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卞之琳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袁可嘉先生曾指出:“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说卞之琳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九叶’,大致是不错的。这就形成了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卞之琳在其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和其他诗人一起推动新诗从早期的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到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2.
重庆出版集团2006年10月出版的盲诗人李忠利的诗集《新诗中国风——盲诗人李忠利诗选》,获“2006年度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后,2009年8月.又获“首届全国盲人优秀文学作品优秀奖”。  相似文献   

3.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3-23,89
胡适在创作上使劲最多,影响也颇大的,是白话诗。他对于新诗理论的探讨,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曾指出,“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肯定他的《尝试集》是“我们的第一部新诗集”;并且说,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大体上为当时的许多新诗人所共信誉而他的《谈新诗》一文,“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可见胡适在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他的诗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胡适对于传统诗歌的扬弃,作者在此文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学过中国学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诗人叫李贺,平常出门,总要背一布袋,偶得佳句,便放置袋中,晚上回家整理出来,便是新诗一首。李贺的可贵之处在于比别人多一些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所以总有一些出神入化的诗句从他的笔下流出来,成为诗坛的“鬼才”。  相似文献   

5.
《出版视野》2007,(2):34-34
著名诗人,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绿原给著名作家,诗人杨本泉的信中说:“李忠利诗人身有残疾,却对新诗中国化做出有价值、有成果的摸索,实在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4,(1):102-103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浸润了中国人的灵魂,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自从1916年胡适写下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中国新诗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海峡两岸的诗人,共同谱写了中国新诗100年的瑰丽篇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北岛、舒婷、海子、顾城……洛夫、余光中、席慕蓉、痖弦、周梦蝶、杨牧……这些百年新诗的标志性诗人,已经载入中国诗歌史,也深入我们的心灵。"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  相似文献   

7.
唐曦 《现代出版》2009,(1):67-71
七月末在福州收到河北知名作家马嘶先生的签名新作《林庚评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封面上的传主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这位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文史学家、教育家、学者一生都在进行新诗创作和新诗格律的研究,并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及古典小说等领域都有深刻的论述。想来马嘶先生的这部传记很值一读。  相似文献   

8.
一、“谋杀”诗人刚刚在散文集里读到一篇回顾美满婚姻的妙文,是台湾名诗人痖弦先生和夫人桥桥合写的。痖弦早年写出气象万千的长诗《深渊》,和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短诗,在台湾新诗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中年以后,痖弦先生搁下了诗笔,成为诗坛一大憾事。其因由,在本文中,他引了巴尔札克的名言:“幸福杀害一切诗人。”并以“被害者”自命。就是说,作为诗人,他是被幸福的婚姻“谋杀”了。虽然他受宠若惊地声言:“没有任何的辞章能与生活甚至生命的本身相抗衡;有时候,‘过’一首诗比‘写’一首诗更美丽!”这般自慰自解,诚然圆通。另一个现成的例子,是“童话诗人”顾城,他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曾经很享了阵子“齐人之福”,却困在三角里头出不来,终于精神崩溃,拿斧头杀掉妻子,然后上吊。只是,如果诗人和幸福,永远不能并存,此说若成定理,于诗人于诗,都糟透了。诗人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案头上放着一部在乳白色封面上印有两只经过变形处理的银灰色海燕的辞书,这就是我经常翻阅的《中国新诗大辞典》。这部中国新诗工具书,不仅适合象我这样的文艺评论编辑阅读、翻检,而且对于那些专门从事诗歌美学、诗歌史研究和教学的人,对于诗人及广大的诗歌爱好者,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新诗自本世纪初诞生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新诗理论虽与新诗一同诞生,它却远不如新诗成熟。 要建立现代中国诗学体系的确太难。传统诗歌理论的历史那样悠久,成果那样丰厚,琳琅满目的“诗话”、“词话”令众多后来者顶礼膜拜、“超越”谈何容易。而且,自“五四”运动至新时期,我们又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诗学成果,西方式的有着广阔哲学背景的诗学体系,使众多习惯于感悟式、经验式的中国诗论家们宛若步入迷宫,只好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诗是20世纪初叶一种“尝试”的产物。它因着意批判和扬弃中国旧诗品质而游离旧有的根基,它因专致取法于西洋诗歌而未能稳定成型。因此,可以视为新诗自“五四”发轫以迄于今的历史,均是试验和探索的历史。探索这一概念不仅与中国新诗历史紧密相连,而且也是中国新诗属性的一种抽象。新诗在它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艺术经验,逐渐沉淀而为一种新的传统。新诗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这一传统,其作为优秀的艺术实践成果的汇聚,这一结论无庸置疑,但当它成为一种稳定的规范时,它所生长的保守性质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幸而新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不同于逐渐凝固的主流诗歌现象的前卫探索相伴而生,这些先锋性的加入与冲击,遂成为有效的活跃因素激发着中国新诗的生机。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文学表达了社会变革的先声,那么诗歌则最直接地参与了这种表达,诗人总是以先觉的心灵,率先感受到社会的早搏。尽管编选者一再声称作品的艺术性是人选本书的首要原则,尽管诗人们一再声称“拒绝隐喻”,但是对历史的深思,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文学责任的自觉承担,都强劲地表现于这本今冬出版的《1998:中国新诗年鉴》  相似文献   

13.
1.王一川:燃起一把汉字大火数年前,费翔的《一把火》燃烧了中国大陆许多少男少女,1995年10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会议厅一场鲜为人知的“任洪渊诗作研讨会”上,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王一川博士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话题:燃起一把汉字大火。“任洪渊诗作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北京作家协会五家单位联合发起。著名老作家、93岁高龄的钟敬文教授专程到会并作了发言。诗人邵燕祥、王家新、西川,小说家陈建功,以及近年来活跃文坛的学者谢冕、  相似文献   

14.
91岁高龄美国诗人史坦利·库尼兹最近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诗歌类奖。已经勤奋写作近70年的老诗人仍然文思泉涌,创作丰沛。他和出版社至少还订有三本书的合同,今年1月又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次诗人因第9本诗集《走过人生:晚期新诗精选》而获奖,虽然是迟来的荣誉,但却是实至名归。库尼兹早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就崭露头角,被奉为形而上学派诗人的佼佼者。他的第一本诗集曾在1959年为他贏得普利策诗奖。后来还得过“惠特曼诗奖”和“全国艺术  相似文献   

15.
赖伟明 《大观周刊》2012,(51):32-3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是诗歌之泱泱大国.诗人群星灿烂。卡{=甫以其“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成为唐代“骚人”乃至中国古代诗人中最耀眼的明星。杜甫的诗“浑涵汗茫,干汇万状”,“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体大思精,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则被前人赞之为“古今诗人第一”“集大成者”.享有“涛圣”之誉。  相似文献   

16.
认真研究,不难发现,近期以来的中国媒体,正在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关注全球热点,聚焦世界大事,融入社会潮流,参与国际竞争。“工具”的色彩在淡化,需求的满足在浓重,舆论宣传正在以更加务实的姿态展示着实效性的宣传效果。舆论宣传是通过舆论传播、舆论引导、宣传教育,造成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心理倾向,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思考,进而达到影响社会之目的。而营造这种氛围应该是长期的、连续的、艰巨的过程,是循  相似文献   

17.
网络正在深刻改变中国.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传媒格局以“展示海军形象、扩大海军影响、引领海军舆情”为宗旨的中国海军网,积极适应这一变革潮流,全方位求突破,坚持内容为王,走品牌化道路,在互联网上成功推出融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的海军新闻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干古事     
平日爱读书报,对于熟悉的朋友为官为宦不甚留意,而对他们当中有谁发表了妙文华章却往往倾心不已,欣羡不已。写文章,爬格子,殚精竭虑,铺陈千把字,投诸报刊,然后就象盼着孩子出世一样盼着能在报刊上“露脸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日日有新诗出,不无得意地吟道:“新诗日日成,不是为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这确实也是一种很妙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9.
稍稍认识几个英文的人都会起疑,first 这样的小词儿也要赵萝蕤这样的大教授来说吗?当然。这里有故事。1989年5月采访这位号称“带傻博士的穷教授——又穷又傻的人”时,她十二分遗憾地告诉我,她三十年代与其夫、新月诗人陈梦家一同写新诗,跻身诗坛(一些诗在八十年代又重新发表)。冠之诗人称号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她说她不算诗人。因为她苦心沥血而成的几百首诗稿在“文革”中被红卫兵付之一炬——她是准备数十年磨一剑,一次推出这些诗真正摘取诗人桂  相似文献   

20.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