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中等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倡导以追求完美为目的的文化理论并以此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基础。他的关于社会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中等阶级的中学教育的思想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蒸先生是我国名的教育家、爱国人士,民众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他认为:民众教育即是针对失学青年与成年人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社会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最低公民自治能力。民众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应以积极的态度与牺牲精神,结合民众生活,“活用机会”地开展。民众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及未来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教育思想从文艺复兴时代到20世纪下半叶先后出现过九个思想流派,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绅士教育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古典教育思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民众教育思想、新教育思想和分析教育哲学教育思想。英国教育思想演进历程表现出明显的四个特征:英国人追求完美教育的历程,有一条隐形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轴,教育思想的演进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吻合,教育思想在批判、创新和传承中演进。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古典教育思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和民众教育思想同时流行,出现了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这些教育思想流派的产生或发展有着各自的社会因素;博弈中的这五个流派追求不一,但异中有同:在有关教育对象、教育目的以及智育内容的看法上存有分歧,在有关教育作用和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革的问题上却有...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既离不开他对封建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认识。又和他固有的民本思想和“教育救国”的决心密切相关;他倡导的民众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全民的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6.
民众教育是雷沛鸿的主要教育思想。民众教育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穷而失教”的劳苦大众;基本内容是他对旧教育观念、制度的批判和对现代民众教育理论的构建;理论体系是以信仰民众为核心,以民众生活为基础,以中兴民族为支柱,以做学教合一为方法的动态系统,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理论;民众教育理论的实践是通过在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改革中等教育、建立高等教育和教育研究实体等形成民族教育新体系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产生根植于当时多方面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背景方面,裴斯泰洛齐积极与瑞士新政府互动,有志于通过体育消除瑞士城乡差异;教育背景方面,他针对瑞士农村体育在师资、硬件、教学法上的不足,不断寻求创新;文化背景方面,他立足于新教教义对路德宗进行批判,积极吸收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科学和哲学思想。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到近代的体操思想,以及自然主义、理性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修·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国民教育运动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在他担任英国教育督学长达35年的漫长生涯中,积极投身于英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极力强调国家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言人,马修·阿诺德对中产阶级教育目的、中产阶级教育的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批判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马修·阿诺德关于中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教育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进步教育家孟宪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众教育运动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成人教育思想与当时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中国化的民众教育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民众教育的本质是对大多数人民的教育,但重点是对年长失学者进行补习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几种基本力量,尤其是生产和组织力量;主要进行的是以生计教育为主并包括娱乐和公民的教育;其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在民众教育思想渐被人们重视并不断提及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今天,梳理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思想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它对我们廓清民众教育理论源流,全面展示民众教育思想和实践,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末,英国民众识字率有所提高,普通人的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文化启蒙作用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倡推广扫盲运动,同时教育慈善事业得到发展,教育资源也不断扩大,而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非常重视普通民众和青少年的政治启蒙教育和参政议政能力训练,并在创办的晓庄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等推行政治教育、民主教育、民主训练。陶行知的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当前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更是对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本身的客观要求、迎接挑战的最好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三方面阐释了中国"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克服只重"讲述"而不是"讲好"、克服简单化和克服脱离民众话语三方面分析了"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须克服的错误倾向;从选好话题、创新理念和方法、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和整合各方力量等总结了"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阳是20世纪前期名的民众教育家之一。他创办并担任院长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民众教育与乡村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提倡教育大众化、学校社会化,强调以乡村建设为主旨的乡村教育最终要达到让农民自动参加的民众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南教育》2013,(4):62-63
<正>一、卡尔简介威尔弗雷德·卡尔(Wilfred Carr)是当代英国教育哲学脉络的重要人物之一,目前是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教育哲学教授,同时还是其教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院院长。他一直从事于教育哲学研究,围绕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本质与意义的哲学问题,探讨教育原理、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等思想范畴。1985年,他与英国另一位重要的教育哲学家凯米斯合作,编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成人民众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成人民众教育应以扫盲教育为主,以业余教育为主;成人民众教育应联系新中国农村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应进行创新,妥善解决经费问题和师资问题;多种手段综合推进民众教育发展。毛泽东的成人民众教育思想对于提高农村民众的文化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的人文主义绅士教育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其著作《行政官之书》是英国绅士教育思想发端的标志。埃利奥特人文主义绅士教育的目的是他关于学习阶段的划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以及其它教育主张的指南,在英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倪学德 《历史教学》2003,(10):36-39
艾德礼是现代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在英国中下层民众当中拥有相当威望的工党领袖.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对战后英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说过,艾德礼的社会主义基本上就是他所追求的社会主义.这说明在基本价值观方面,新工党并没有完全割断同旧工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思想教育的确定性情境相比,重大疫情致使全社会处于风险诡变的不确定性之中,构成了思想教育的特殊情境,对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严峻挑战。实现思想教育对重大疫情的有效干预,不仅需要注意解决政治主导与价值诉求、集中领导与灵活发挥、坚持传统与方法创新之间的张力问题,而且需要增强预判性和时效性,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同时,要做好社会民众的心理调适和后续安抚工作。  相似文献   

19.
赫胥黎是科学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人的培养;在教育对象上,不分种族、贫富和男女,所有的民众都应该受到教育。赫胥黎主张把科学教育引入一切学校,并为其设置了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构建中国政治现代化理念的贡献在于:认识论层面上,他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方法论层面上,他大力倡导独立思考和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的思维;实践论层面上,他特别注重加强民众的民主观、法制观和原则观、稳定观、团结观的教育。邓小平就是以这些思想去祛除民众脑际中那些不合现代潮流的政治教条、迷信意识、盲从观念、宗法思想,而代之以新鲜生动的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契合的政治运作方式和政治现代理念,奠定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