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2.
关新铭 《钓鱼》2004,(20):42-42
当前,生活在自然水域的鱼已经非常稀少了。为了让子孙后代有鱼可钓,我们钓鱼人进行垂钓时,一要讲文明,二要有利于保护鱼类资源。列于一些不文明的钓法如锚鱼等,应坚决说“不”。  相似文献   

3.
在垂钓中跑鱼是正常现象,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哪种钓法,钓哪种鱼,每个钓鱼人都有跑鱼的经历。但如果是频频不断跑鱼,钓上的鱼没有跑掉的鱼多,那就不正常了,就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华连洪 《钓鱼》2006,(10):22-22
垂钓中,小鱼闹钩是钓鱼人最感头疼的一件事。不少钓友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对付小鱼的招数,但总感到有些顾此失彼:有的是既防了小鱼闹钩,也影响了大鱼就饵;有的是防了上层小鱼闹钩,却防不住下层小鱼闹钩……  相似文献   

5.
严实 《钓鱼》2010,(12):12-13
5、大与小 凑口型 在钓鱼比赛统一为“台钓”之后,钓鱼人对钓组的认识是:悬坠攻小鱼,钓得快;“传统”守大鱼,钓得慢。其实钓大鱼与钓小鱼不完全是由钓组决定的,还与钓饵的形状、大小和鱼的口型有关。例如坠钩沉底钓鳊鱼,即使是尾重小于50克,张口不足0.5厘米的小鳊鱼也能吞下黄豆大的钓饵。钓鲫鱼用搓饵,但区别鱼的大小,小钩搓球形或长卵形饵,鱼吸入顺利,如果钓组迟钝,  相似文献   

6.
徐刚 《垂钓》2006,6(7):9-10
“掐鱼”这个术语应该说是钓鱼人自创的词汇,任凭你怎么翻看词典也是找不到的。但只要稍有点钓龄、接触过一点竞技钓的朋友就应该知道“掐鱼”是怎么一回事。说到底,掐鱼就是指钓鱼人之间相互较量一下,包括技术、速度、战术、心理等,都在“掐”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7.
颜恒 《钓鱼》2012,(20):28-30
漂漂是一个很特别的配件,在池塘竞技钓中它简直被捧为神灵,而在休闲钓中它也是钓鱼人比较看重的一个配件。浮漂又叫做浮子,即反映鱼咬时的状态和信息。由于浮漂是手竿垂钓中唯一能指示鱼吮吸钩饵的信号源,因此它被誉为“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8.
烟灰 《垂钓》2005,5(5):29-29
在垂钓时,经常能看到水底忽然冒出气泡,这就是钓鱼人常说的鱼星。常言道“鱼星冒,赶紧钓”,当有鱼星出现时,应该根据鱼星的大小、密集度、形状等判定鱼的种类与大小,赶快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星”施钓,作到有的放矢,抓住机会。那么如何根据鱼星来判定水里的鱼情哪?请看……  相似文献   

9.
夏钓进行时     
龙云湖  昕东 《垂钓》2010,(6):31-31
夏季,因为气温、水温的关系,钓鱼人普遍认为鱼难钓。不过,若掌握了鱼类的活动规律及合理地安排好钓位和垂钓时段,夏季同样会是垂钓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中国钓鱼人“2000年保护鱼和水资源──为爱行动”,我不但在每次垂钓后,收拾干净自己的钓位,而且在回家前,从鱼护中拿出一尾鱼放归大自然。从7—9月约90天的垂钓中,平均每次放归50克以下小鱼10g。进入10月的秋季黄金季节,钓鱼较多,平均每次放 归12尾以上。仅10月18、19、20日3 天,在高桥沟垂钓中每天放归22尾 小鱼。其中有小鲤鱼、小草鱼、小鲶 鱼、小 虎鱼和小马鲢棒鱼等。 我在放流的同时,观念上也有 了转变。过去钓上这些小鱼,很生 气,不是用脚踩死,就是把它抛在干 滩上晒死。而现在,我…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09,(6):44-45
钓鱼人总是会在垂钓中生出许多“新法”,千方百计来增加鱼咬钩的机会,以使鱼获量大增。一条“逗一逗,鱼上钩”(与之相似的还有:“鱼不咬钩逗一逗”、“钓动不钓静”、“轻提慢引,鱼儿咬钩变勤”等等)的现代钓谚.  相似文献   

12.
关新铭 《钓鱼》2007,(7X):30-30
钓鱼要静,人人皆知。正如《小儿垂钓》诗所言: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庙人。这便是钓鱼人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即垂钓时要屏气凝神、静若处子,专注浮漂形同坐禅。但是这只是垂钓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说,做为一个垂钓者,只注意静守(可称株守)是远远不够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忠江 《钓鱼》2010,(4):22-23
所谓钓获量,就是钓鱼人每次垂钓时钓取的鱼的数量(包括重量和尾数),又称获鱼量。  相似文献   

14.
颜恒 《钓鱼》2009,(2):46-47
草鱼又叫鲩鱼,是国内一个古老的鱼种,作为垂钓的主对象鱼,一直为钓鱼人所乐钓不疲。关于晚秋乃至冬季能不能钓到草鱼的问题,似乎有一些钓谚为此作了佐证,即到了晚秋以后,是钓不到草鱼的,至少很难钓到草鱼,其中最为流传的就是“十月草鱼已封口”,还有“秋冬不钓草(鱼)”、“冬钓草鱼白忙活”等。  相似文献   

15.
河鲈原是野生河海两栖鱼,现已在英海滩涂被大量人工饲养,成了当地钓友热衷垂钓的又一对象鱼。  相似文献   

16.
崔德民 《垂钓》2006,6(10):26-26
每年夏季,所有垂钓水域都会繁殖出大量的小鱼,这些小鱼具有极其强烈的食欲,经常对鱼饵发起最疯狂的进攻。虽然钓鱼人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始终无法避开这些捣蛋鬼。在垂钓过程中,钓者的浮标不断地上下乱窜,还经常出现托标和黑标现象,提竿十回有九回是空竿。在杂乱的标讯中,真正的中鱼信号被淹没,使我们很难掌握抬竿的时机。如果说完全避开小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浮标的假信号,从而提高钓中对象鱼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乘船去深水养殖台筏内垂钓,这对于一般的钓鱼人而言,是一件求之不得的美事。这里我合盘端出带有长期实践色彩的“七宜七不宜”,以期对同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第十二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给小鱼一个长大的机会》,老爸看后说:“这几年的鱼是越来越难钓,也越钓越小了。看来,咱们不能光放生小鱼,大点的也得放。再不关心环境,不放生鱼类,将来是无鱼可钓了。”后来,老爸和我订了一个环保垂钓规则:草、鲤鱼0.5千克以下的,鲫鱼50克以下的,鲂鱼0.25千克以下的全部放生;收完竿后要捡拾周围的垃圾;在水位下降期间要捡拾铅坠;带动周围的钓友加入到放生队伍中来;实施无铅垂钓。此规则不用监督,靠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9.
就大连地区而言,临黄渤两海,其鱼种不少,但又不是每个钓鱼人所能钓全的,而其他海区的一些“业余”钓手所能垂钓的鱼同样是有限的,这一点是一致的。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习性,这自然便决定了其觅食的方式、活动的水层和栖息海底地貌的不同。因此,你想钓到何种目标鱼,就应当让你的主观随着目标鱼的习性而改变,并依此带上其喜食之饵,去其爱栖息的场所垂钓,通常都会有收获。下面,我想就南北大致共有的鱼种,比如黑鲷、鲈鱼和鲉鱼来谈谈看法,以期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汤昕东 《垂钓》2006,6(7):18-21
引子:休闲钓也好,竞技钓也罢!随着钓鱼活动的参与者日渐增多,“不甘寂寞”的钓鱼人开始将钓鱼分门别类。于是乎,玩法不同了,钓法也不同了。总之,钓鱼人变着法儿的将钓鱼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钓鱼圈中悄然兴起“掐鱼”这一新鲜玩法。然而,对于参与掐鱼的钓鱼人而言,掐鱼也被他们赋予了各种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