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水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水是生命之源。回眸人类历史,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长江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恃水而兴已经是人类发展中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水是生命之源。回眸人类历史,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长江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恃水而兴已经是人类发展中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印度,我国古称“身毒”、“天竺”、“损笃”、“贤豆”等,是指位于南亚次大陆上的一个古国。它北抵喜马拉雅山,东濒孟加拉湾,西有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印度的最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南,是从印度河流域到恒河流域延伸至市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一个连绵不断的大平原。这个大平原,土地肥沃,雨量丰富,农业发达。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已进入城市文明。此后,孔雀王朝等帝国的统治,使印度古文明一度发达辉煌。 以纳尔马达河为界,印度的中、南部是半岛,整个半岛的地势是西高东低,逐渐倾斜,河流大多东流人海。因此,印度东海岸有很多重要的港口。此外,印度的西北海岸亦有很多天然良港。印度居民通过海道与外部的交流早在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1700年)时就开始了。 古印度的对外交通陆道主要在西北部。发源于中国青藏高源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苏特累季河、印度河,自北向南,穿越喜马拉雅山,流入印度。此外,恒河的许多支流亦穿过喜马拉雅山。这些河流切开了不少山口,这些山口都是重要的通道。 综上所述,印度文明起源较早,古文化发达,陆海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十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在那儿生活。五千多年前,农业文明遍布印度河平原。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先民开始使用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时代开始。印度文明的中心渐次由西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其后数百年间《梨俱吠陀》和其他吠陀经典问世,成为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吠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水资源的多寡,不仅影响其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甚至关系到其生存。纵观历史,人类文明无一不是傍河而生,傍河而存。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黄河带来了中华文明,印度河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造就了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西藏     
邓雪 《初中生辅导》2016,(12):14-15
西藏,全境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上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在这里隆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孕育了世界著名的印度河、恒河和湄公河,产生了独特的西藏文明……河流、森林、雪峰、旷野、湖泊等打造出了令人咋舌的美丽西藏.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曙光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印度文明挨着恒河,埃及文明靠尼罗河,巴比伦文明更是紧靠"两河"。整个大海盗时代的种子就孕育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天凌 《小学时代》2008,(6):22-24
你知道恒河在哪里吗?你听说过恒河文明吗?这条全长2700千米的河流,不仅以丰沛的河水养育着沿岸的人民,而且也是印度人民由生到死的精神源泉。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哦,不信,就去看看恒河奇异的火葬仪式、瑰丽的点灯仪式,以及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站在河水中的晨浴仪式吧!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往。当人类摆脱原始野蛮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交往以来,新的文明社会便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的阻隔,人类的交往仅局限于局部地区,因些上古文明的最初构建便带有一定区间特性。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恒河流域文明、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以及爱琴海文明等便是这种局部地区人类交往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扩大,局面地区文明也随之扩大并得以丰富和发展。例如恒河流域文化向印度河流域发展,形成南亚次大陆文化区,中国的黄河流域文化也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开始奠定中华文化的大势。这种随着人类交往扩大而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文化演化趋势,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文明发展的定势。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往。当人类摆脱原始野蛮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交往以来,新的文明社会便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的阻隔,人类的交往仅局限于局部地区,因些上古文明的最初构建便带有一定区间特性。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恒河流域文明、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以及爱琴海文明等便是这种局部地区人类交往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扩大,局面地区文明也随之扩大并得以丰富和发展。例如恒河流域文化向印度河流域发展,形成南亚次大陆文化区,中国的黄河流域文化也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开始奠定中华文化的大势。这种随着人类交往扩大而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文化演化趋势,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文明发展的定势。  相似文献   

11.
印度艺术展     
你心目中的印度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是古老悠长的恒河水孕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是一个孕育了辉煌文明和丰富宗教文化的神秘国度?
  是无论在什么电影中都要载歌载舞的宝莱坞?
  还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那个繁华与颓败并存的印度?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其孕育了数条世界级的大江、大河,如我国的长江和黄河,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支流布拉马普特拉河,东南亚的萨尔温江与湄公河。在高原境内,它们分别叫做通天河、嘎玛勒曲、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此外青藏高原还孕育了无数条小河,其数量之多,简直无法统计,因此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据希腊人记载,古代印度人非常爱美,比如印度河上游的卡泰奥伊人就是选择最美的人当国王。在那里,婴儿满两个月后要由公众裁判,以断定他是否具有法律所要求的美貌,是否有活下去的价值。如果人们认为他丑陋,法官则判其死刑。这在世界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古印度有自己的时尚传统。印度河流域的人民穿棉布做的长度至膝盖的紧身衣,另外用一块布披在肩上。还有些讲究的印度人夏天打太阳伞,穿时髦的白色皮拖鞋。男人也戴耳环,并把胡须染成各种颜色。贵族妇女戴金星,并佩戴镶有宝石的项链和手镯。恒河流域的贵族姑娘穿着用亚麻布或黄色、红色丝织品做的华丽衣服,并束腰带,戴有铃铛的脚镯。人们用许多最  相似文献   

14.
说“梵文”     
李子亭  张港 《现代语文》2007,(2):122-122
读古文,常会看到注释说,某词出自梵文或某词是梵文,那么,梵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现在的印度与古代印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说的古印度比现在的印度范围要大得多,古印度可以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有时还可以包含斯里兰卡、不丹等。而且,古印度的中心,最早是在印度河流域,即今巴基斯坦北部。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世界     
《少年月刊》2023,(6):36-37
<正>印度孔雀之国全称:印度共和国首都:新德里官方语言:英语、印地语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身毒、天竺等。还记得《西游记》中唐僧一行的目的地吗?没错,他们历经磨难最终到达的神秘国度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圣河”恒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德干高原,是印度文明的摇篮之一。恒河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河”,他们认为恒河水可以洗去人身上的罪孽,一个印度教教徒一生中至少会去恒河沐浴一次。  相似文献   

16.
1河流生命概念的建立与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 1.1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 人类从游牧阶段走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继而创造农耕文明,完全依赖于河流。尼罗河特有的自然条件,满足了古埃及人生存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古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年复一年的泛滥中诞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冰雪融水和降雨,滋润着下游地区的干旱地带,孕育了早期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繁荣。印度河流域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水文条件,催生了南亚次大陆青铜时代文明。黄河以其生命之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以及农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字、城市、国家诞生以来的人类文明史,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两个阶段。农耕文明主要介绍的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世界范围内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四大区域文明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工业文明则涵盖了14世纪以来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在工业革命推动下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显示了文明发展的整体陛、阶段性,又展现了道路探索的多样性、复杂性。科学构建文明史专题,正确理解文明史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居民人类最早的文明,通常是在适合于农业耕作的冲积平原上产生出来的。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与黄河,长江,这些位于温带而又水量充沛的巨川,替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特殊有利的条件。在这些河流所灌溉的平原上,人类最先脱离了氏族公社制阶段,建立了早期奴隶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邰小侠 《地理教育》2022,(z1):56-57
一、传统任务中的体验式学习 任务的提出: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无锡申遗成功,有了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运河绝版地".以清明桥为龙头,弄堂为体,运河为脉,是世界运河发祥地和近代工商文明繁荣地.古史悠悠三千年,这条黄金水道孕育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无锡儿女,孕育了古...  相似文献   

20.
亚非部分一、古代文学(前三千年——前三、四世纪)第一节 概述(一)古代亚非文学的总体特点:①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产生于前三千年甚至更早。②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是在几个大的文明中心独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学,在两河流域产生了古巴比论文学,在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学,在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产生了古希伯莱文学),以后才有了相互的交流和影响。③同人民的口头创作有紧密的联系。④同宗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很多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同宗教有直接关系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