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普通板蓝根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板蓝根多糖,对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阿魏酸为指标对经舒宁颗粒提取和醇沉工艺进行研究。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煎煮提取30分钟,连续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1.5克/毫升,使用乙醇浓度为95%,醇洗至终点乙醇质量分数80%,醇沉时间为14小时。。本工艺稳定、可行、收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荔枝干肉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技术从荔枝干肉中提取水溶性多糖。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试验分析方法优化热水浸提荔枝干肉得到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热水浸提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荔枝干肉与水溶剂最佳比例1:17(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0h、醇沉时加入3倍体积乙醇,醇沉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工艺的科学性,并优选出黄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以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通过酸沉温度、保温时间、静置时间对黄芩提取物进行纯化处理确定最终黄芩的提取纯化工艺。结果:黄芩采用饮用水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8倍、6倍,每次1.5小时;酸沉为60℃保温60分钟后静置16小时。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的提取纯化方法较好,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有效活性成分含量高,为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白玉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抑菌作用,采取了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白玉菇多糖,采用了滤纸片法对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产气杆菌、青霉-1、黑曲霉和青霉-2进行了抑菌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2.5h,料液比1:30,此条件下白玉菇多糖提取率为9.57%,白玉菇多糖对产气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而对其他细菌和霉菌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平美 《科技通报》2012,28(3):81-83
复方鱼腥草合剂经水提醇沉而得,但在生产中时常发生药液混浊的情况;检索有关文献发现水提醇沉工艺对某些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因此其工艺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孔径超滤膜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渗漉提取浸膏合并"肾宝"合剂的水提实施超滤操作,将淫羊藿苷作为实施考察的指标成分。结果:选用大孔径超滤膜对肾宝合剂实施过滤操作,保留淫羊藿苷为89%,相同于醇沉工艺。结论:选用切割分子量超过10万的大孔径超滤膜,将其在肾宝合剂中予以运用,可对醇沉工艺予以取代。  相似文献   

8.
确定黄芩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出膏率、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为指标,采用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煎煮温度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每次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h。结论:确定的黄芩水提工艺使黄芩苷和黄芩苷的转移率分别达到117.1674mg/g和97.80%以上,说明确定的黄芩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方法对麦冬进行提取,采用醇提水沉方法对红参进行提取,合并提取液制成参麦注射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参麦注射液的指纹图谱,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该制备工艺共制备五批参麦注射液,结果质量均比较稳定,证明使用该制备工艺符合生产条件;参麦注射液供试品溶液中保留时间43.2min的色谱峰和对照溶液人参皂苷Rb1的色谱峰一致,并且各色谱峰之间分离度稳定、良好。结论: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各主要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均稳定,进行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滤法应用于黄芪口服液制备的可能性。方法:黄芪口服液是中药黄芪水提液制成的灭菌口服剂,每1ml中含有1g生药,本实验来用水提醇沉法和超滤法两种工艺制备黄芪口服液,通过杂质检查,总固体测定,加速试验比较水提醇沉法与超滤法的优缺点。通过薄层层析法,试管试验,径向纸层析法检识两种工艺制备的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结果与结论:超滤法优于水提醇沉法,两种工艺制备黄芪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中都有糖2种,氨基酸,黄酮类,皂苷等有效成分。超滤法应用与黄芪口服液的制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柴胡利胆颗粒的水提工艺,以干膏得量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重点考察药材浸泡时间(h)、提取溶剂用量(倍)、提取时间(h)和提取次数(次)4个关键因素对该制剂在传统工艺条件下对水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的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的水浸泡0.8h、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按处方10倍放大实验,在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下,水提干膏平均得量为332.8566g(RSD=2.66%),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25mg/g,(RSD=1.2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心痛宁片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提取效率的其它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最佳的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两次,提取液为倍数为8倍,6倍,提取时间为2.0小时和1.5小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膜分离纯化技术提取双黄连口服液。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双黄连口服液提取工艺和膜分离技术提取双黄连口服液,并比较醇沉和膜分离处理后物理化学常数与各成分,以外标法计算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含量,膜分离纯化工艺均优于醇沉工艺,对其稳定性的考察实验,双黄连口服液的性状、含量、PH值和相对密度均稳定。结果:经过膜分离纯化工艺的提取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结论:本方法可以节省双黄连口服液的提取时间、药液稳定性和药液澄清度,可在今后的大工业化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对铁皮石斛提取进行研究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的多糖进行测定。最佳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90摄氏度提取100分钟,连续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1.2克/毫升,醇洗至终点乙醇质量分数80%,醇沉时间为12小时。该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西洋参中总皂苷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人参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溶媒体积,提取次数,提取溶媒用量对人参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提取工艺条件:采用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h,西洋参总皂苷含量为5.23%。结论:优选工艺可较好的提取西洋参中的人参总皂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板蓝根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三种提取方法(1水煮醇沉法2渗漉法3超滤分离法),以总氮含量及靛玉红、靛蓝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对比考察研究。结果:水煮醇沉法有效成分含量最低,70%的乙醇渗漉法对靛玉红的提取效果较好,超滤法中靛玉红、靛蓝含量及含总氮量的均很高。结论:从结果比较可知,超滤法工艺稳定性好,并且可全面的提取到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法研究肉苁蓉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优选肉苁蓉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提取液中的甜菜碱为考察指标 ,对影响甜菜碱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试验设计 4因素中 ,乙醇浓度有显著影响。结论 :肉苁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75 %乙醇 8倍量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1 h。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及时间对松萝酸提取率的影响,对长松萝的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松萝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3倍量95%的乙醇于80℃回流提取2次,每次3h.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苏郁滴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苏郁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以含量测定为主要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此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苏郁滴丸中郁金醇提工艺的研究。最佳的提取工艺80%乙醇提取两次,提取液为倍数为8倍,6倍,提取时间为1.5小时和1.0小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瑶药地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药材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地耳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浓度、提取体积、提取时间对其药材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地耳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地耳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1:40、回流提取时间1.0h。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测定地耳草药材总黄酮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试验提取地耳草药材总黄酮含量,重复性较好、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