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直属高等工业院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于1983年11月21日至30日在杭州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制的研究”专题研究会。与会者除协作组全体成员外(包括编辑部),还有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十个部委和45所普通高等工业学校的学者、专家和干部共124人。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第四次专题研究会,于1986年8月14日至20日在大连举行。会议由华中工学院和浙江大学主持。参加会议的除协作组各校代表外,还有工业部委、省属的十四所院校的代表,两个专业协作组、七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家教委以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共84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一月五日至一月十日在清华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协作组各院校成员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刊物编辑部成员。会议期间,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二次高等工程教育理论讨论会于1987年5月22日至31日在华南工学院举行。来自协作组14所院校和国家教委有关单位的44位教授、专家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共同主持。协作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庄礼庭教授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高教二司王冀生副司长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组织的高等工程教育第三次专题研究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八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十四所协作组院校的协作组成员及有关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成员外,还有六个部委、四个省、市高教局、各部委及地方所属的二十所院校和十三个工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材编审委员会的代表等其118人。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主持。教育部高教二司刘一凡司长和王冀生副司长等出席了会议。刘一凡司长还就教学体制改革的目的、高等教育现状的估价、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设想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预备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五日至十一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部属十四所高等工业学校主管教育研究工作的校(院)长、教务处长或高教研究室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安徽省高教局、安徽省的六所高等学校以及机械工业部高教研究室等单位的代表,总共四十七人。会议得到了安徽省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7.
1991年5月9日、14日,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四次年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年会的主要议程有:讨论和通过协作组的工作总结;评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并颁奖;推选协作组第四届组长学校;讨论协作组今后的研究工作。协作组全体成员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全体编委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11日至20日,高等工程教育第五次理论讨论会在马鞍山市华东冶金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教委直属13所高等工业学校和华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代表19人。国家教委原高教二司司长刘一凡同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协作组组长王荣年教授、华东冶金学院院长王端庆研究员应邀到会指导。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王冀生同志自始至终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成立6年来,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理论队伍初步形成,并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必须进一步加强协作组理论队伍的建设,搞好研究课题的协作。1988年11月24日至27日,协作组理论工作会议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协作组的研究工作和理论队伍建设。协作组各成员学校高教研究所(室)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协作组组长王荣年、副组长程尊宁,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副司长王冀生、华中理工大学朱九思等领导同志到会指导。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总结协作组成立以来的经验,协作组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两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由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组织的《高等工程教育中专业的划分、设置和调整原则的研究》专题研究会,于一九八三年六月廿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主办。参加会议的有协作组全体成员(包括编辑部)及各院校代表、各部委及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主管高等教育的负责同志、各部委及地方所属部分院校的代表、教育部修订专业目录汇总组的全体同志、以及列席代表等共195人。在专题研究会进行期间,协作组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共同商定的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于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九日至三月三日在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召开了第一次高等工程教育理论讨论会。来自协作组所属院校和福建省高教厅、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建筑专科学校等单位的四十八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协作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顾问庄理庭教授,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副司长王冀生同志参加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三次年会,于1988年4月20日至22日在南京工学院举行,参加年会的有协作组成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成员及前任协作组部分成员。协作组名誉组长张光斗教授、国家教委高教二司王冀生副司长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协作组正、副组长庄礼庭教授、薛继良教授、杨渝钦副教授主持。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胡星善、南京工学院院长韦钰教授到会祝贺并讲了话。王冀生副司长、张光斗教授也在会上讲了话。第三次年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协作组1985~1988年工作总结报告;听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为了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教育部高教二司向部党组呈报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请示报告》。1982年6月,部党组对上述报告作了肯定的批示,并批准成立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同年10月,高教二司刘一凡司长等和部属14所高等工业学校的校(院)长、教务处长或高等教育研究室负责人在安徽合肥市举行“协作组”预备会议,经过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推举了“协作组”正、副组长和《高等工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以“高等工程教育中专业的划分、设置和调整原则的研究”为中心内容的专题研究会。会议由清华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主办。参加这次专题研究会的有协作组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成员,各部委及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主管高等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各部委及地方所属部分院校的代表,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通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于1982年6月由原教育部党组批准成立(当时名称为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1983年1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告成立,迄今已经八度寒暑。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1983年:为了实现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至本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讨论加快发展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问题;为了加强教育研究,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经教育部党组批准的“教育部部属(注:1985年改为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正式成立。面临高等  相似文献   

17.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组织的“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制的研究”专题研究会,从11月22日开始,经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和紧张的工作,今天就要园满地结束了。现在,我受协作组的委托对这次会议作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于1984年7月3日—6日在上海师范学院举行了一次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已经成立起本地区或本单位科研组并独自开展课题研究的几个协作单位参加,这几个单位是:上海师院教育管理系德育心理科研组(李伯黍、岑国桢、陈欣银)、华东师大心理系叶慧珍、辽宁师大教育系德育心理科研组(王宪清、胡振开事假)、湖南一师德育心理科研组(石海泉)、山西省教科所德育心理科研组(陈会昌、王学敏)。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交流各单位开展科研和科普工作的经验;2、讨论协作组今后的科研和科普工作规划;3、就协作组第一次全体工作会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1985年年会,于4月22日至26日在天津大学举行。参加年会的有,协作组新老成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及顾问组成员、教育部高教二司的领导及有关同志。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向年会发来了贺信。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教卫委主任何国模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到会表示祝贺并讲话。会议期间,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谭绍文看望了与会代表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经1982年5月武汉会议开始酝酿,1982年10月合肥会议进行筹备,于1983年1月在北京南口会议上正式成立。两年多来,在协作组各校的共同努力和教育部的领导与支持下,各项活动积极开展,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根据协作组“暂行工作办法”提出的任务,回顾两年多来的工作,主要成绩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