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女子举重运动的发展 ,特别是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后 ,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 ,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鉴于男女举重训练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 ,结合我国女子举重训练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在回顾我国女子举重训练方法的演变过程的同时 ,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女子举重训练有关强度与运动量的关系 ;技术与力量的关系 ;以及训练与恢复的关系。并就女子举重运动员经期训练和早期专项训练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前言女子举重是当前世界上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许多国家都在逐步开展,加拿大、美国最为盛行;其次是欧洲的英国、法国、两德、匈牙利,而亚洲各国也正在逐步开展。目前,我国女子举重运动正处于兴起与发展阶段,参加举重的女子青少年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几千年来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免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一些疑虑及看法;女子适合举重吗?女子进行举重训练对生理有没有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3.
女子竞技举重自2000年进入奥运会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视为重点发展项目.多年来,我国女子举重占据世界举坛领先地位,保持这一优势,需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理念创新为突破,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科学训练效益.当前,科学训练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和运动成绩提高的主线,对女子举重科学训练诸多问题的研究,成为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现代女子竞技举重训练特征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旨为我国女子竞技举重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 前言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发现,往往条件很好的14—15岁少年时就“人为”地赶成绩,不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经常采用男子式高级举重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几年训练下来,运动成绩上不去还损害了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健康,这是值得思考的。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练程度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与成年举重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管是解决的任务或者是训练方法和成年举重运动员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 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为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两组,每组5人,训练…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抓挺举大强度训练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其大强度训练的内容、负荷量与训练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运动竞技项目的发展,女子举重运动也已发展起来,并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各省已成立女子举重专业队,我国是在1984年,由山东省首先成立了女子举重队。女子练举重更是人们疑虑重重,因为女子与男子比赛项目相同,级别基本一致,训练方法和手段也与男子训练相同。因此,练举重是否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女子举重是比较年轻的体育项目,探讨女子举重专项素质与举重成绩的相互关系,对预测和提高运动成绩,制订选材指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后蹲与硬拉是举重训练中较为常用的专项力量素质指标,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女子举重教学训练大纲,训练中一般都采用男子训练方法。究竟后蹲、硬拉与女子挺举成绩相关的程度和可靠性如何?能否通过后蹲、硬拉来预测女子挺举成绩,这是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苏西·本福德是美国首批女子举重选手及健美名星,后任美国女子举重训练初级学校的教练。她经过近十五年的举坛陶冶,终于冲破社会对女子从事重力训练的种种压力而立志于举重终身不悔。 长期的女子举重训练与竞赛,使苏西在社会、在体坛经受了磨难与考验,并在全美体育理论界发表和介绍了教授女子参加举重锻炼增进体质的先进经验,总结了女子参加举重训练的三个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胡克军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4):18-19,23
女子举重是奥运会新增设的一个项目,一些国家的女子举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女子举重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暂时处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在女子举重这一项目的科研工作上的投资还很少,研究的也很少。基于本项目的热心与忠诚,通过几年来训练工作,访问调查了一些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总结出这一女子举重训练中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女子举重在选材方面和技术规范方面基本与男子相同,但在心理、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上差别较大,突出的是女子青春期后的月经。因此在女子举重运动中,根据女子生理特点科学的安排训练,成绩才能很快得到提高。 以月经周期安排训练节奏 正常女子月经周期为28~30天,一般持续3~6天,这是个规律性的特点。女子举重训练应根据这个生理特点安排训练节奏。一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并在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