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A联赛前八轮述评99甲A联赛带着滚滚烟尘、夹杂着阵阵的喊杀声和“叶咋”的断腿响动,以一种强烈的、中国足坛独具的气息,把每个球迷都紧紧地包裹了起来……技、战术:看上去很猛看去却不新鲜看上去很激烈,但看起来却不是很精彩。如果说把’99甲A的场场厮杀形容为阵阵春雷,那么在已经过去的八轮滚雷之后,我们并没有比前几年的联赛收获到史多的雨水,而干旱的中国足球足急需那种代表着整体技战术水平的春雨的。当徐根宝几年以前挥舞着他的“抢逼围”大棒在中国足坛上“横行霸道”时,我们其他甲A兄弟们显得是那么的软弱可欺。当厚道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速递服务公司独家设立,《中国足球报》社及北京名歌广告公司协办的“’98全国足球甲A联赛EMS最快进球奖”颁奖仪式.1月8日在京隆重举行。’98全国足球甲A联赛经过26轮激烈厮杀,各轮EMS最快进球得主均已产生。其中大连万达队共有6人次获得该奖项,该队中场核心李明在第4轮客场对武汉雅琪队的比赛中,凭借开赛仅43秒钟的一粒入球获得了’98全国足球甲A联赛全年EMS最快进球奖。颁奖仪式上,中国定协金正民先主和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陈放先生分别向李明颁发了奖金3万元和纪念奖杯。李明当即表示将3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希望工…  相似文献   

3.
在没有甲A联赛,没有世界杯外围赛的一段时间里,甲B成了中国足坛上的重头戏,应该说甲B还是很争气的,乱世群雄奋勇争先,意外频出,高潮迭起,使中国足坛没有因甲A停战,国脚出征而一片寂静。 因为甲B唱了主角,所以各媒体报道甲B的内容也就相应增多,借这个难得的机会,甲B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时光飞逝,嫩枝又在悄悄地吐芽。令世人瞩目的1995年甲A大战又将燃起烽火。昆明海埂训练基地12路兵马云集,正秣兵厉马,积蓄力量,欲逞威华夏足坛。12分钟跑、转会制,沸沸扬扬之中预示着1995年的甲A逐鹿将更加惨烈,扣人心弦。1995年,甲A战事无疑将是中国足坛的主角。 放眼今日甲A诸雄,都在深挖潜力,理顺机制,注入更为雄厚的资  相似文献   

5.
1993年上海申花足球队首开引进外国球员先河后,国内各队竞相效仿,令’94全国甲A联赛格外热闹。 引进外援球员是我国足坛改革迈出的可喜的一步,它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还有很多问题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2月28日,中国足协正式批复同意松日足球队将其’99赛季甲A主场放在贵州省会贵阳举行,这也是参加比赛14支队伍中最后一支确定主场的球队此时离首场比赛仅有不足三周时间1998年赛季,在巴西籍教练塔瓦雷斯带领下一举夺得甲A第四名。创造建队历史上的最佳战绩,成为去年中国足坛最大的一匹黑马。松日足球队火箭般的升空经历,使他们引起全国媒介的广泛关注。俱乐部也特别善于“造势”,例如“炒塔瓦雷斯”等,是中国足坛最擅“制造新闻”的球队之一,也是最受传媒关注的球队之一。松日移师并不容易尽管松日足球队有着如此上佳的表现,但是由…  相似文献   

7.
不差钱的广州恒大斥资1000万美元引进上赛季巴甲MVP孔卡的大手笔,让缺乏关注度许久的中国足坛泛起了些许涟漪。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首位身价突破八位数的外援,正值当打之年的孔卡至少可以给广州球市注入一针强心剂,阿根廷前锋的到来,也令外援重新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从甲A联赛到中超联赛,中国足坛的外援有如过江之鲫,其中既有"高处不胜寒"的实力派高手,亦有鱼目混珠打酱油的混混,更不乏"潇洒走一回"的老迈巨星。他们经历并见证了中国足球十余年的风风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甲A联赛的落幕,中国足坛上的另一火爆的“战场”又将燃起狼烟:转会大潮将汹涌而至。 1995年初,中国足协工作会议上出笼了一套运动员转会的条例,一时间“转会”的话题成为足坛上最大的热门,轰轰烈烈之后,不乏成功者,但失败的教训也曾使各俱乐部暗自叫苦。1995年10月11日中国足  相似文献   

9.
’97甲A联赛在沉寂了两个多月后,将在本月底重新开战,12路诸侯将角逐第二阶段的联赛。届时,参加完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的国脚们也将返回各自的俱乐部效力,中国足坛最具“原汁原味”的甲A联赛又要将球迷的“胃口”吊起。本文就甲A联赛第二阶段的几个热点及各队的前景阐述一番作者的观点,意在“煽风点火”,以期引起球迷朋友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98甲A大战,十四路强兵逐鹿华夏。一时间搅得中国足坛硝烟弥漫,好生热闹。然而,粗糙的技术、单调的战术、起伏不定的状态,一切一切都表明,’98甲A好的兆头实在不多,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下面就请看本刊记者结合甲A赛事前七轮的战况,对各队所作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甲A电影乐园     
奥斯卡排行榜阿蒙最上镜奖——高峰。“浪子”难逃漂泊命,’如今又奕漫步莱茵河畔甲A巨星加上热炒新闻,高峰无疑是近期中国足坛爆光率最高的“腕”。连那首《送战友》也重登流行榜。最新消息:由于双方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分歧、高峰已回国’.矛盾奖——张效瑞、效端是中国足坛的“干年虫”.是跨世纪中国足球一大难题。被称为“21世纪球员”的他在19opop的霍家军里是很难打上主力的,各大媒体及全国球迷已经因这个争议人物而同霍顿展评舌战玫瑰奖——高亮。最近,有媒体报道,泰山队的高亮在乘机过程中同空姐交谈甚欢,道别之时还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中国“超霸杯”足球赛3月9日在深圳市体育场结束,甲A冠军大连万达队以3:2力克足协杯赛冠军北京国安队,夺得了这项中国足坛的又一荣誉。  相似文献   

13.
11月5日下午18时15分,上海虹口体育场,第20轮甲A联赛的沪鲁之战进行到84分钟,今年中国足坛一个最大的悬念解开了。此时当主队9号球星祁宏梅开二度,使申花队以3:1领先于济南泰山队时,这场比赛实际上就成了上海申花队提前两周登顶’95甲A联赛冠军的加冕典礼。自1962年以来上海人已经为联赛冠军足足等待了33年之久;同时这也是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后,上海人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  相似文献   

14.
资料库     
据中国足协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1999甲A在观众人数、进球数及公平竞赛的排名都有了新的变化。 ’99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1.99万人; ’99甲A联赛平均每场进球数:2.34个 甲A联赛六年来平均每场观众人数: 1994年平均每场观众 1.65万人; 1995年平均每场观众 2.37万人; 1996年平均每场观众 2.43万人; 1997年平均每场观众 2.12万人;  相似文献   

15.
’96的甲B联赛已成了中国足坛的另一道风景线,随着众多名教头和昔日的甲A球员的入盟,中国的甲B联赛已远非昔日那个稀稀松松没多大吸引力的联赛了。无疑,甲A赛场的火爆正在感染着甲B联赛,职业足球的魅力正在激发着甲B众将士迎头追赶的劲头,重新被煽起激情的中国足球的落后地区,也对本地的甲B球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毋须置疑,冲上甲A,乃一步登天,跌入乙级则深渊万丈,保住甲B则希望仍存。正是在这种职业足球毫无情义可言的残酷竞争的形势下,甲B的12路诸侯各打各的算盘,都想“算计”掉对手,或一步登天,或站稳脚跟。 有意思的是,甲B联赛三轮赛事战罢,排名前六的六支球队,除了上海浦东队跌至第11名外,其余的前五名的球队恰是(包括浦东队)提出今年欲冲甲A  相似文献   

16.
天龙八部     
扫视’98中国足坛甲A诸旅,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执教鞭者竟有近三分之一者为洋人。这些陌生的洋面孔组成了’98中国甲A一道亮丽的景观。洋教练何以如此受宠,缘于波兰老头安杰依和韩国教授崔殷泽的表现;1997中国足球甲A大战中的非凡战绩。当安杰依率领上海申花队成功地终结了大连万达队55场不败神话,并把申花队推上了足协杯亚军的宝座时;当崔殷泽把人见人斯辞临降级的色拥队伍延切敖东队调教成一支人见人惧的虎狼之师,并获得联赛第四名时,人们不能不说:“洋教练棒极了”。去年联赛尚未结束。申花和敖东便分别与安杰依和崔殷泽续约。…  相似文献   

17.
当范志毅将’95甲A联赛的冠军奖杯高高地举过头顶时,他几乎达到了他足球事业的顶峰。 1995年的中国足坛,没有比上海申花队更火的球队,没有比范志毅更具球星风采的球员。 26岁,人生的黄金年龄,它既有年轻人的朝气、果敢,也具备了一定的成熟,26岁的范志毅很对得起他的年龄。积蓄了多年的力量终于爆发在了1995年。  相似文献   

18.
三年前,当辽宁队从甲A意外降组之时,人们就在盼望着这只足坛猛虎早日复苏,但在接下来的两个赛季,东北虎的虎威淹没在甲B的惊涛骇浪之中。正当人们对这只病虎失去最后一丝耐心之时,它却在本赛季突然发威.截至甲B联赛第16轮,辽宁队以35分位居甲B联赛的首位,距离阔别了三年的甲A业已只有一步之遥。面对这只在一夜之间痊愈的病虎,人们不禁要问它究竟记了何等良药?年轻人撑起了虎的脊梁辽宁足坛一向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当年十连冠后续队伍衔接上的青黄不接并不是由于辽宁足坛的青少年球员质量不行,其主要原因是当时1962、1963年龄…  相似文献   

19.
冷眼看甲A     
甲A联赛已近尾声,火爆的场面预示着1995年的中国职业足球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各队虽在场上更加投入,然而技战术打法和个人技术素养在日渐白热化的争夺中,越发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甲A联赛即将敲响收兵锣鼓,这种使’95甲A联赛难以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因素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中国足球有太多的令人不解的东西,更有太多的解不开的东西。回顾’98赛季,心情是混沌的。秋天,本应是秋高气爽,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1998年的秋季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却是一个多事之秋,一年的辛劳,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甲A是停滞还是倒退’98赛季,甲A联赛在总体上没有进步,更多的是停滞,个别环节上甚至出现了倒退的迹象。甲A第一名竟然在积分上超出最后一名三倍之多.多达8支球队为保级而战,在这种环境下,甲A诸旅究竟能集中起多少精力去关注自身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98甲A最大的败笔是在“十强赛”后中国足球本应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