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已推广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做法仍是盘根错节,藕断丝连。语文教学课堂内“满堂灌”、“讲风”依然存在,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相似文献   

2.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3.
宋丹 《成才之路》2010,(3):54-54
在我们的教育界中经常能听到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讨论,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难,更多的是空喊的口号,如果不能及时地放开脚步去改革。只会束缚孩子们大胆创新的思想,培养出一批一批的书呆子。在职业教育中,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没有中考、高考升学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更能真正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4.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他们远离了自然美、社会美、人格美,不知道怎样去关心朋友、帮助他人、孝敬长辈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孩子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调动和充分发展学生先天积极因素和后天实践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梁晓声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呼吁:"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不能再让他们的头脑中只有考试一件事,不能再让应试教育束缚孩子的大脑了。"他分析说,当前,孩子们大脑的百分七八十用于应试教育,还有百分之二三十用于非考试内容。不少孩子身上拥有勤奋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本具体分析了“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家长对考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同时深刻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通过比较分析,论指出广大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初稿素质教育,也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应试教育不可否认是存在的,应试教育压力的主要承受者,就是毕业班的孩子们。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本来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时代渐渐变了味;本来应该充满趣味的游戏玩  相似文献   

9.
警惕「应试教育」带来的「心理虐待」□王世岚佘海英在给来自省内各地的初中毕业生组成的学习班上课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心灵在应试教育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挫伤,许多阴影在孩子们心中久久不能抹去。“就以我为例吧!”一个学生说,“刚刚步入初三,根据以前成绩不大理想的情...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逐渐远离社会生活,孤立于其它学科之外,形成一种封闭、狭隘、僵化的教学模式,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只有树立大语文现,使语文教学向社会、孩子们的生活和其它学科开放,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借用“PK”这个随“超女”红透大江南北的“猛词”来谈论教育,已不再新鲜。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对冤家“PK”了20多年至今不分胜负。“应试教育”虽然骂声不断,但却人气指数居高不下,大有冲入决赛、折桂夺冠之势。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祟。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产生形成的若干热点问题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考试,是又一个歧见迭出却必须加以认真讨论研究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受到空前猛烈的批判的过程中,就多次听到有人这样说:“既然‘应试教育’的弊端如此严重,误国误民,那么,把考试取消了不就结了?没有考试,自然也便没有了应试和‘应试教育’,问题不就彻底解决了?”流行话语叫做“‘应试教育’:都是考试惹的祸。”显然,这种情绪偏激的“考试取消论”,不仅反映了对考试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的一种糊涂认识,而且,这种论调也确实曾在一个时期内,对中小学…  相似文献   

13.
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来的故事》,作者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结局,都耐人寻味,意味深长,让人读了从中得到某种启迪! 结局一,让人联想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孩子们作业多、为应试教育作业、把学习作业当成苦差事;也让人想到市场经济冲击下,孩子们心中“金钱”的地位……结局二,让人感受到事态炎凉,而孩子的爱心是真诚的。  相似文献   

14.
黄瑞英 《新疆教育》2013,(15):253-253
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中心的,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直忽视阅读尤其忽视课外阅读。这样,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学功底薄,考试时最头疼阅读分析题,另一方面,课外阅读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是个重要问题。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看一些知识性强又喜闻乐见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对文学的爱好。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近公开表示,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并揭示了"用伤"的"症状"表现:孩子们的大脑,基本都已用来应付应试教育了,只有少量的精力用来感受世界和社会--他的原话是:"假设我们可以把大脑分成十份的话,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人在责怪孩子,他们竟然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用于非考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具体分析了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家长对考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同时深刻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通过比较分析,论文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也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要摆脱“应试教育”影响,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不仅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总对策,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在“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总体思路和确立工作重点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与“经本”博弈——素质教育何以步履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华 《教育导刊》2007,(12):12-14
素质教育彰显“人本位”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人的人文关怀;应试教育则反映中国现时“经济本位”的实际需要.适应了现代化先行国家自19世纪初以来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应试教育的现实适应性二者之间,存在跨越世纪的发展鸿沟。这种鸿沟,导致在“人本”与“经本”的博弈中,应试教育占有明显的阶段性优势,加之素质教育自身存在着先天和后的缺陷,从而使素质教育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9.
一、强化实验探究活动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关系 笔者在用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实践时,深深体会到:在孩子们阅读能力、计算机知识、上网能力等方面大幅度积累和提升的同时,由于娱乐消遣(如电视)无形中取消了孩子们接触、认识自然界的时间和渠道,而应试教育又挤占了孩子们生活自理和劳动的机会,导致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十分肤浅,动手能力十分低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