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善教者必善喻.曹勇军老师的一些教学妙喻因具有鲜明独特的表达形式,传达着深刻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成为语文圈子里沟通交流时十分给力的“行话”.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用形象的比喻表述有关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0的深刻道理。妙喻一:大个子与小个子一个大个子与一个小个子发生矛盾时,大个子总喜欢把小个子拉到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到人多的地方去,希望有人来主持公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愿意使用WT0多边的争端解决机  相似文献   

3.
李慧 《文教资料》2013,(5):12-14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由于早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使诗歌言之有物而不失幽默感,同时也达到了他所提倡的非个人化的效果,并且增加了诗歌的新颖性,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中艾略特运用的奇思妙喻及其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主席对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习近平主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开创者和践行者,经常运用各种比喻,这些妙喻真言言简义丰,不仅使表达更加贴切易懂,还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5.
《阿房宫赋》(高中语文第五册)历来脍炙人口,因为它给人哲理的启迪是以深刻的形象感染为基础的。其塑造生动形象的意境的突出手段是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真是妙喻多彩文生辉。“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走廊绕着楼阁的  相似文献   

6.
苏轼诗歌取譬设喻,变化多姿:词比、句比、篇比、连贯比、联想比、双关比,可谓多彩多姿;巧比妙喻,新颖别致:细腻的景致、磅礴的气势、深婉的情致、深刻的哲理,都通过比喻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轼诗歌中那些闪射着奇光异彩的比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文学艺术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长篇小说《围城》和学术巨著《管锥篇》饮誉海内外,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先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贵、胸襟豁达、谈吐幽默,以其超凡脱俗的聪颖和机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下面辑录钱先生的三则拒绝妙语,以飨读者。一、佳比妙喻、用语委婉一次,一位读了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弄清“像”字句中非喻句的作用,的确十分重要。许多教育杂志都相继发表探讨文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天津教育》92年第2期上刊登了朱瑛同志的文章,就是一例。但细读朱文,觉得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下面愿不揣浅陋谈谈个人看法。首先,对非喻句的分类宜粗不宜细。我认为讨论非喻句分类,目的不纯是学术性的,主要是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一句话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为了便于小学教师掌握运用,对非喻句的分类不宜过细。过细则显得繁琐,有的反而有失准确。事实上有些非喻句的作用是不可能讲得那么细的。朱瑛同志的文章里,把非喻句分为九类,而对照文中例句一琢磨,可否合并为五类,即比较、揣测、想象、举例、夸张。如朱文中的“形容句”所举的三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妙喻连珠是状物写景散文中的一种高层次描写技巧。所谓妙喻连珠,就是借助一系列连贯性比喻来描写客观事物,突出其形象状态特征,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0.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别的事物作喻体来打比方,以便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如果用于一句之中,是一种修辞手法,如果用在全篇,则可以视为一种写作手法。它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借物喻人,一种是借物喻物。借什么  相似文献   

11.
罗田民间情歌历史悠久,至今仍在流传,其审美魅力主要体现在"兴中绘景,即景生情"、"卒句 彰意,意蕴丰赡"、"妙喻藏理,语短情长"、"言精制简,声韵巧谐"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2,(1)
妙喻一:大个子与小个子一个大个子,一个小个子,两人发生矛盾时,大个子喜欢把小个子拉到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到人多势众的地方去,希望有人来主持公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愿意使用WTO多边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这是加入WTO的一个好处。  相似文献   

13.
贵刊去年第九期载《这种说法欠妥》一文认为: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基础训练6中的第三题:“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一句不是比喻句,而是夸张句。笔者认为该句是比喻句,属于比喻辞格的十种变化形式之一缩喻。比喻除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博喻、连喻、例喻、反喻、诘喻、缩喻、扩喻、引喻、较喻、讽喻十种变化形式。所谓缩喻即本体和喻  相似文献   

14.
一、委婉的妙喻一次,钱钟书对想拜访他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用下蛋的母鸡比喻自己,委婉而风趣地拒绝了拜访。二、简明的妙喻  相似文献   

15.
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诗歌以陌生化的语言和形式、奇思妙喻的意象以及浓烈矛盾的情感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形成了独特的"陌生化"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即非人格化、奇思妙喻、俗圣一体及玄学思想与情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人的生活都由无数个片断构成,我的"语文人生"也是如此。撷取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一个公式、一个妙喻、一句话、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劝学》(高语一册)一文节选自《荀子·劝学》。该文的特色之一是“善用比喻”,三个自然段就用了20多个,可以说是触目皆美譬,俯拾皆妙喻。体现了先秦诸子特别是荀子议论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养心,是使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对此,古人有许多妙喻高论。唐代皮日休《六箴序》说:“心为己帝,耳目为辅相。四肢为诸侯。”清人袁枚诗:“人身即国家,脏腑乃仓库。五谷逐渐空,危已在朝暮。”说的都是养心益健身,养心如养命的深刻道理。古人养心的秘诀很多,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种良方:  相似文献   

19.
<正> 巧记妙喻,能使教材知识变得饶有趣味,赋予生命活力;巧记妙喻,能使人们头脑开窍,产生联想、灵感,使学习记忆进入最佳境界,获得良好效果。本人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记巧妙喻的方法,现介绍下列10例,仅供参考: 一、细胞能量银行的“两员” 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是通过ATP和ADP的互相转化来实现的(如图)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从事职工教育的教师,要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自己阐述或表达的观点易于被学员接受,必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入恰当的讲课技巧,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情趣性,这就是教学艺术。 一、巧比妙喻 喻理法,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某种道理的方法。比喻说理是语言艺术的特征,自然也是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取喻明理的课堂教学有着神奇的诱发力。因为,巧比妙喻把精辟的课堂论述与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