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我国开始进入了奴隶制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就是指夏、商、西周和春秋历史阶段的考古。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公社制转变为奴隶制、又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两次社会大变革;经历了青铜器和铁器两种金属器具为标志的青铜时代和铁时代的开始(春秋晚期)。因此,这一时期的考古学在我国考古学中占有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对世纪,当世界上多数民族尚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在辽阔的东方大地上,华夏民族已率先进入了发达繁华的青铜文明。由此中国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君主制的奴隶社会,其间共夏、商、周三代,约1600年。由于这时青铜逐渐取代原始的石器成为武器和工具,故三代也称为青铜时代。而在中国文化史上,由于大量遗存的青铜礼器完整蕴涵着三代社会政治、文化内涵,使“青铜进代”成为继原始“彩陶艺术”后我国艺术史上重要的文化阶段。三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从总体上贯穿了礼教性质,源于原始社会朴素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孕育于青铜时代。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夏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形成,商和西周王朝是奴隶制文明完善与发展时期,春秋时代为奴隶制文明向封建社会文明过渡时期。由于我国古代文明是在四周具有自然屏障的地理环境中,以中原地区为基础形  相似文献   

4.
2004年高考历史江苏卷有如下一道选择题: 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D) A.夏、商 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 本题答案来源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2003年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第7页写道:"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  相似文献   

5.
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青铜器的发明创造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飞跃,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巨大动力.高度发展的青铜文明不仅在我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史上极为辉煌,其灿烂的文化成就至今对世界都极富吸引力.对于青铜器纹样,鼎盛时期的饕餮纹样自然是焦点.文章试从饕餮纹自生的古代传说背景、神话定义以及三个发展时期的不同造型来分析其基本的文化定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开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共6个单元进行。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奴隶王朝和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孕育于青铜时代。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夏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形成,商和西周王朝是奴隶制文明完善与发展时期,春秋时代为奴隶制文明向封建社会文明过渡时期。由于我国古代文明是在四周具有自然屏障的地理环境中,以中原地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熟文明”,几乎没有受外来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风彩。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传统说法,把夏、商、周称为三代,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已显示有国家的意义。夏代起于何时?其说不一。中国历史年代,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八四一年,才是正确纪年的开始,以前的年代不甚确切。那么,夏代年代究应如何断限呢?根据史记夏本纪注引《竹书纪年》说夏“有王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三统历》说夏是四百三十二年,商灭夏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六十二年,当由此上推,得出夏的年代断限。则夏代应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时间约五百年左右,距今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过夏、商、周三代,到西周幽王在骊山被杀,继位的周平王在晋、秦、郑等诸侯的护送下,公元前770年迁都到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河北岸、■河东西,有王城及成周城二城),历史进入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前后两个时期。春秋是以当时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而得名。其书起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终于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但史学界一般将这一时期上推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下延至公元前476年敬王末年,共二百九十五年。其时史载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及许多戎狄蛮夷部族,但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迭起称…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据此回答1~3题。1.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3609~4080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晚期B.夏朝C.商朝早期D.商朝中期2.“鼎”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礼器,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3.下列关于青铜器铸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青铜铸造是夏、商、周三代手工业的主要部门B.商、西周青铜器产品只供国王和贵族使用C.商朝早期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D.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出现金银错…  相似文献   

11.
传说夏铸九鼎,奏响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序曲,中国的青铜艺术经历了殷商、西周、东周三个时期从成熟走向鼎盛,创造了诸多不同艺术风貌的青铜器,谱写了世界青铜时代最为瑰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考点扫描】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从元谋人到约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社会后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地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及其文化遗存最有典型性。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文明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大约与此时期相当。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  相似文献   

13.
灿烂辉煌的云南青铜文化,是古代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它生动地展示了云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独具风采的生活习俗,也揭示了古代奴隶主、贵州的残暴,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宝库。 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一世纪(约春秋至西汉)的七百多年间,是云南青铜文化的成熟期,当时云南正处于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从云南境内(特别是晋宁石寨山、江川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史【考查热点】时间起止: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的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阶段特征:主要讲述了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知识线索: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就出现了人类的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中国大约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是能够唱颂的歌词集成。《诗经》与原始祭歌和民歌虽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简单的仿效和继承,而是充分吸收了西周文明的精华。它不仅在内容上充满人文精神,充分利用了当时语言文字进化的新条件,而且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和提高,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中国诗歌由口头创作到书写创作的历史性的转化,是中国语文的第一次书写的儒家思想元典,  相似文献   

16.
华师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第3课的配套练习第一小题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题如下: 周的起讫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标志周朝灭亡。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春秋: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区于商至西周时期出现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属青铜时代,南越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广东地区有过不发达的青铜时代文化阶段,但没有出现过较成熟的国家形态和奴隶制社会,该地区青铜文化阶段的发展水平不可高估,但认为广东没有自己的青铜文化的观点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区于商至西周时期出现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属青铜时代,南越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广东地区有过不发达的青铜时代文化阶段,但没有出现过较成熟的国家形态和奴隶制社会,该地区青铜文化阶段的发展水平不可高估,但认为广东没有自己的青铜文化的观点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而且源远流长。从日本历史的纵向角度分析,到十四世纪末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奈良时期以前(公元前—公元710年) 根考古学推定,弥生时期的稻作文化是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从中国的江南地区越海传播至日本的。  相似文献   

20.
喵呜 《当代学生》2015,(6):36-37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具,因铜锈呈青绿色而得名。中国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