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出版业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原因很多,除出版界的努力外,学者文人的积极参与也是重要因素.他们或者创办出版社,如李公朴的北门出版社,以及和黄洛峰、艾思奇等创办的读书出版社,陶行知的大孚出版公司,老舍和赵家壁的晨光出版公司,还有鲁迅自办的几家出版社等等;或者在出版社任编辑,如巴金、陆蠡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郭沫若任泰东图书局编辑,闻一多、楚图南、潘光旦等任北门出版社编辑,商务印书馆旗下担任编辑的学者文人更是众多;或者  相似文献   

2.
林穗芳 《编辑学刊》2001,(3):13-15,20
(上接第二期) 近代早期知名的出版机构(书局、书店、书社、书馆、印书馆等)多为外国传教士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设立,以编译西书为主要任务.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伦敦布道会在上海创办墨海书馆,设编辑和印刷两部.道光二十九年王韬应邀入馆任编辑,历13年,主要负责翻译书的编辑加工,由懂中文的西人口述原著意思,他笔录,然后润色文字,使符合中国文法.  相似文献   

3.
张静庐(1989-1969),原名张继良,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后绪乡龙山城(今属宁波)。早年有报刊采编经验。1920年任泰东图书局编辑,之后相继创办光华书局、现代书局、上海联合书店、上海杂志公司。解放前出版了大量进步书刊。著有自传《在出版界二十年》、《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汇编》八册等。张静庐对于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探讨出版家张静庐如何立于历史洪流中,结合自己的事业,推动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界前辈严独鹤先生,浙江桐乡县乌镇人,生于1889年。他15岁考中秀才,但不想走科举之途,就读于上海制造局兵工学校,后入广方言馆学习英语。毕业后先在教育界工作,旋进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当沈知方创办世界书局时,曾聘请他编辑英文书刊,辅导读者学习。他又为世界书  相似文献   

5.
世界书局是民国著名的大书局,常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称.陆高谊在1934 ~1945年间担任总经理,同时参与经营和编辑业务,是书局的全面主持者.陆高谊在世界书局的经历,可以划分为初、中、后三个主要阶段.对比书局开创者沈知方,陆高谊继承并开拓了书局的业务,维持了书局的书业地位,大大改善了书局和同业的关系,通过改良出书风格、参与慈善等活动改善了书局的社会形象.陆高谊在选题上“切合实用”,在经营上灵活、和气、善于周全,同时关注并积极参与教育实践.然而世界书局最终被李石曾代表的“官僚资本”掌控,并在建国后落到被清理后解散的结局,陆高谊也负有根源和策略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12,(30):24
本刊讯(记者韩阳)近日,时代出版所属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以下简称"时代书局")在京隆重召开"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丛书"首发式暨生态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时代书局总经理周殿富致辞,时代出版副总经理、时代书局副董事长韩进致辞并主持会议,时代书局领导班子、部分骨干编辑参加会议。"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丛书"由时代书局策划发行、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于2012年6月份全部推出,重点遴选约翰·巴勒斯、玛丽·奥斯汀、约翰·缪尔等三位世界生态文学名家  相似文献   

7.
张静庐(1898~1969)是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早年曾任天津《公民日报》、北平《公民日报》、上海泰东书局和上海《商报》编辑。1925年以后,曾在上海创办光华书局、联合书店、现代书局、上海杂志公司,曾任经理。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上海出版业联营书店总经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计划处副处长、私  相似文献   

8.
贺圣遂于1977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11月调复旦大学出版社任副社长,2000年9月出任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兼职教授,2002年11月任上海编辑学会会长,2004年5月荣获上海出版人奖金奖,2005年6月任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6年2月任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9.
(一)上海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21年,解放后因官僚资本占半数左右的比重,书局负责人申请政府接管停业清理,经政府批准,于1950年2月接管,同时开始清理,至1957年10月清理完毕。该书局对外营业时间廿九年,连清理阶段八年,共存在三十七年。投资于该书局之股东,截至1957年清理完毕时约有二千户,(其历年原股东出让股权注销产名者不计在内);在该书局服务之职员工人,以1933-1934年间为最多,约有二千余人,(其历年中途进用和退出者,亦不算入此数内);有编辑翻泽著作物在该书局出版者有一  相似文献   

10.
吕恰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  相似文献   

11.
韩元春 《出版广角》2016,(17):64-66
20世纪20年代,李小峰创办的北新书局在民国中小型出版机构中具有代表性。不同于其他出版机构在当时出版重镇上海的兴办与集结,北新书局的书刊出版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迁移和空间转换,从而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出版格局。作为一家中小型书局,北新书局在竞争激烈的出版生态中积累的书刊出版方向调整的与时俱进性、作者与编辑团队建设的品牌化、出版格局的多元化与编辑理念的独创性等独特发展经验,奠定了其在中小出版机构中的引领地位,对当代出版机构的发展探索也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12.
陈鹏,1969年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编辑。1986年10月入伍.1995年8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任市场部、国内政治部记者、编辑。1999年12月任人民日报社《时代潮》杂志副总编辑。2002年6月任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主编、办公室主任。2004年5月任中国和平出版社副总编辑。2005年12月任全国人大新闻局副局长。2011年6月任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  相似文献   

13.
丁骋  米家瑶 《东南传播》2020,(1):142-146
民国三大书局之一的世界书局与鸳鸯蝴蝶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书局无论是编辑人才还是作家作品在发展初期都十分依赖鸳鸯蝴蝶派,而在1921年失去重要出版阵地的鸳鸯蝴蝶派也非常乐意有新的发表天地。通过打鸳鸯蝴蝶派的名家招牌和垄断鸳鸯蝴蝶派作家资源,加上主理人沈知方的精明的经商天赋,短短几年积累的资本就让世界书局有能力进军主流出版市场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竞争。世界书局转向主流教科书市场后重心逐渐不放在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作品上,而鸳鸯蝴蝶派的文学作品,在三十年代后期也逐渐失去了市场,被新的通俗文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一句口无遮拦的"任溶溶是个好老头",招来一个采访任务.原来<编辑学刊>对"任爷爷"心仪已久.任老1923年生于上海,属猪,18岁始当编辑,至今已有64年编龄,且这个编龄还在长.  相似文献   

15.
木东 《今传媒》2007,(1):4-6
米博华,男,河北赵县人,1954年出生.曾在天津、河北就学并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9年,在《中国青年报》任编辑、记者,评论部副主任、主任.1989年调人民日报社,任评论员、评论部主任,现任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1996年7月,我赴美参加 ALA(美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回来,总有一种冲动,想写一写李华伟。李华伟博士1978年任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长兼教育学院教授。在他近40年的图书馆生涯中,曾经发表过60多篇论文、出版了3本书,写过2本会议录,先后担任6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他的《图书馆的世界观》(1991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九十年代图书馆的筹款指引》(与蓝里·博士合著,1992年由美国坚那位公司出版)和《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1996年台湾三民书局出版),在图书馆界影响很大。特别是《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一书,荟集了他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讲学的精髓,化了近5年时间才完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13):43-46
在近代西学东渐之际,贵州华氏三代人在依靠经营盐业和酒业发家致富之后,以敢为天下的精神,涉足新闻出版业。先后斥巨资创建贵阳文通书局、贵阳永丰抄纸厂,并在抗战时期不畏艰难成立编辑所,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担任书局的编委,从而使文通书局成为与商务、开明等并立的七大书局之一。文通书局为贵州及西南一地的近代化乃至中国的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报》2000,12(4):217-217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原党组成员、杂志社社长、编审、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廖有谋(曾用名廖有模)同志,因患胃癌晚期医治无效,于2000年9月15日凌晨6时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69岁. 廖有谋同志1930年12月出生于江苏嘉定.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2月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并留校任助教、住院医师.1956年4月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教育司工作,后又在卫生部办公厅资料室(政策研究室)工作.1975年1月调到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室任编辑、主任.1981年4月任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副主任,1986年3月任编辑出版部主任,1988年10月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1989年7月被增补为中华医学会党组成员.1991年被批准享受副司局级待遇.1992年10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1993年4月退休后返聘担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委员会主任、顾问.他长期担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科技期刊编辑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出版顾问团顾问.并曾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手外科杂志、创伤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及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浙江书局是晚清官办书局中规模较大、刻书最精的刻书机构之一,刊刻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典籍。浙江书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校勘队伍,依托浙江藏书家和藏书楼众多的优势,再加上有充裕的刻书经费作保障,其所刻图书以精品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20.
黄育海小档案 资深出版人.1981年大学毕业,做过三年杂志记者,后进入浙江文艺出版社,几年后担任副总编辑,1 998年调至浙江人民出版社任副总编辑.2001年,黄育海自砸国企"铁饭碗",辞职进入贝塔斯曼咨询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发展总监,同时任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总编辑,兼任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编辑部总编辑.2004年,创办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2007年8月任《书城》杂志社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