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一些中职生缺乏自信心这一现象,笔者从活动激励、文化渗透、技能支撑、榜样感召和讲座辅导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自信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只有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把德育目标渗透进课堂教学内容中,并时时以高尚的师德和榜样示范作用等手段影响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些中职生缺乏自信心这一现象,笔者从活动激励、文化渗透、技能支撑、榜样感召和讲座辅导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自信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职校培育学生道德品质除德育课这一载体以外,还有文化课与专业课及校园文化等载体。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路径有:以文章作者为样板进行德育渗透;以文中人物为榜样进行德育渗透;以文中经典语句为座右铭进行德育渗透;以文章主旨为终极场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一种开放性体系,它存在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德育是学科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学科教学渗透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学工作,不仅仅在于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让德育融入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英语教师的榜样示范;英语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6.
吴璟 《考试周刊》2011,(45):118-119
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当今儿童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本文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且从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树立典型的德育榜样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在课堂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的主要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细心关爱,让学生们能充分地自我表现;精心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们在健康、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确立短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作文和综合语文活动,也提供了理想教育的良好契机。进行"目标理想"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榜样的力量渗透"目标理想"教育;作文教学中渗透"目标理想"教育;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中渗透"目标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在现代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凡意义,它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能够鼓励学生带着情感去主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用积极的美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教师应重视榜样作用,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用实践活动强化情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学科教学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定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内容、改变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人格榜样作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健康的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师生情感交流作用以及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从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和教学方法来阐述如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调控学生消极情感,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道德情感生成结构理论,历史学教师应将情感教育的思想贯穿始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历史持有丰富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在教学准备阶段,应将情感教育置于显著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既应激发学生对历史的丰富情感,又应让其有充分地思考和过滤;课后应努力帮助学生将历史情感运用于实践,从而让其内化为自身的历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关注美术专业学生的情感态度改革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与他们的专业特点、性格特征关系紧密.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他们英语素质的关键,也是培养艺术类人才健全人格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4.
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职教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通过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职教教师对情感教育规律性的认识,提高职教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情感智力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情感设计,变革课程结构等措施推进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Science teaching environments are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teachers emotions interact with their science teaching in powerful ways. To value the teacher is to value the whole person, not just the intellect. In this paper, a theorization of teacher emotion in science teaching is developed which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emotion i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self-esteem in science teaching situation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ocial-constructionist theory of emotion, it is argued that emotion is a social construction with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rising from this view, are the emotions of intellectual excitement, frustration and shame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The dynamics of these emotions, in the context of experienc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may dispose teachers to act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towards science teaching. The theorisation developed is illustrated in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an early childhood science classroom. These experiences indicate that emotion is constitutive of teaching, and merits greater consideration in scienc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沙地区四所中学227名教师进行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生活满意度的性别、教龄差异不显著。但正性情绪有性别差异与教龄差异;正、负性情绪之间的差异也随教龄变化。教龄越长,负性情绪越多于正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中教师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具有抽象性和非直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歌者更多的去感受、感悟和体会才能获得良好学习效果。而声乐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情绪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学会调控、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课KECS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就是力量、情感决定命运、能力注定成败和成绩激励斗志,充分利用知识、情感、能力与成绩四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重视激发大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情感、提升能力与创造成绩的个性需求,进而将其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力过硬、乐观进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教学模式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传统观念的扬弃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情感因素的角度,探讨了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声乐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性 ,以及对人内心感情的表达性 ,都决定了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影响和重要作用。心理因素包括很多方面 ,就声乐教学而言 ,情绪情感 ,个性心理 ,内心意识 ,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鼓励学生自信 ,锻炼学生意志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