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平面设计不断发展,本土设计师需要对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总体趋势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和探寻。只有深刻领会"本土特色",挖掘"传统文化",才能紧跟时代潮流,设计出为世界艺术界欣赏和接纳的中国本土设计。在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水墨艺术经过千年的洗练,带着浓厚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展露出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装饰性"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可谓由来已久.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艺术中的装饰性特征表现更为突出,艺术界的画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为中国花鸟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速了中国花鸟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装饰性的物象造型和装饰性的色彩设计等诸多因素使装饰性意趣在中国花鸟画中有着比较明显的显现,并使中国花鸟画这一艺术形式具有了很多的装饰性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艺术界,采用具象还是抽象,传统还是前卫,架上或是其他,这些都不是衡量后现代的标准,后现代不应局限在某种样式主义之中,他是艺术家现实感受,文化思考的艺术表达方式。后现代可以包容自然、历史、传统、未来,具象、抽象以及人类过去和今天的所有文化现象,中国的艺术具有广泛的后现代性发展前景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不仅回答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和前景问题,而且对中国艺术的繁荣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获得欣欣向荣的发展,但亦存在着不良的倾向。经历了"文革"之后,许多艺术家重视西方的艺术理念和方法,以西方艺术作为导向标,忽略了本土的艺术传统,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如果想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艺术界首先要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重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更多隐匿在民间艺术中的精品呈现在大众媒体中,丰富当代国民的精神世界;其次,艺术界要更多地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推陈出新,实现艺术传统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艺术界,采用具象还是抽象,传统还是前卫,架上或是其他,这些都不是衡量后现代的标准,后现代不应局限在某种样式主义之中,他是艺术家现实感受,文化思考的艺术表达方式。后现代可以包容自然、历史、传统、未来,具象、抽象以及人类过去和今天的所有文化现象,中国的艺术具有广泛的后现代性发展前景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站在艺术哲学的高度,以历史文化为背景,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之不同于西方的特征,并从中国传统艺术在抽象表现方式上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对艺术抽象表现的影响;走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抽象之路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晖 《华章》2011,(11)
从85美术思潮起,装置艺术作为西方的反传统,反社会,反收藏的艺术形式进入中国.20年后,中国的装置艺术不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这是艺术的倒退,还是艺术向前的发展,艺术界和评论界众说纷纭.在这里,笔者希望通过对于装置艺术,这个来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在东西方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发展以及装置艺术中国化的特点粗浅的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进化论尤其是社会进化论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1900年以来中国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自卑情结"主导下进行现代转换的,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缺乏对艺术自律和自觉的关照。如果想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艺术界首先要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重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更多隐匿在民间艺术中的精品呈现在大众媒体中,丰富当代国民的精神世界。其次,艺术界要更多地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推陈出新,实现艺术传统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面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当代中国油画面临着困境和发展机遇。振兴中国油画、振兴民族艺术成了中国艺术界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0.
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与运用有利于加强艺术间的融合,促进国产动画片的艺术性表现,保护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遗产。特别是现代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色彩与意境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出浓重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对于加快发展中国现代动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明星礼服设计集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为一体,而当今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现代礼服设计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融合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理念,其作品不但大大提升了明星的知名度,同时也使人们满足了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2.
“黑白“在我国美术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渊源。黑白木版画之所以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乃是缘于“黑白“的社会学与美学特性,同时也基于现代艺术心理学之科学依据。现代黑白木版画的创作是主体思维过程特征的一种反映,因此,必须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抽象思维的重要作用,使作品兼备观赏性的黑白形式美感和艺术性的黑白内美的特征,以利于我国现代黑白木版画语言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文艺传播是横亘于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之间的一个审美中介,是完整文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播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接受效果的差异。文章在介绍西方现代传播学与文化传播理论的基础上,考察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传播行为及观念,以发现人类传播的演变轨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指出文艺传播方式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反映了其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文艺传播的进步,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发生双向互动;新世纪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更应理解和运用好文艺传播这一中介。  相似文献   

14.
吴昌硕(1844—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大师、"海派艺术"的领袖人物。其书画艺术表现了中国近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因而名震中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南通艺坛。通过对吴昌硕与南通文艺界交游的研究,梳理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时代、周边的环境以及师友间相互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感知、理解吴昌硕及南通近代文人的文艺思想和艺术特色,了解南通近代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海外中国艺术家可谓众多,艺术领域涉及架上绘画、装置、雕塑等诸多艺术门类,其地位与艺术影响力与日俱增。对赵无极、朱德群、刘国松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关于“中西艺术”之间的价值认定以及汲取,比照应该建立在对中西文化的深层次的研究基础之上。三位艺术家的艺术取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就个体而言,其艺术思想及其艺术表现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个体的思想以及表现的差异性,也为我们分析三者作品的艺术价值提供了比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西方艺术在中国发展的近百年来,无论是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艺术市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当代艺术这路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再续辉煌,成为美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如何建设“中国当代艺术”的笔谈讨论进行探析,提出对美术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一味地学习西方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新世纪中 ,我们的设计教育应发展民族特色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应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传统图案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人才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象征着东方文化的中国瓷器闻名世界,极大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正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装饰的多种语言、形式、技法的综合应用,在泥胚处理、施釉技、釉彩结合等多方面、多层次地精思巧制,以达到更多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日美术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中日美术交流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中国从先生转变为了学生。这既反映出国人向外学习的开放态度,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自卑意识。在此背景下,金城积极开拓中日美术交流的新格局,以集团形式组织中国美术家与日本进行有规模、有秩序的平等交流。这样的交流既展示了中国传统美术的优点,同时也增强了国人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