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感情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而且充满着无限的变数,而我却在不应该的年龄不小心触动那所谓"爱"的阀门…… 高中时,我还是一个故意让自己寂寞的男孩.记得当时我们隔壁班有一个漂亮的女孩,虽称不上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姿,倾国倾城之貌."但她的身上却透出一种女孩少有的气质.美丽和个性自然吸引了许多的男生,明恋、暗恋者可谓是多乎哉!记得当时我们班也有许多的痴情者,他们聚集在一起,集众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恋爱经验,精雕细琢了一封感天地,泣鬼神的情书,前景不猜即明--暗淡.  相似文献   

2.
彝家的阿咪子(女孩)长成婷婷玉立的少女时,她的父母就要准备为她举行隆重的换裙仪式.  相似文献   

3.
<正>这也是一个很多孩子都听说过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富裕的贵族,因为相貌丑陋,留一脸蓝色的胡子,大家便叫他"蓝胡子"。但同时又很怕他,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蓝胡子娶过多个妻子,但不知道她们后来都哪儿去了,人们都躲着不愿见他。于是成为鳏夫的蓝胡子便不在当地,而去邻村向一家两姐妹求婚。两个女孩儿见到他后,起初都被吓坏了。后来他邀请小的那个女孩儿去他家,为她举办盛宴,说服她嫁给他。女孩答应了,就跟着他一起住到他的城堡里。  相似文献   

4.
有位台湾作家的<人,又少了一个>,大致说的是主人公"我"曾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到"我"家讨点米,并反复向"我"申明自己不是乞丐,是个大学毕业的人,只是先生做了牢,自己一个人带四个小孩,靠给人洗衣服无法维持生活才不得不来讨点米的."我"受到感动,给了她许多米.几年后,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标准的乞丐,在向人熟练的乞讨.于是"我"不由得感叹:人,又少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一个12岁的女孩问妈妈:"为什么在屋里走动时,总像怕踩地雷似的?"妈妈笑了,说:"楼下不是也住着一户人家吗?"女孩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她还是觉得在自己的家里该轻松地生活。妈妈挺认真,她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张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女孩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家楼上那家不这  相似文献   

6.
刘显钊 《寻根》2021,(1):119-123
高三刚开学时,班里有一个从深圳转学回来的女同学,叫杨宝丽.她是白沙镇人,白沙是合浦县客家人主要聚居的四个乡镇之一.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她并不是客家人,她的母方言是一种我们之前从未听过的军话.这是我第一次听闻“军话”之名,经过向她询问,我才知道这就是高一时班里山口、沙田两镇同学所称的“官话”.她表示:“官话”是讹称,“军话...  相似文献   

7.
雪冬 《世界文化》2008,(9):26-26
这个埃及女孩被父母卖给了一个富有人家.并被主人非法带到了美国。在两年的日子里.她失去了自由,干着繁重而肮脏的家务活。后来有一天.获救的机会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你是我妹妹     
"天天吵架,渐渐长大,多少个日子一起趟水呀……",每当听到孙悦和她的哥哥唱起这首叫<兄妹>的歌,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不知道是失落还是遗憾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正只有学习才能掌握命运80后女孩和丹·奥斯曼祖籍索马里,在沙特阿拉伯出生长大,父母都是沙特政府部门的职员。妈妈非常鼓励女儿读书,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学习才能掌握命运"。2005年9月,和丹高中毕业,爸爸决定让和丹去美国或者欧洲读大学,但妈妈却坚决反对,因为她经常从电视里看到外国留学生在西方被加害的新闻。一个女孩子要单独出国求学,对妈妈来说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外婆的泪     
我出生不久,就与外婆住在一起,一直到四岁,我才搬离了外婆的屋子,回到父母的身边.到现在,我仍然能记起外婆当时的音容笑貌和她所讲给我听的每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最好的忠告     
我十二岁时结上了一个小冤家——一个女孩老爱揭我的短处,日子一长,她对我的攻击面越来越宽,她说我“骨瘦如柴”,说我不是好学生,说我太顽皮,说我说话的嗓门太大,她还说我十分自私,等等。起先我尽量忍着,但后来禁不住发火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去找爸爸。爸爸却心平气和地倾听着我的大发作。然后他问:“她说的是真——还是假的?”怎么会真呢?我很想反问爸爸,她说的话还会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霍普金夫人:你知道,我们不是忘了给你写信。你是惦念着我俩的微乎其微的几个朋友之一。倘若你日久没有听到我们的消息,我想你会理解——我知道,你会由于我们而感到为难,但我们总是信赖你的。我本来打算让我妹妹去和你谈谈,但她不愿意。你知道,这对她来说并非易事,她还年轻,不谙世事。况且,她春天就要与埃迪·克拉克结婚,将成为一个冷酷而体面的太太——我对她的看法可能太尖刻了——她不愿意对任何人谈及我,而在我的亲人中,只有她知道我的事。我让杰西给她一个机会来摆脱我的影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不知往哪儿走的时候,在回家的路变得特别漫长的时候,只要点燃心中那盏爱的明灯,你会发现,人生的路原来如此宽广。爱的口袋——携爱上路早晨上学以前,16岁的女儿没有像惯常那样走出家门,而是深深地拥抱了我,并吻了我的脸颊。作为家长,我很自然地想到她有什么东西想要,就问她需要什么。"没有,妈妈。每天离家前,您总是祝我拥有美好的一天。其实我想了很久了,每天应该由我主动祝您拥有好心情,并且让您知道我有多爱您。"女儿真是长大了,她晶晶亮的眼眸不禁让我想起了她小时候的样子。还记得在她两岁的时候,同样是一个早晨,我风  相似文献   

14.
记得多年前的某一天,当我走近故乡那条曾经承载过自己欢乐童年时光的银江时,竟非常痛心地看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再次将一袋垃圾轻轻松松地扔进河里.说是再次,那是因为在这之前,她肯定不止一次地向这条曾经十分秀美的小河倾倒过污秽和肮脏,否则.她的动作不会那样娴熟和无所顾忌,这让我看到她的无知与心灵的荒芜.我想,也许是她的父母和他人教会了她不计任何后果的行为,才使得一个尚未成年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面对一条美丽的河流时,不懂得爱护与保护,而是随意污染…………  相似文献   

15.
我的假期     
高考结束了,我带着行李回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小山村,重新改变了形象,我不再是一个有"四只眼睛"的书生,而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农家女孩,每天背着箩筐,拿着镰刀去割草喂猪,感觉还不错.只是拿掉了用树脂做的"两只眼睛",清晰明亮的世界瞬间就模糊了.  相似文献   

16.
深爱如线     
<正>有的时候我真是很疑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情。为了支付我和哥哥高昂的学费,他们每天辛苦挣钱。书上写的和电视里演的那些浪漫他们点也没有。"我爱你"这三个字对于他们也几乎是奢侈。更不用说情人节给彼此送花了,那是不可能的。爸爸脾气很不好,辛苦的工作又弄得他很疲劳,脾气就愈发坏。天,妈妈在缝被子。我静静地坐在她身旁看着她。过了会儿,我口道:"妈妈,我有个问题想问您。""什么问题?"妈妈回答,手里依旧忙着她的针线。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化》2014,(6):39-41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  相似文献   

18.
我急匆匆地冲进当地的百货商场,想赶在节前随便买几件圣诞礼物。看着拥挤的人群心里不免有些怨气,这得耗费多少时间,圣诞节简直成了负担,但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从人群中挤到了玩具部。我无意中瞥见一个大约5岁的男孩儿抱着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他一直在抚摸那个娃娃的头发。我情不自禁地注视着那个男孩儿,心想,这个娃娃是送给谁的呢?只见他转向一个女人并直呼他阿姨的名字说:"我的钱真的不够吗?"她略显不耐烦地说:"你知道你的钱不够。"她让男孩儿待在原地别动,她去买别的东西,马上  相似文献   

19.
她显出很高兴的样子。“我知道,这或许使你心烦意乱,”她笑着说道。虽然她已头发花白,但谈吐仍饶有风趣。这位坚忍不拔、才气横溢的作家现年68岁,迄今已著有30多部作品。按照颇有教养的英国人的眼光来看,她起码应给人一种盛气凌人、严厉苛刻甚至粗鲁的印象。然而,多丽斯·莱辛却是个身材矮小、待人和善、不追求高官厚禄的人。当她童年在南罗得西亚时,身为体面的英国人的父母,曾恳求她成为一个体面的英国姑娘,然而她却身着粗布衣裳,吹口哨将狗唤到身边,在南非洲的草原上漫游,射杀在姆萨萨树那边被狗惊飞出来的鸽子和珍珠鸡,它们都成为桌上佳肴。她在14岁时辍学。  相似文献   

20.
上 差点错过萨曼塔·施维伯林.买了她的小说后,随手放在车上,待到想看时,遍寻无着,颇为恼恨,疑与此书无缘.几天后,去银行办事,恍惚想起曾带着书去银行取钱,问了下大堂经理,他笑问,是那本鸟书吧?没错,最初吸引我的正是小说名——《吃鸟的女孩》,那种怪诞而陌生的视觉震撼,很拉美.稍微形而上的理由是,拉美作家对我的诱惑力,犹如塞壬之声.腰封荐语也合我胃口,是大爱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萨曼塔·施维伯林是西班牙语文学最有希望的新生力量之一.她会有远大前程,对此我毫不怀疑."嗯,对略萨的话,我亦毫不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