2课时)一、知识归类1.总体与样本要明确总体与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的含义(四册 P.140),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考查一块水稻田中穗株的穗数,从这块水稻田中抽取50株计算,试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2.平均数 (1)要弄清算术平均数、总体平均  相似文献   

19.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了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不同的调查方式的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学习频数与频率这两个统计量之间的关系,深入学习统计方法,深化统计思想,发展统计观念。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在现实情境中理解频数、频率概念;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频率。数学思考方面: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并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20.
1 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3)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4 )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5 )在确定组限时 ,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6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 ,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7)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8)样本容量是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9)在直线回归方程Y =a+bx中 ,b值可以是正的 ,也可以是负的。10 )回归系数b和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