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呼救     
谢毅 《地理教育》1997,(1):11-12
我国耕地面积缩减得太多太快。1949年有耕地面积14.68亿亩,到1991年已下降到14.34亿亩,人均耕地由2.7亩减少到1.3亩.人均减少52%,早已跌破粮食生产自给的临界线!由于我们是拥有占世界22%的人口、仅有占世界7%的耕地的国情,“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土地资源大国,但又是土地资源小国。因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2亩,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3,联合国规定了一‘’0795亩//足一个人起码0795亩土地i我国广东、福至06亩以下,。少量就相当于一尽管如此,蚕食和危害土地的各种现象一直存在,如全国垃圾占地就达150万亩。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也在逐年减少。一、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我国沙漠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59%,每年还仍以7395万亩的速度扩展。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有15亿亩耕地处…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球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全球人口将以1985年的48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到2025年将增加到82亿,增长的人口中90%以上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又从联合国统计中得知:世界人口翻一番需要39年时间,发达国家翻—备而要118年,不发达国家人口翻一番只需29年,因此,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缘故。过于沉重的人口负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与贫困、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不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本拙作就这一问题试作简单的分析。 1 人口过快增长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 在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农业仍然是日益增长的贫穷人口的主要经济活动,因而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将不断缩小,到本世纪末,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将不足3亩。在亚洲,耕地占全球耕地32%,人口却占了世界人口的60%以上,可耕地中已有96%开垦为耕地,今后的增长潜力已不大,到2000年,人均耕地将从现在的5.5亩降为3.5亩。而目前亚洲的人口仍以19‰的速度在增长,到那时,每平方千米可耕地将要负担的人口数将为世界平均的几倍到几十倍。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再  相似文献   

4.
A土地篇[精彩片断一] 1986—1995年1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7500万亩。这个数字超过日本耕地总面积,相当于韩国耕地总面积的2.5倍。以每亩地产粮300公斤计,以每人每年口粮消费200公斤算,以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300万核算,这个数字可导致的结果相当于四川省和上海市人口10年没有口粮。仅2000—2005年6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耕地-粮食-人口系统与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在耕地-粮食-人口系统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计算耕地压力指数,分析该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及成因。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河北省耕地面积及其人均量持续减少;粮食总产量及人均产量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相似变化趋势;省内各市耕地压力指数差异较大,北部地区耕地压力指数波动大且耕地压力明显。针对问题提出耕地-粮食-人口系统协调发展的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我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建国四十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过快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受到了严重制约,人均占有土地、粮食在全省是低水平的。全市总人口1990年增加到527万,人口密度是全省较高的地区。而耕地面积则由1956年的754万亩,到1990年减少到59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由2.1亩下降到0.93亩,低于全省1.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与人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是人力资源的自然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状况.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4.8倍,而人均占有国土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原(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20%和25%,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能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总之,多种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随着人口增长(虽经过计划生育控制但基数太大)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地保护利用现在的耕地资源。针对我国人口年增1600万.耕地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提出了相当之对策,保持2000年实行5000亿千克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仍以上。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大量基础设施,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7.5亿亩,以占全国不足一半耕地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2/3的粮食,为养活12多亿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耕地占有量8.4立方米/亩,为世界的4/5,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预测理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在分析烟台市近10 a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运用预测理论对未来20 a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烟台市粮食供需差距越来越大。在未来20 a,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贫水大国 我国的淡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109位。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约为2200立方米,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1600万吨。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8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人口在全国是人多的大省之一,据《河南日报》1989年4月14日公布,河南省人口已达8130万人。河南省土地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74%,耕地面积近1亿亩,人均耕地由1954年的2.98亩下降到现在的1.29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数。河南省在全国属于地少人多、生产落后、人均占有粮不多、生活水平较低的省份,1988年全省人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省1985-2008年耕地面积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区域内耕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性显著,耕地总量及人均量均呈逐年减少趋势;经济发展、人口和农业科技进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三类主要驱动因素;从保护耕地资源的角度,应关注经济发展对耕地的占用问题,降低经济发展的耕地消耗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未来五年内,安徽省人均粮食产量在0.4551吨/人以上,并且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我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需要强化粮食安全意识,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控制人口增长,缓解耕地需求的压力;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节约粮食: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同学吃饭时对饭菜挑三拣四,经常剩饭剩菜。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这就是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儿算不了什么,但是,你要知道,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亿,每年净增长1200万人,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因此,节约粮食决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概念与模型分析了贵州省近30年的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状况,分析它们与贵州省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80-2010年,贵州省人口数量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多,耕地压力指数(K)大,人均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值均低,耕地压力巨大,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与严重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是其耕地质量差、人均耕地不足、粮食产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石漠化生态问题的治理,增强对土地资源调控,促使人口、耕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耕地压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     
世界一些国家的耕地面积(单位:万亩)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罗马尼亚:西德:348,311313,854 68,811 65,651 28,215 15,750 12.089南斯拉夫:22,051英国:10,472日本:8,360中国:150,000世界人口:433,600万人(联合国人口和重 要统计季度报告1979年12月24日发表)中国人口:97,523万人(我国统计局公报, 1978年统计数)一九七九年我国钢产盆:3,443万吨,比1978 年净增265万吨。一九七九年我国粮食总产盆:6,300亿斤,比 1978年增产200亿斤。小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0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36题:“发展粮食生产,扩大耕地面积。”要求考生进行辨析。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高考一贯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这道试题,从其时事背景来看,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严峻形势,尤其是耕地和粮食生产的现状而设立的。我国的耕地资源本已匮乏。为了遏制耕地数量的减少,国家于1997、1998年冻结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批,并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土地管理法》。但统计显示,1999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265.5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07.9万亩,占24.39%,比上年增加143.9万亩;生态退耕及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752.…  相似文献   

19.
创建中国的海水灌溉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取之不尽的海水灌溉庄稼是人类一个千秋之梦.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这个美梦有望成真.1997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2亿人;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2400立方米,农业占用水总量的69%,还有61%的耕地没有水资源保证.面对着狭小和干渴的土地,一个拥有大量闲置滩涂和海水的国家,不能轻慢海水灌溉农业.  相似文献   

20.
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也很少。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